中國平遙

中國平遙

山西省平遙縣位於中國北方黃河中游、黃土高原東部的太原盆地西南。縣城東北距首都北京616公里,北至省城太原94公里,西到古都西安543公里,東達天津港口758公里,南及廣州海岸2390公里。全縣總面積1260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平遙
  • 外文名稱:Pingyao
  • 地理位置:山西省晉中市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1260平方公里
  • 開放時間:24小時開放
  • 景點級別: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世界文化遺產
  • 門票價格:150
  • 著名景點:平遙古城
    鎮國寺
    雙林寺
世界文化遺產,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貌,氣候,經濟,社會事業,平遙古城概況,平遙古城,瓮城,城樓,角樓,點將台,城濠與吊橋:護城河,角台與角樓,馬面與敵樓,牆體與關城,城市榮譽,

世界文化遺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1屆會議於1997年12月3日通過決議,將山西省的平遙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有關專家考察論證後認為,平遙是“中國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中國古代縣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傑出的範例,在中國歷史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Ping Yao ancient city is the outstanding example of Chinese Han nationality cities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ties, remaining all features of such periods, Ping Yao ancient city reveals a picture of unexpected cultural,social, economic and religious development in chinese history.
----------World Relics Committee of UNESCO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平遙縣位於中國北方黃河中游、黃土高原東部的太原盆地西南。縣城東北距首都北京616公里,北至省城太原94公里,西到古都西安543公里,東達天津港口758公里,南及廣州海岸2390公里。全縣總面積1260平方公里。1996年,轄5鎮19鄉350個行政村(430個自然村)及6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472856人,其中農業人口414756人。耕地773235畝,人均1.86畝。

地貌

縣境東南部群山環繞,中部丘陵起伏,西北部為廣袤的平川。占地比例分別為44.2%、14.4%、41.4%。最高點孟山,海拔1962米;最低處境內汾河下游兩岸,海拔735米。東南山區森林茂密,草坡遍布,宜林宜牧;南部山區富藏煤、鐵、錳、石膏、耐火粘土、石灰石等礦產,尤以煤豐;東、南丘陵區溝梁交錯,宜植林果;西、北平川區地肥水美,盛產糧棉。境內有季節性河流惠濟河、柳根河、瀴澗河、昌源河、官溝河和過境河流汾河,為黃河水系。

氣候

全縣屬溫帶大陸性季風半乾旱氣候,年均氣溫10.1℃、無霜期158天、降水量439毫米。境內交通便利,108國道、東(觀)夏(門)公路分別與汾(陽)屯(留)公路十字交會,同蒲鐵路與108國道並行穿境而過,縣鄉公路四通八達。十里城垣完整的古縣城雄距境西北腹部,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之中心。

經濟

追溯往昔,平遙創過輝煌的歷史,也有過蕭條時期。在封建土地制度長期剝削和戰亂創傷下,勞苦大眾生活苦不可言。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翻身作主,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百廢俱興,諸業競榮,人民生活逐步提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縣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人們思想解放,勤勞致富,經濟騰飛,市場繁榮,建設加快,人民生活有了明顯改善。1996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達到290731萬元,為1978年的24.8倍。工業總產值為215482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74.1%。財政收入8496萬元,為1978年的7.9倍。職工年平均工資3486元,是1978年的5.6倍。農民人均純收入1651元,為1978年的25倍。

社會事業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顯著發展。全縣教育質量穩步提高,高考大專以上達線人數突破500名大關,達到528人,名列全省同類縣市第一。教育事業進入優先、快速、高效發展軌道,贏得了全區、全省農村教育工作現場會在本縣召開。全縣基本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的教、科、文、衛、體活動網路。

平遙古城概況

平遙古城

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平遙城牆始建年代不詳。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築,由原“九里十八步”擴為“ 十二里八分四厘”(6.4公里),變夯土城垣為磚石城牆。按照相傳的“山水朝陽 ,龜前戲水,城之攸建,依此為勝”說法,取神龜“吉祥長壽”之意,築為“龜城”。明清兩代先後有26次維修,城牆平面呈方形,周長6162.7米,高10米,垛堞高2米,頂寬3—5米,牆身素土夯實,外包青磚,內牆磚砌排水槽77個。牆頂外築2米高的垛口牆(又稱擋馬牆)取孔子弟子、賢人之數,設垛口3000個,敵樓72座,內砌女兒牆。四隅角樓四座,東城牆上有點將台,東南角城頂上築奎星樓和文昌閣。出於軍事防禦需要平遙城牆建有重門瓮城六座,南北各一、東西各二,南曰迎熏,北曰拱極,上東門太和,下東門親翰,上西門永定,下西門鳳儀,每座瓮城都建有重檐歇山頂城樓,六座重門瓮城外原設有吊橋。城牆外四周有護城河寬3米。城南有麓台山和柳根河,“山水朝陽 ,龜前戲水”。

瓮城

建在城門外小城 ,又叫月城 ,用以增強城池的防禦能力。《武經總要前集·守城》記載:“其城外瓮城,或圓或方。視地形為之,高厚與城等,惟偏開一門,左右各隨其便。”平遙古城的瓮城城門與大城門的朝向多數呈90°夾角(南門和下東門除外),即便敵軍攻破了瓮城城門,還有主城門防禦,由於翁城內地方狹窄不易於展開大規模兵力進攻,延緩了敵軍的進攻速度,而城牆頂部的守軍則可居高臨下四面射擊,給敵人以致命打擊,正所謂關門打狗、瓮中捉鱉。

城樓

修築於城池的城門頂,古代有時稱“譙樓”。平遙城牆的城樓共有六座,創修於明代,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年 )補修重築,城樓高16.14米,寬五間13.72米,進深四間 10.04 米。造型古樸、典雅 ,結構端莊穩健。城樓是城牆頂精緻美觀的高層建築,平常登高瞭望,戰時主將坐鎮指揮,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禦設施。

角樓

建於城牆四角上的樓櫓 , 主要用以彌補守城死角即城牆拐角處的防禦薄弱環節,從而增強整座城牆的防禦能力。角樓分別指西北角的“ 霞 疊”樓,東北角的“棲月樓”。西南角的“瑞靄樓”,東南角的“凝秀樓”。

點將台

位於上東門和下東門之間城牆頂上,現為磚砌高台。相傳公元前 827年周宣王即位後,派大將尹吉甫率兵北伐獫狁,連戰連捷,後奉命屯兵今之平遙,增築城牆,並在此訓練士卒,點將練武。明代中葉,人們為紀念尹吉甫功績,在尹曾點將閱兵的地方修築了高真廟。明清維修城牆時一併將“高真廟”連成一體,是城頂寬闊的高台,登高遠眺,心曠神怡,詩曰:“層台百尺縣城連,吉甫勛名雉堞前。塞草久消征戰壘,龍旗怯意出車年”。

城濠與吊橋:護城河

即圍繞在城下的濠溝。遠古人類為了防禦外敵侵擾,在聚落四周掘塹挖濠,隨之形成的帶狀高地,使人們受到修築牆垣的啟示。城濠的產生則可視為最初夯築城垣時,就地取土的結果。濠內積水而成池,成河,成了難以逾越的一道防線,“惟城圍民,惟池圍城”,“池”是“城”的屏障,故常以“護城河”稱。吊橋是橫跨在護城濠上的木板橋,橋面向外的一端結有繩索,通過滑輪、絞盤可隨時將橋面吊起,以斷來路。

角台與角樓

角台是突出於城牆四角、與牆身聯為一體的墩台。每個角台上建樓櫓一座,名角樓。角樓之朝向與大牆呈135°角,樓的高度、體量介於城樓與敵樓之間 。戰時,角樓內的守御者居高臨下,視野廣闊,可監控和痛擊來自多種角度的進犯之敵。角台與角樓以其非同尋常的戰略位置,在平遙城牆的歷代維修工程中 ,每被列為重要項目。清道光 、鹹豐間持續六年之久的大修中,索性把殘破的“四隅敵樓”(即角樓)拆倒,重新修起了更高大的磚木結構二層樓閣。樓的平面呈方形,占地27平方米,正立面辟拱券門,內有磚階可通往二層,二層四面開圓形瞭望窗,樓身為磚砌,置木樓板,樓頂歇山式,五脊六獸。傳統的建築藝術融進了軍事堡壘之中。

馬面與敵樓

“ 馬面 ”是城牆中向外突出的附著墩台,因為它形體修長,如同馬的臉面,故稱。“馬面”之設,既增強了牆體的牢固性,又在城池守衛戰中得以消除戰場的死角:一旦敵人兵臨城下,相鄰的馬面上的守夫可組織成交叉射擊網,讓來犯者左右受敵而一敗塗地。平遙城牆每隔60米-100米即有馬面一個,馬面上築有瞭望敵情的樓櫓,稱“敵樓”。據舊志稱,明代初年重修平遙城牆時,僅建“敵台窩鋪四十座,隆慶三年(1569)增至94座,萬曆三年(1575),在全城以磚石包城的同時,重修成磚木結構的敵樓72座,後經歷代修葺,遺存至今 。”敵樓平面呈方形,占地10.24平方米,雙層,四壁磚砌,硬山頂,筒板瓦覆蓋(太和門瓮城左右的兩敵樓頂有脊飾),底層面向城內的一面辟拱券門,樓內設木樓梯,上層置樓板,樓上四面各開拱券窗兩孔。仰望那一座座敵樓,如同林立的崗哨,莫不令人敬畏。樓上的窗孔酷似巨人的耳目,有多數的敵樓,尚且正對著城內的某條街巷,從中進行監控。可見不論在平時和戰時,敵樓又具有治安防範的功能。
周城3000個垛口,72座敵樓,以數理與孔子“三千名弟子,七十二賢人”的歷史典故相吻合。此番獨特的建築物表明,儒學思想貫串了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各個領域,孔子的政教主張滲透到龐大的軍事防衛設施中,希望喚起人們的良知,使其厭惡戰爭,鼓舞仁德之師,通過正義的戰爭去爭得和平。

牆體與關城

平遙城牆的平面布局呈方形,坐北向南,偏東15°城之所以追求"方正",如果不是在解釋古人"天圓地方,道在中央"之說,便是出自科學的建築構思:除了圓形之外,最短的周邊能圍合成最大面積的只有方形。城之朝向,固然面南為尊,但縣城不比皇城,故因地制宜取朝東15°偏向,正好順應著常年的主導風向,每日沐浴著充裕的陽光。城池前有中都河水,遠方是麓台山和超山,迎山接水,生機盎然。平遙城牆周長6162.68米(與明初"周圍十二里八分四厘"吻合),其中東牆1478.48米,南牆1713.80米( 東西兩牆南端的直線間距也不過1500米),西牆1494.35米,北牆1476.05米,東 、西、北三面俱直,唯南牆隨中都河蜿蜒而頓縮逶移如龜狀。中國古代禮制規定:天子的城方九里,公爵的城方七里,侯爵和伯爵的城方五里,子爵的城方三里。平遙城三華里見方 ,顯然是古代最低一級(即縣城)中最大的城了。史傳明洪武三年之前的平遙舊城為九里十八步 。從城內一戶冀姓市民的先祖遺言中得知,元朝至正九年(1349)時 ,今城內沙巷街以西尚屬城外,那裡"桑園成林,百鳥爭鳴"。明洪武二年(1369),大水成災 ,衝垮西城牆,留滯了紅色泥砂,次年擴建城池時,城牆西遷,遂有今日沙巷街。再者,今城內窯場街的街名來自明洪武年間燒造城磚的窯場,既是窯場,理當位居舊城之外,那么當年的北城牆必不遠於窯場街一帶。照此判斷,舊城的周長與"九里十八步"的說法是十分相符的。明洪武三年的擴建重築,奠定了現存城牆的基本形制,牆高"三丈二尺",底寬8 米-12米,頂寬3米-6米。早期的牆體用素土夯築,夯土牆基用自然土夯填。明代遺留的夯土層中有直徑6 厘米-7厘米的木栓,由地面以上起,每二米為一層,木栓平面分布的間距為2米-3米。夯土內的夯窩直徑為15 厘米,深2厘米-3厘米,夯層12厘米-15厘米。牆體收分15%-20%。夯土牆外側有條石作基, 以特製的青磚(34厘米*17厘米*7.7厘米)包砌擋土牆。擋土牆內側每隔5米-6米築有58厘米*80厘米的磚砌內垛,與夯土牆聯接。擋土牆厚度由底至頂分別為87厘米、70厘米、53厘米 ,各層高度約占牆體總高度的三分之一 ,牆體收分為9 %。牆身的斷面形成一個梯形。外檐牆根,順大牆走向築散水台階,俗稱小城牆,台階高1米,寬3米-5米,台面以半磚側鋪。外檐牆頭,磚砌垛口牆,高2米,厚53厘米,每垛長1.39米,上施檐磚3層,中有高25厘米、寬17.7厘米的瞭望孔。垛堞間留有垛口,寬 53 厘米,好供射擊。每段垛口牆下,辟一與垛口同樣大的矩形"銃眼",用以容納炮身,跪姿發射。具有3000個垛口的垛口牆在平遙城頭虛實相間,從造型上消除了高牆厚垣的刻板,在易學上滿足了陰陽平衡的追求,戰時的守城兵馬則足以遮擋矢石,因而,垛口牆又稱擋馬牆。內檐牆頭,磚築護衛安全的矮牆。城牆頂以青磚海墁,散水於女兒牆下的水口,通過磚砌水槽,排往城馬道"。
城門與城樓:平遙城有古城門六道,東西各二。鳥瞰平遙古城,形同一隻欲行未動的烏龜,"龜"頭南尾北,東西四門比擬為龜之四足,民間故有"龜城"之說。南門之外,古有中都河水蜿蜒而過,從而引發了古代文人"龜前戲水,山水朝陽,城之攸建,以此為用"的感慨。烏龜是吉祥、長壽的象徵,"龜城"之說源於古人對"四靈"的崇拜,"龜城"寓意固著金湯,長治久安。
平遙城南高北低,四方開門,民間以朝向和地勢相區別,將六道城門分別叫南門、北門、上東門、上西門、下東門、下西門。其實,原本各有其名。據明萬曆三十七年《汾州府志o建置卷》載:隆慶三年知縣岳維於六門外各修吊橋,各立磚門,皆立臥石 ,上刊二字,以壯偉觀。東門二:一曰械口,一曰口順,今存。西門二:一曰刺口,一曰威敵。隆慶六年知縣孟一脈城以磚,按察使梁明翰為之記。萬曆二十二年增築,瓮圈拆廢,南門曰焚口,北門曰洗戎。"至清代 ,城牆在道光三十年後的一次大修中,知縣劉敘將六門重新命名,並親收匾額,分別為:迎薰 、拱極、太和、永定、親翰 、鳳儀。城池既面南而偏東,南門迎納著東南方的和薰之風,是為"迎熏門";古人以北極星作為北方的標誌,孔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北門稱"拱極門",取四方歸向,眾人共尊之意;上東門地處朝氣方位,取生機盎然、保合太和之意," 太和門";上西門命名"永定門",期冀江山永固,國泰民安;下東門自古為本邑戰略要衝,門匾書" 親翰"二字,意在告誡人們"戎事乘翰",務以衛國保家為己任 ;下西門之取名" 鳳儀門",似乎受到早年關於西門外有鳳凰來朝的神話影響,"簫韶九成,鳳凰來儀",鳳凰來而有容儀,是吉祥的瑞應,令人進而想到德政惠民,國運隆昌。
城牆是戰爭中用於防守的牆垣,城門則是防線上的弱點,為了加強防衛,在隨牆而辟的城門之外,再築起一道重門,用以構成里門之外的又一道防線,里外門之間的圍合空間猶如大城外的一座小城,"小城"即謂之"翁城"。戰時,瓮城為守城將士提供了同敵人迂迴的絕好條件,風水家則借瓮城以"避煞",而十分現實的是瓮城足以遮避來自郊外的風塵。中國翁城之制起於漢,本邑何時始有瓮城,查無考證,只知明正德四年(1509)修了下東門瓮城,嘉靖三十一年(1552)筑北門瓮城,嘉靖四十一年(1562)更新了城樓,萬曆二十二年(1594),"修築東西瓮城者三,皆以磚石",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補修南門瓮城,四十年(1701),補修上東門瓮城。康熙四十二年(1703),皇帝西巡路經平遙,於是六座城樓了為之修繕一新。四十四年(1705),又補修了上東門大門樓門洞。道光三十年(1850)至鹹豐六年(1856),進行了一次全方位 、大規模的城牆維修工程,曾"興工東西北五門,悉仍舊基補築,惟南門高加數尺",造就了現存的規制。在六道古城門中,東西四道 ,兩兩相對,上東門、上西門、下西門的重門均向南而開,面對遠方的山河,使之"納氣";下東門的重門中軸線則與里門中軸線平行 ,它朝向通往京都的官道,以示對朝廷的尊敬。南門的重門雖與里門相錯,但因勢利導,仍然面南。北門的重門與里門呈90°而向東開,沐浴著東方的曙光。
城樓,指城牆上的門樓,是"城"的標誌,其雄偉壯麗的外觀顯示著城池的威嚴和民族的風采。平遙的城樓,明代已有之,清康熙年間重修。南、北二門的城樓為三重檐二層七檁歇山迴廊式,東西四門的城樓為重檐二層七檁歇山迴廊式。在古代或近代的戰爭中,磚木結構的城樓是瞭望所,是守城將領的指揮部,又是極其重要的射擊據點。到了現代的守衛戰中,其功能不足以為然了。
平遙古城的交通脈絡由縱橫交錯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構成。
平遙古城的南大街也稱“明清街”,全長750米,寬5米。南大街自古以來就是平遙最繁華的商業中心,也是晉商最主要的發源地和清朝中晚期全國的金融中心。南大街是古城的中軸線,大街以市樓為中心貫通南北。市樓南東側腳下有水井一眼,相傳“井內水色如金”,故又名“金井樓”,清朝時期被冠以平遙縣十二景之一。
明清街兩旁店鋪林立,古票號眾多。明清時期,街道上車水馬龍,這些車馬來自全國各地,馱載著金錢,馱載著風險,馱載著驕傲,馱載著九州的風俗和方言,馱載出一個南來北往經濟血脈的大流暢。舊時以該街為中心,被譽為“拉不完,添不滿的平遙城”和“中國華爾滋街”。
西大街,西起下西門(鳳儀門)、東和南大街北端相交,與東大街呈一條筆直貫通的主街。著名的中國第一家票號----- 日升昌,就誕生於古城西大街,被譽為“大清金融第一街”。
日升昌票號創建於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 址占地2324平方米,用地緊湊,功能分明。百年滄桑,業績輝煌,執全國金融之牛耳,開中國民族銀行業之先河,並一度操縱十九世紀整個清王朝的經濟命脈。其分號遍布全國30餘個城市、商埠重鎮,遠及歐美、東南亞等國,以“匯通天下”著稱於世。日升昌票號創立後,先後有介休、太谷、祁縣相競效仿。
東大街,東起下東門(親翰門)、西和南大街北端相交,與西大街呈一條筆直貫通的主街。
北大街,北起北門(拱極門)、南通西大街中部。
八小街和七十二條蚰蜒巷,名稱各有由來,有的得名於附近的建築或醒目標誌,例如衙門街、書院街、校場巷、賀蘭橋巷、旗桿街、三眼井街、照壁南街、小察院巷等;有的得名於祠廟,例如文廟街、城隍廟街、羅漢廟街、火神廟街、關帝廟街、真武廟街、五道廟街等;有的得名於當地的大戶,例如趙舉人街、雷家院街、宋夢槐巷、閻家巷、冀家巷、郭家巷、范家街、邵家巷、馬家巷等;古城東北角有一座相對封閉的城中之城,類似於古代城市中的坊,附近的四條街道也就被命名為東壁景堡、中壁景堡、西壁景堡和堡外街;還有一些街巷則已經無法探究名稱來歷了,例如仁義街、甜水巷、豆芽街 、葫蘆肚巷等。
平遙古城民居,為磚牆瓦頂的木結構四合院為主,布局嚴謹,左右對稱,尊卑有序。大家族則修建二進、三進院落甚至更大的院群,院落之間多用裝飾華麗的垂花門分隔。民居院內大多裝飾精美,進門通常建有磚雕照壁,檐下樑枋有木雕雀替,柱礎、門柱、石鼓多用石雕裝飾。
民間有句俗語:“平遙古城十大怪”,其中一條是“房子半邊蓋。”平遙民居之所以大多為單坡內落水,流傳最廣的說法稱之為“四水歸堂”或“肥水不流外人田”,山西地處乾旱,且風沙較大,將房屋建成單坡,能增加房屋臨街外牆的高度,而臨街又不開窗戶,則能夠有效地抵禦風沙和提高安全係數。而院內緊湊的布局則顯示對外排斥,對內凝聚的民族性格。
城隍廟位於城東南的的城隍廟街,由城隍廟、財神廟、灶君廟三組建築群構成。城隍神是古代漢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祗之一,大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城隍廟的宣傳詞“皇帝有難上天壇,縣官有難到此來”不知出自於何處,但在歷史上尤其是明代,城隍受封的官職確實高於縣令,明太祖詔令各地必需要建城隍廟,與縣衙署對稱設定,“陰陽各司其職”,這是古代“人神共治”思想的明確反映。
清虛觀位於東大街東段,創建於唐,鼎盛於元,現存主體建築是明代遺物,為山西省重點文保單位。
平遙古城的交通脈絡由縱橫交錯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構成。
南大街是平遙古城的中軸線,北起東、西大街銜接處,南到迎熏門,在明清之際就是最為繁盛的傳統商業街,這裡商賈雲集,老字號與傳統名店鱗次櫛比。
西大街與東大街為一條筆直貫通的交通主幹線,連線著下西門與下東門。
七十二條蚰蜒巷,名稱各有由來,有的得名於附近的建築或醒目標誌,例如衙門街、書院街、校場巷、賀蘭橋巷、旗桿街、三眼井街、照壁南街、小察院巷等;有的得名於祠廟,例如文廟街、城隍廟街、羅漢廟街、火神廟街、關帝廟街、真武廟街、五道廟街等;有的得名於當地的大戶,例如趙舉人街、雷家院街、宋夢槐巷、閻家巷、冀家巷、郭家巷、范家街、邵家巷、馬家巷等;古城東北角有一座相對封閉的城中之城,類似於古代城市中的坊,附近的四條街道也就被命名為東壁景堡、中壁景堡、西壁景堡和堡外街;還有一些街巷則已經無法探究名稱來歷了,例如仁義街、甜水巷、豆芽街 、葫蘆肚巷等。
平遙古城民居,以磚牆瓦頂的木結構四合院為主,布局嚴謹,左右對稱,尊卑有序。大家族則修建二進、三進院落甚至更大的院群,院落之間多用裝飾華麗的垂花門分隔。民居院內大多裝飾精美,進門通常建有磚雕照壁,檐下樑枋有木雕雀替,柱礎、門柱、石鼓多用石雕裝飾。

城市榮譽

1986年平遙古城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1997年12月3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