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數民族服飾賞析

中國少數民族服飾賞析

《中國少數民族服飾賞析》是190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ISBN:9787040051001
  • 頁數:268
  • 定價:14.50元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00-01-01
內容介紹,摘要,

內容介紹

在我國眾多的豐富多彩的民族服飾中
應該怎樣繼承民族服飾的優秀文化

摘要

時間進入二十一世紀已經有幾個年頭了。當年輪不斷向前滾動,我們以幾乎跑步的速度向前發展時,不知有幾人還能憶起我們的歷史,我們的傳統,不知有幾人還能堅持我們血液中千年積澱下來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是的,如今民族傳統的缺失甚為嚴重,生活中標誌著民族傳統的各種符號也在一天天地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民族服飾就是一個佐證。由於人們的忽略,當有人來收購這些古老的服裝時,當樸實的村民發現箱子底那些“沒用”的衣服也可以賣錢時,這些記載著一個民族特性的精緻服飾開始流失,開始在人們的記憶中被深深埋葬!一個優秀的中華民族難道要徹底丟掉過去,丟掉鮮明的個性而“泯然眾人矣”嗎?我們該怎么辦?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幾千年的積澱很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然而現如今,它們不但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反而在“FETION”一詞的背後,漸行漸遠,幾乎要被我們忘記!
文化是一個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個民族發展的動力。每一個民族之所以作為民族而存在,一個重要的標誌,就在於它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民族的一切形式和表現無不打上文化的烙印,成為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重要標誌。文化的發展推動民族的發展,文化的繁榮促進民族的繁榮,文化的落後制約民族的進步。民族文化的興盛,能夠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推動民族走向繁榮發展。民族文化的衰落,則會削弱民族發展的動力。因此,了解一個民族,必須了解這個民族的文化;尊重一個民族,必須尊重這個民族的文化;發展一個民族,必須發展這個民族的文化。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以“崇尚道德”和“禮義之邦”而著稱於世界民族之林。愛國、誠信、厚仁、重義、敬親、貴和、求新、好學、勤儉、奉公等道德要求,經過數千年的不斷陶冶、實踐和發展,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極其重視“精神生活”、“道德人格”、“崇高境界”、“理想信念”、“誠實守信”在人的生活中的導向功能,這對於克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些目光短淺、低級庸俗、自私自利、唯利是圖等腐朽思想來說,有很強的針對性。
民族傳統文化既是人心中的文化,也是一種“標誌”文化。在民族文化的形成過程中,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標誌,而民族服飾就是其中極為鮮明極有代表性的一種。然而,正如大部分傳統文化所表現的那樣,我們在水泥森林中更偏愛於流行,偏愛於潮流,那份關於傳統的記憶在心中越埋越深,直到徹底遺忘……
法國一家民俗博物館的館長近日說:“100年後,中國人要研究苗族的服飾文化,或許要到我的博物館來研究。”
此話貌似不恭,卻反映了我國少數民族文化資源保存現狀的一個嚴重問題。這些年來,中國的少數民族服飾引起了國外收藏者的興趣,以民族服飾為對象的商業活動十分活躍,大量珍貴的傳統民族服飾外流。種種跡象表明,我國的民族文化資源,特別是一些少數民族的文化資源流失現象十分嚴重,若再不引起重視,一些少數民族的文化資源將不復存在。
作為我國苗族服飾中最為雍容華貴,工藝最為精湛,造型最為獨特,文化積澱最為深厚的服飾系統,黔東南地區的苗族服飾被譽為苗族人民的一部“無字的史書”。近年來,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許多嗅覺靈敏的商人紛紛涌到黔東南的苗族山寨,勸說、利誘當地民眾出售家傳的各式傳統服飾,然後再以高價轉手賣給他人,其中最終的買家以外國人居多。法國巴黎的一家私立民俗博物館就已經收藏了180多套苗族服飾。此外,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外就有一些人先後40多趟來貴州收購苗族的刺繡。他們最後還留下了這樣一句話:“以後你們要研究苗族刺繡就請到我們國家來,我不收你們的門票。”
苗族服飾共有130多種款式,其中,以苗族女性穿著的百褶裙最具代表性。這種衣服圖案色彩斑斕,多以刺繡、織錦、蠟染、挑花作裝飾。衣裙顏色以紅、藍、黃、白、黑為主,保持了苗族先民“三苗”的“五色衣服”的傳統。服飾用料則以居住地出產的原料為主,多以棉、麻、毛等經過家庭手工作坊精編細織而成。不同支系、不同地域的苗族人群,還依據習俗的不同,保留了各自的獨特風格。作為民族智慧的結晶、民族審美心理的物化,苗族服飾是一本“穿在身上的書”,是一種無聲語言和標誌。它從一個側面體現了苗族歷史文化的成熟與極致。一部苗族的服飾史,從某種意義上看,就是一部感性化了的民族文化發展史。
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國的少數民族大多聚居在偏僻的山村、草原和海島,它們長期處於封閉的自然經濟狀態,受現代文明和外來文化的影響相對較小。這種封閉式的社會環境,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民族文化特色的保存。但隨著對外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懂得服飾藝術價值和商業價值的山外人紛至沓來,他們拿著大把大把的鈔票挨家挨戶地收購這些物品。祖祖輩輩深居大山的苗族同胞們恍然間明白,原來這些陳舊的衣衫也可以賣錢,而且是越“舊”越值錢。於是,很多人毫不猶豫地把祖輩們壓在箱底的衣服,甚至是奶奶輩的嫁衣都拿出來賣了。在他們手上,這些古老的稀世之珍最終變成了電子手錶、化纖時裝、塑膠製品和現鈔。而由於缺乏嚴格的傳統文化資源保護機制,加上博物館和政府有關部門又缺乏足夠的徵集經費,很難在市場博弈的平台上與外商競爭。因此,珍貴的苗族服飾就這樣大量地離開了故土,流失到海外去了。
我國少數民族的衣冠服飾多彩多姿,其設計與生存環境、生產方式、生活習慣、宗教信仰、審美情趣等有著密切的聯繫。欣賞和研究這些民族的傳統服飾,可以認識到各少數民族、各地區獨特的文化風俗和歷史傳統。法國作家法朗士就曾經寫過這樣一段頗有意味的話:“如果我獲準從我死後的一百年出版的那些書中進行選擇,你知道我會選擇什麼樣的書嗎?在這未來的書庫里,我要買的絕不是小說,也不是歷史書——雖然能夠提起人們興趣的還是小說。朋友,老實講,我要買份時裝報,我要看看在我死後的一個世紀裡,女士們是怎樣穿戴打扮的,這些服飾所提供給我的關於未來人類的信息超越了所有的哲學家、小說家、布道家和學者所能給予我的。”
事實上,以服飾為代表的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很多都是不可再生的民族財富。如果就這樣放任它們大量流失,幾十年後,研究少數民族文化的學者恐怕真的要到外國的博物館去看真品了。
那么我們該怎樣保護、怎樣繼承這些先輩遺留下的寶貴財富?大家一定都能想到利用節日。是的,那些華美的服飾可以在傳統節日上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積極倡導文明、和諧、喜慶、節儉的節日理念,努力發展健康向上的節慶文化,使民族傳統節日成為展示和傳播優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陣地,成為弘揚和培育偉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成為滿足人民民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要堅持把滿足人民民眾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根本目的,讓各族各界民眾在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中充分享受社會文明進步的成果。要突出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精心組織好重要節慶活動,特別要組織好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和重陽節等最具廣泛性和代表性的節慶活動。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對宣傳民族傳統節日的導向作用,切實加強對民族傳統節日的輿論宣傳,積極營造尊重民族傳統節日、熱愛民族傳統節日、參與民族傳統節日的濃厚氛圍。要積極開展傳統節日的研究和保護工作,使傳統節日不斷傳承和發展。要切實加強對傳統節日活動的管理和引導,及時總結推廣各地運用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的好經驗、好做法,進一步擴大傳統節日的社會影響。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地政府要充分尊重少數民族的節日習俗,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慶活動,進一步增強民族團結,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
如此,民族傳統、民族傳統服飾定能回到人們心中,重新植根其上,蓬勃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