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前玉文化

玉文化是中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獨特的文化現象。在人類沒有文字的史前時期,它以獨有的、特殊的滲透力影響著世俗社會的方方面面,從中我們不僅看到了當時的文化風貌、社會習俗,也看到了貧富差距,等級階層,更看到了人類社會的萌芽和發展。玉文化對中華文明的奠基作用和起源認識是任何其他社會意識形態都無法替代的。&nb...顯示全部信息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史前玉文化
  • 出版社:浙江文藝
  • 頁數:252頁
  • 開本:16
  • 作者:楊伯達
  • 出版日期:2014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3938186
概述,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概述

玉文化是中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獨特的文化現象。在人類沒有文字的史前時期,它以獨有的、特殊的滲透力影響著世俗社會的方方面面,從中我們不僅看到了當時的文化風貌、社會習俗,也看到了貧富差距,等級階層,更看到了人類社會的萌芽和發展。玉文化對中華文明的奠基作用和起源認識是任何其他社會意識形態都無法替代的。

內容簡介

玉文化是中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獨特的文化現象。在人類沒有文字的史前時期,它以獨有的、特殊的滲透力影響著世俗社會的方方面面,從中我們不僅看到了當時的文化風貌、社會習俗,也看到了貧富差距,等級階層,更看到了人類社會的萌芽和發展。玉文化對中華文明的奠基作用和起源認識是任何其他社會意識形態都無法替代的。
《中國史前玉文化》首次提出了與玉文化有關的史前部分的基本觀點,是研究史前玉巫教、玉崇拜的開山之作,為玉器研究者、愛好者、收藏家提供了打開史前玉文化寶庫大門的金鑰匙。

作者簡介

楊伯達,男,1927年生於旅順市,1948年華北大學美術系畢業。曾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中國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市人民政府科技顧問團顧問、北京大學考古系玉器碩士生導師,現任故宮博物院研究室研究員、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北京防衛科技學院文物系顧問教授玉器學科帶頭人、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文物學會玉器研究會會長。四十餘年來專攻藝術文物及美術史。研究領域較寬,側重清代院畫、玉器、金銀器、玻璃器、琺瑯器等專史。曾赴前蘇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古巴、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以及香港、台灣訪問考察或出席國際會議及國際學術研討會。

目錄

前言
壹 玉器編
玉材
玉的傳統詮釋及礦物學特徵
古玉之五大產地
玉石分化
玉的礦物學概念
玉石之路的布局及其網路
工藝
治玉工藝的兩個階段
砣機的結構及其演進
玉人
形飾
玉器的形制
玉器的紋飾
貳 基因編
玉文化的美學基因
玉之美的感性認識
玉之美的理性認識
玉文化的神靈基因
巫教信仰——神物玉
巫教實踐——事神玉
玉文化的寶物基因
吉祥玉是其習俗基因
寶物玉是其收藏基因
叄 巫教編
巫教信仰——自然崇拜及其巫教法術
精靈信仰
物神信仰
天神信仰
巫教崇拜系統
崇拜主體——巫覡
崇拜客體——神的至尊地位
崇拜儀式——祝、舞、儺、樂及供品
巫儺事神
玉巫教崇拜模式
巫教事神的個體模式
巫教祝、舞組合事神初級模式
以玉事神的嶄新模式
以玉事神的高級模式
巫教的巫一玉一神頂級整合模式
肆 板塊編
史前玉文化板塊
東北夷玉文化板塊(興隆窪/興隆溝/阜新查海/可什克騰旗南台子/林西縣白音長汗)
東夷玉文化板塊(胡頭溝墓地/喀左東山咀遺址/凌源三官甸子遺址/牛河粱)
極北夷玉文化板塊(烏裕爾河大橋/李家崗/亞布力/倭肯哈達/刀背山/小南山)
極東夷玉文化板塊(聚寶山/古家山/長嶺縣腰井子)
昊夷玉文化板塊(大汶口文化)
萊夷玉文化板塊(三里河大汶口文化)
嵎夷玉文化板塊(遼東半島/山東半島)
徐夷玉文化板塊(劉林/大墩子/新沂花廳)
淮夷玉文化板塊(凌家灘)
江南夷玉文化板塊(北陰陽營)
皖夷玉文化板塊(薛家崗)
東越玉文化板塊(河姆渡/馬家浜/崧澤/良渚)
巫蠻玉文化板塊(巫山、湘北大溪文化)
北粵玉文化板塊(曲江石峽)
玉文化板塊的異化和蛻變——玉文化亞板塊的出現
嵎夷玉文化亞板塊(四平山積石冢)
岱夷玉文化亞板塊(日照兩城/五蓮丹土/臨朐西朱封/臨沂大范莊/五蓮上萬家溝村/海陽司馬台/滕縣莊裡)
吳越玉文化亞板塊(青浦福泉山/吳縣草鞋山/武進寺墩)
華夏玉文化亞板塊(裹汾陶寺)
鬼國玉文化亞板塊(石峁)
氐羌玉文化亞板塊(齊家文化)
荊蠻玉文化亞板塊(石家河文化)
島夷玉文化亞板塊(卑南文化)
結語 史前玉文化是中華文明大廈的奠基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