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祭祀舞蹈

中國古代祭祀舞蹈

主要形式是有關狩獵勞動的舞蹈。在內蒙古陰山地區新石器時代的岩畫上,刻畫著狩獵舞的形象。人扮成飛鳥、山羊、狐狸等動物。有的頭飾鹿角、羽毛,有的帶尾飾。這種舞蹈的產生,與狩獵密切相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代祭祀舞蹈
  • 定義:有關狩獵、勞動的舞蹈
  • 地區:內蒙古陰山地區
  • 文獻:《豐年》
簡介,沿革,形式,巫舞,俗樂舞,漢代樂舞,

簡介

由於原始社會的人們對大自然現象的理解不足,產生了畏懼感,逐漸形成了原始的宗教信仰──圖騰崇拜。把動物、植物或自然物作為圈騰,認為圖騰能為人賜福或降災,把圖騰奉為祖先和保護神從出土文物和古代岩畫上見到的人面蛇身、鳥身人面、人面獸身的形象,就是氏族圖騰的形象。傳說中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媧,是以“龍”為圖騰的華夏族先祖。伏羲氏舞名《鳳來》,唱《網罟》之歌;女媧舞名《充樂》,是頌揚伏羲氏發明網罟,教民捕捉鳥獸和女媧制定婚配、教民嫁娶的業績的。傳說中牛首人身的炎帝,是以“羊”為圖騰的羌族的先祖,炎帝的樂舞《扶犁》,唱《豐年》之歌,是歌頌炎帝教民播種五穀,發明農業的功績,尊稱他為神農氏。陰康氏舞名《大舞》,教民體育鍛鍊,以抗陰濕之病。葛天氏舞名《廣樂》,三人操牛尾而歌八闕(段),祈求五穀豐登,鳥獸繁殖。黃帝以“雲”為圖騰,《雲門》是黃帝氏族的圖騰舞蹈;“鳳鳥天翟”舞是帝嚳時的圖騰舞;“擊石拊石,百獸率舞”,是帝堯時各氏族的圖騰樂舞。這些遠古氏族的樂舞,充滿著青春與力量的鬥爭生活,也反映了原始宗教的祈求幻想和巫術禮儀。

沿革

集古舞之大成的周代禮樂自夏禹傳子於啟進入了奴隸社會。經過夏、商兩朝(公元前21~前11世紀)到西周建國,奴隸制達到鼎盛時期,周代的統治階級已經充分地認識到樂舞用於政治的社會作用,而制定出禮樂制度。為了貫徹這種禮樂制度的實施,周王室整理了前代遺存的樂舞,包括黃帝的樂舞《雲門》唐堯的樂舞《大鹹》、虞舜的樂舞《大韶》、夏禹的樂舞《大夏》、商湯的樂舞《大》及周武王的樂舞《大武》,總稱為六代舞,用於祭祀。並設立了龐大的樂舞機構“大司樂”,貴族子弟要受嚴格的六藝(禮、 樂、 射、御、書、數)教育。13歲入學,循序漸進,先學習音樂、朗誦詩和小舞。15歲開始學習射箭、駕車和舞《象》(《象》傳說是一種武舞,也有人認為是一種魚蝦等圖騰的舞蹈)。20歲時學習各種儀禮和大舞。
在舉行大祭時,由大司樂率領著貴族子弟跳六代舞。不同的場合演奏不同的樂舞,勝利凱旋時奏《凱樂》;燕享賓客,表演《四裔樂》、《散樂》;舉行射儀時跳《弓矢舞》。在所有的祭儀場合中,一方面強調受命於天的神聖性,另一方面強調等級區分的尊嚴。西周的禮樂制度是奴隸社會政治文明的重大創造,集周以前古代舞蹈之大成。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日漸衰落,諸侯爭作霸主,禮樂制度已無法維護,奴隸社會的歷史大廈已面臨土崩瓦解之勢。

形式

巫舞

巫舞及民俗祭祀舞蹈在原始社會由於人們崇拜圖騰和迷信神鬼,逐漸產生了溝通人神之間的“巫”。由“巫”掌管祭祀占卜,求神福佐或祓除不祥。“巫”原是由氏族領袖兼任的。傳說中的夏禹不僅是治水的英雄,又是一個大巫。他在治水中兩腿受病,走路邁不開步,只能碎步向前挪移,這種步法稱為“禹步”,成了後世巫覡效法的舞步,又稱“巫步”。晉代葛洪《抱朴子》記載了兩種“禹步”的跳法。商代開國的成湯也是一位大巫,商代初年大旱不雨,成湯以自身為犧牲,禱雨於桑林,降下了大雨。這種禱雨祭,在春秋戰國時代還有遺留。漢代春旱求雨,暴巫祭共工,小兒舞8丈青龍。夏旱求雨,祭蚩尤,壯者舞7丈赤龍。秋旱求雨,暴巫祭少昊,鰥者舞9丈白龍。冬旱求雪,祭玄冥神。舞6丈黑龍。天澇淫雨不止,伐鼓而攻之以止雨。現在龍舞已變成民間歡慶節日的舞蹈。
源於巫術的蜡祭,傳說開始於伊耆氏時代,是一種在年終舉行的祈祝豐收、酬謝神的祭典。蜡祭的神有8位:①先嗇(神農氏);②司嗇(后稷);③農(農夫神);④郵、表、(茅棚、地頭、井神);⑤貓、虎(貓、虎神);⑥坊(堤神);⑦水庸(河道神);⑧百種(百穀神),蜡祭時穿著黃衣黃冠的巫唱祭歌,樂隊吹《幽頌》,打土鼓,跳《兵舞》和《舞》。舉行蜡祭的這一天,成為農民休息娛樂的日子。蜡祭中的貓神、虎神都以神屍的具體形象出現,在楚國祭神歌舞《九歌》中神的形象是由巫覡扮演的。從《九歌》的詩篇可以看出這個大型巫舞表演情況:祭壇上布置著瓊花芳草,桂酒椒漿;主祭者身佩美玉,手持長劍;樂隊五音合奏,拊鼓安歌;“神靈”穿著彩衣翩翩起舞。
漢代初年巫風仍很盛,漢高祖常以巫祭祠天地山川。晉代著名的巫女有章丹陳珠等。傳說他們姿容秀麗,善於輕步回舞,靈談鬼笑,又會拔刀破舌、隱形匿影。《古今樂錄》記《神弦歌》11首,是巫的降神樂歌。
巫舞流傳在廣大的地域。漢高祖祭祠天地山川就用了北方的秦巫、晉巫和南方的荊巫、漢巫等。巫教的流傳在很大程度上是運用歌舞娛人,利用巫女的美色,用雜技、幻術、戲曲、繪畫種種藝術手段,為人佑福、驅邪、醫病,有眩人耳目的色彩。“巫”、“舞”同音,“巫,以舞降神者也”。至今殘存在各地各民族的巫師,如:漢族的神巫、神婆,羌族的端公,滿族的薩滿,壯族的師公,納西族的東巴,景頗族的董薩,藏族的羌姆,蒙古族的查瑪,雖然所降的神靈不同,風俗各異,但活動都不外乎祈福禳災、降神驅鬼,與原始巫教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漢高祖曾令天下立靈星祠,祭祀靈星成為全國性祭祀活動。靈星是天田星,主谷。祭祀時跳靈星舞。舞者為童男16人,舞蹈動作是教民種田的勞動過程:除草、耕種、耘田、驅雀、舂簸等。靈星舞一直流傳到明代,朱載的《樂律全書》中尚存“靈星小舞譜”。

俗樂舞

俗樂舞興盛的兩漢時代秦漢時代民間俗舞有顯著的發展。秦代已有了樂府,秦二世曾在甘泉宮“作角牴俳優之觀”。漢代初年,高祖劉邦喜好民間的楚聲、楚舞,並把俗樂舞用於宮廷祭祀。漢武帝擴大了“樂府”機構,任命李延年為協律督尉,大力採集民間樂舞,記錄了吳、楚、燕、代、齊、鄭各地歌詩 314篇,樂府中的樂工舞人有800餘名。為了政治上的需要,還演出大角牴招待外國賓客。角牴年年增變,內容日趨豐富,因而又稱為百戲。百戲中包括的項目有:①雜技──尋、跳丸、走索、沖狹等。②幻術──吞刀、吐火、易牛馬頭等。③武打──棍舞、劍舞、刀舞、對打等。④假形舞蹈──鳳舞、魚舞、龍舞等。⑤舞蹈──巾舞、舞、鐸舞、舞、長袖舞、盤鼓舞、《巴渝舞》、建鼓舞、雙人對舞。⑥歌舞戲──東海黃公,總會仙倡。由此可知舞蹈在百戲中的比重是很大的。

漢代樂舞

漢代樂舞是一個廣收並蓄,融合眾技的時代,舞蹈受雜技、幻術、角牴、俳優的影響向高難度發展,豐富了傳情達意的手段,擴大了舞蹈的表現能力,從《盤鼓舞》這一節目體現出來。它既有“羅衣從風,長袖交橫”,飄逸美妙的舞姿,又有“浮騰累跪,跗蹋摩跌”高超複雜的技巧。《盤鼓舞》不僅注重舞蹈形式的提高,而且講求以外在的舞容表現內在的詩意,對舞蹈的意境有所追求。融合眾技的另一成果,是歌舞戲的出現。《東海黃公》中有人物,有假形;巫師黃公厭服白虎,表演人與獸斗是角牴戲的典型套路。黃公的法術不靈,終為白虎所殺,富於諷刺喜劇色彩。另一出《總會仙倡》有虎、豹假形,有神人、仙女,是圖騰舞蹈和巫舞的進一步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