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論集

中國古代文學論集

《中國古代文學論集》——共分先秦漢魏六朝文學、唐宋文學、元明清文學三個研究方向,三個研究方向都具有鮮明的學術特色。全集共精選本學科18位教師的36篇論文。收文時限和範圍主要以1996年以前公開發表的論文為主,收文標準主要以論文質量、刊物層次為重,兼顧研究內容、研究方向的平衡。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古代文學論集
  • 作者:湖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學科
  • ISBN:710103111
  • 定價:32.0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2002-01-01
文集簡介,文集目錄,文集評價,

文集簡介

論文的編排主要分成五大板塊:一、綜論與概論;二、先秦漢魏六朝文學研究;三、唐宋文學研究;四、元明清小說研究;五、元明清戲曲研究。本集的編輯宗旨是,力求較客觀較全面地反映本學科在20世紀後半葉的研究成果。由於體例和篇幅等方面的限制,還有一部分作者發表於權威期刊上的優秀論文未能收入本集,另有兩位剛剛參加工作的青年教師的論文也未能收入本集,尚有遺珠之憾。先秦漢魏六朝文學研究方向以辭賦學研究為重心,該方向學術帶頭人何新文教授,為湖北省普通高校跨世紀學科帶頭人,其學術研究側重於辭賦學的研究。

文集目錄

詞的本質特徵與詞的起源——詞學研究兩個基本理論問題的闡釋
中國小說起源探跡
諸宮調體制源流考辨
文士的不遇與文學中的士不遇主題
象徵主義:中國文學的傳統方法
“若海慈航”——佛教與悲劇
關於《詩經》抒情性的文化探討
莊子》箋記
賦家之心 苞括宇宙——論漢賦以“大”為美
論兩晉名士對屈原的解讀及其意義
論左思《詠史》詩的變體——兼論古代詠史詩的文化內涵
“人何世而弗新,世何人之能故”——魏晉南北朝辭賦中的生命主題
晚唐五代詞發展興盛的文化觀照
歷史的選擇——宋代詞人歷史地位的定量分析
宋代壽詞的文化內蘊與生命主題——兼論中國古代壽辭文學的發展
馮延巳詞考辯
秦觀詞三首考釋
“元和體”概說
王棨考
傳統思想文化的深入反思——明代小說發展的一條線索
“三國演義文化”論略
關於毛宗崗評改《三國演義》的再探索
金聖歎評改本《水滸》前言
論李贄對《水滸傳》的評點
人慾的正視和人生的困惑——《金瓶梅》的價值取向論析
兩種《紅樓夢》兩個薛寶釵——論應充分評價高鶚續改《紅樓夢》的貢獻
論薛寶釵性格的多維性
兩種生命的存在方式——林黛玉、薛寶釵形象及其文化意義
善於五十年代對《紅樓夢研究》批判運動的思考
宋金雜劇與元雜劇
人物的情感軌跡與作家的審美評價——《竇娥冤》的藝術魅力
“鬼可虛情,人須實禮”——杜麗娘形象的心理學分析
李玉與《清忠譜》——《清忠譜》校注本代序
重新評價《一捧雪》——兼談所謂“義僕戲”的評價問題
金聖吧戲曲批評芻議
試論清代雜劇中抒情短劇的勃興

文集評價

本集精選18位教師的36篇論文,收文時限和範圍主要以1996年以前公開發表的論文為主,論文的編排為五大板塊:綜論與概論,先秦漢魏六朝文學研究,唐宋文學研究,元明清小說研究,元明清戲曲研究。本論文集作為湖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教研室的成果展示,收錄了1996年以前公開發表的18位學者36篇論文。比較全面反映出湖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教師研究視野的開闊和所具有的學術創新精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