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俳諧詞史論

中國古代俳諧詞史論

《中國古代俳諧詞史論》是201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毅。

基本介紹

  • 作者:王毅 
  • ISBN:9787532569823
  • 頁數:42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10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以明代以前的俳偕詞為研究對象,首先是對“俳諧”概念作以辨析。最重要的是澄清俳諧與淺俗的關係。從古至今,俳諧詞就是俗詞的觀念深入人心,其實,俳諧詞有俗有雅,豐富多樣,俳諧的本質是滑稽詼諧幽默,與雅俗無涉。
其次,在史的論述中,從唐五代俳諧詞的開端、宋代俳諧詞的興盛,到金元俳諧詞的變化,再到明代俳諧詞的濫俗,探討了古代俳偕詞的發展歷史和流變。對俳偕詞所具備的各種功能進行了闡述,如俳偕詞的心理調節功能與批判功能,娛樂功能、審美功能、社交功能等。對其常用的詞調、技巧及表現方法亦加以研究。視角較為新穎,論述也頗有條理。

目錄

緒論
一、中國文學中的俳諧傳統與文學史書寫
二、俳諧詞的研究意義與研究現狀、方法思路
三、“俳諧”考論與界定:以詩詞為中心
第一章 唐五代俳諧詞: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一節 嘲戲的盛行與觀念的自覺
一、唐五代帝王的優戲
二、文人之間的嘲戲
三、俳諧觀念的自覺
第二節 俳詞發端:數量少與類型多
第二章 宋代俳諧詞:萬紫千紅總是春
第一節 俳諧風習:從感官娛樂到心靈慰藉
一、生活中的嘲謔:機智、真情、灑脫
二、文學中的諧謔:俗語入詩、遊戲為文
三、政治中的嘲諷:優諫與諷刺
四、失意中的詼諧:悲中作樂的人生境界
第二節 俳諧觀:宋人對《毛穎傳》的認可
第三節 從文字遊戲到諷刺幽默的嬗變
一、文字遊戲的寄託與柳永的“憤嘆”
二、禪宗的融入與詞人群體的形成
三、戲作與自適
四、集大成的俳諧詞人
五、俳詞的雅化與諷刺
六、民間文人的俳諧之作
第三章 金元俳諧詞:曾經滄海難為水
第一節 諧謔、譏諷與滑稽玩世
一、雅趣與諧謔
二、譏諷時弊
三、滑稽玩世
第二節 幽默之境:“志”與“道”的俳諧表達
一、含蓄的艷詞
二、戲作:娛興與酬贈
三、玩世:自嘲衰暮與調侃先賢
四、戲仿:稼軒風與對話體
五、通俗巧俳的道士詞
第四章 明代俳諧詞:橫看成蛉側成峰
第一節 明人的雅謔、俗趣與狂誕
一、推崇東方朔
二、提倡“雅謔”
三、俗趣與放誕
第二節 “俳諧”觀與“笑”論的深化
一、文學趨俗與尚“趣”、“俳諧”
二、笑話集的編纂與“笑”論
第三節 明代俳諧詞的曲化與深沉
一、明前期:生趣與嘲諷
二、明中期:曲化與俳俗
三、明後期:寄託與深意
第五章 俳諧詞的思想淵源與文化傳統
第一節 俳諧詞中的《莊子》內蘊
一、齊物的思維方式
二、嘲諷的表現方式
三、遊戲的生存方式
第二節 俳諧詞中的俳優傳統
一、俳優型文入與文學:稼軒的異代心期
二、對話體自嘲與談笑諷諫:俳優傳統與稼軒詞創作
三、東坡與後村:俳優傳統與稼軒的異同
第六章 俳諧詞的常用詞調與藝術特色
第一節 俳諧詞常用詞調探析
一、俳體詞調
二、豪放詞調與俳詞
第二節 俳諧詞的藝術特色——以表現自然為中心
一、以動態寫靜物
二、以歡愉之詞寫慘愁之情
三、以風趣寫性靈
結語:兼談俳諧詞的功能
一、批判功能
二、療傷功能
三、社交功能與娛樂功能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