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方流域水循環與流域水文過程演變研究

中國南方流域水循環與流域水文過程演變研究

《中國南方流域水循環與流域水文過程演變研究》是2013年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南方流域水循環與流域水文過程演變研究
  • 作者:張強
  • 出版時間:2013年12月01日
  • 出版社: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 頁數:226 頁
  • ISBN:9787517016328
  • 類別:水利水電
  • 定價:56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南方流域水循環與流域水文過程演變研究》是作者近十年來對華南大河流域,尤其是關於長江流域與珠江流域水循環與水資源演變方面研究成果的總結。《中國南方流域水循環與流域水文過程演變研究》共分九章,系統總結了珠江流域與長江流域乃至整箇中國區域的極端氣象水文過程變化、珠江流域與黃河流域蒸發變化對比研究、珠江流域水文極值多變數機率分析、長江流域水沙變化及成因探討、珠三角水位變化及成因分析以及歷史洪旱序列模擬與長期記憶性研究等多項研究成果。本書涉及氣象水文學、氣象水文極值分析與多變數機率分析方法及套用、多尺度水沙突變分析、分形理論與方法等多學科的理論與方法的套用研究,一方面揭示了中國南方典型流域水文循環時空演變特徵及機理,同時為多種統計方法及分形理論在氣象水文現象研究中的套用提供典型研究案例,並為相關研究提供分析思路及參考。
《中國南方流域水循環與流域水文過程演變研究》可供水文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利工程、地理、資源及有關專業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員使用,也可供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閱讀。

作者簡介

張強,男,1974年生,山東沂水人。中山大學水資源與環境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內外學術期刊已發表學術論文178篇,其中94篇學術論文被國際SCI源期刊收錄,第一作者(通訊作者)SCI論文83篇,獲得“洪堡學者”、2010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第六批培養對象、第十二屆全國青年地理科技獎、中山大學“百人計畫”和卓越人才計畫等榮譽。擔任Atmospheric and Climate Sciences的主編、 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SCI)的副主編以及American Journal of Climate Change、Hydrological Processes和災害學的編委會成員。

目錄

前言
摘要
第1章 緒論
1.1 流域水循環與水文過程研究的學科發展與前沿問題
1.2 流域水循環研究
1.3 流域地表水文過程研究
1.4 主要研究內容
參考文獻
第2章 降水時空演變特徵及其機理探討
2.1 中國降水均值的年與季節變化
2.2 中國極端降水時空變化特徵及其成因
2.3 長江流域極端降水分析與原因研究
2.4 珠江流域極端降水分析與原因研究
參考文獻
第3章 蒸發時空變化特徵及其影響因素解析
3.1 中國參照蒸發時空變化特徵及影響因子分析
3.2 乾旱區半乾旱與濕潤區蒸發變化比較研究
參考文獻
第4章 基於水文序列的水文極值研究
4.1 長江流域極端高流量與高水位變化規律研究
4.2 長江流域年最大流量與ENSO事件的遙相關關係研究
4.3 基於Copula函式的珠江流域水文極值機率特徵研究
參考文獻
第5章 基於歷史記載的旱澇災害研究
5.1 長江三角洲地區歷史旱澇災害與青藏高原氣候變化遙相關關係研究
5.2 長江三角洲地區歷史旱澇災害的分形特徵及可預測性研究
參考文獻
第6章 地表徑流尺度分形特徵及成因
6.1 長江流域徑流多尺度分形特徵研究
6.2 東江流域徑流分形特徵及水利工程水文效應研究
6.3 多重分形分析中去趨勢方法選擇的理論探討
參考文獻
第7章 地表徑流變異特徵及其機理分析
7.1 長江流域多尺度水沙突變特徵、成因及意義
7.2 珠江流域水文過程多時間尺度的突變特徵及其對珠江三角洲水文變異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8章 變化環境下網河區水文變異特徵及成因——以珠江三角洲為例
8.1 珠江三角洲地區水文變異程度時空分布特徵及可能原因
8.2 珠江三角洲地區水位突變特徵及其可能成因
參考文獻
第9章 基於Copula-Glue的水文模型參數不確定性估計方法
9.1 Copula函式
9.2 基於Copula-Glue的不確定性估計方法
9.3 套用實例和分析
9.4 結語
參考文獻
附屬檔案1 基金項目
附屬檔案2 主要論文論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