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方邊疆地區的史前社會

中國北方邊疆地區的史前社會

《中國北方邊疆地區的史前社會》是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以色列)吉迪(GideonShelach)。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北方邊疆地區的史前社會
  • 作者:(以色列)吉迪(GideonShelach)
  • 原版名稱:Prhistoric Societies on the Northern Frontiers of China
  • 譯者:余靜
  • ISBN:9787516106785
  • 頁數:220
  • 定價:39.00元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5
  • 開本:710×1000 1/16
  • 叢書:文明歷程經典譯叢
  • 字數:238千字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北方邊疆地區的史前社會》運用地理信息系統統計學、視覺與空間分析等方法,借鑑西方社會學、人類學的理論和概念,對公元前第2千紀後期至第1千紀前期包括東北地區在內的中國北方邊疆地區的考古材料,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進而描繪了北方地帶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發展軌跡,為我們重新審視和理解北方地帶的社會發展進程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作者簡介

吉迪,1959年生,男,以色列人。1996年於美國匹茲堡大學人類學與亞洲研究系獲中國考古學博士。現擔任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人文學部副部長,路易斯·弗瑞博格中心主任.終身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考古。歷任《東亞考古學雜誌》顧問,《歷史學》(希伯來語)編輯,東亞考古學會副會長,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會會員。曾出版過《普天之下:帝國的中國》、《中國內蒙古赤峰河谷地區晚更新世——全新世地形變化所指示的沉積速率及歷史時期的土地利用》等著作6部,發表文章70餘篇。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新秩序的萌芽:公元前l 100年-公元前600年東亞地區
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本書的結構
第二章 變化圖表: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600年這一時期的
考古學遺存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地理背景
給北方地帶人群命名:這樣做合適嗎?這樣做有必要嗎?
繼承抑或是變化?北方地帶的考古學遺存
陶器和日用品
冶金術。 居址與居址類型
葬禮與葬儀
結論:轉變和繼承的各個方面
第三章 是經濟原因嗎?北方地帶的經濟及政治進程
消費方式的變化
生產方式的轉變
經濟變化的外在模式:氣候的變化及其對經濟產生的影響北方地帶畜牧業起源的社會模式
第四章 身份標識及其表現形式:分界線的劃分
從考古學遺存看身份認同:理論和方法的探討
北方地帶人群的身份標識及其表現形式
等級和性別的確認:通過對墓葬資料的統計學分析來確認墓主人身份
種群身份標識的確定及對墓葬的個案分析
公元前1千紀社會身份標識的確立(為何是這個時候?為何會如此?)
第五章 本地化、區域化和全球化:跨地區交流及社會變化
中國和歐亞草原早期文化交流研究的不同觀點
早期文化交流及其影響:與前工業社會交流有關的理論
公元前2千紀至公元前l千紀社會內部交流的考古學證據
全球化與本地化:北方地帶的遠程交流及社會變化
移民
貿易
世界體系及中心--外圍模式
交流及身份標識
第六章 結論:公元前1千紀前半期及其以後社會發展進程的考古學與歷史學考察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