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俗文學

中國俗文學

《中國俗文學》是2011年8月1日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平原。本書是作者在幾十年的工作中對俗文學的整理和歸納,以及對俗文學的理解。

基本介紹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作 者:陳平原
版 次:1
頁 數:310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內容簡介

十年前,因偶然的因素,我開始接手中國俗文學學會的工作。上任伊始,創辦學術集刊的計畫落了空,倒是學術史清理工作進展順利,先後組織了若干學術研討會,併合作編纂了聲譽頗佳的《現代學術史上的俗文學》(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其實,類似的工作,此前此後也有人做,如吳同瑞、王文寶、段寶林編(《中國俗文學七十年》(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王文寶撰《中國俗文學發展史》(燕山出版社,1997)、陳泳超著《中國民間文學研究的現代軌轍》(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等。此所謂“英雄所見略同”,都是希望借清理學術史,獲得前進的方向、思路與動力。
誰都明白,反省前人足跡,並不保證自家的表演一定精彩。明白學科發展方向,知道路該怎么走,必須伴隨艱苦卓絕的上下求索,方才可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業績。
記得幾年前,我曾談過俗文學研究的“精神性”、“文學性”與“當代性”,現在看來,還得添上一兼及田野調查與書齋作業的“學術性”。而這,因眾多訓練有素的博士碩士逐漸走上教學及科研崗位,將變成現實。

目錄

《寶卷輯本》導論(李世瑜)
形成期之寶卷與佛教懺法、俗講和“變文”(車錫倫)
子弟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黃仕忠李芳)
試論曲藝發展觀(戴洪森)
明清小說在東北少數民族說唱文學中的傳播(吳剛)
從宋元話本到《聊齋志異》——論講唱文學對文言小說的滲透(陳文新)
小說間的比賽——以《三國演義》為中心(魯小俊)
論“三言”中人物形象符號化傾向——以有關兄弟析產的作品為考察中心(白嵐玲)
《西遊補》與《西遊記》關係新探(趙紅娟)
論中國當代通俗小說的語境和批評標準——以近十年中國通俗小說創作為中心(湯哲聲)
論民間小戲的形態價值與生態意義(劉禎)
語言民俗和戲曲創作(李祥林)
“文君聽琴”的文學意義——元代才子佳人戲的戀愛模式(黃卉)
明代戲曲評點與批評話語的轉換(朱萬曙)
方成培《雷峰塔》版本研究(明光張弘)
杜步雲與瑞鶴山房抄本《戲曲四十六種》(鄭志良)
海州童子戲的源流、形式及其他考述(許衛全朱秋華)
巴蛇食象:被曲解的婚姻神話(余雲華)
明代文人對民歌的認識——以馮夢龍為中心(傅承洲)
《點石齋畫報》中的西人識寶傳說(王娟)
現代民歌中蘊涵的古代文化——對湖北房縣民歌與古代典籍之間關係的考察(陳連山)
試論民間敘事中的“倫理懸置”現象——以陸瑞英演述的故事為例(陳泳超)
北大學人對我國民俗學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事業之貢獻(王文寶)
俗文學研究視野里的“潮州”(陳平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