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軍的前身是 1947年8月1日由冀魯豫軍區前指及所屬三個獨立旅組建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1縱隊,1948年5月改稱中原野戰軍第11縱隊,1949年3月1日與冀魯豫軍區部隊合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軍。轄第49師、第50師、第51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軍
  • 外文名: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troops 17
  • 前身: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1縱隊
  • 更名時間:1949年3月1日
  • 其中還包括:冀魯豫軍區部隊
  • 直轄範圍:第49師、第50師、第51師
部隊建制,部隊歷史,改組為野戰軍,參加淮海戰役,解放大西南,轉為地方部隊,各部沿革,第49師,第50師,第51師,組建與撤銷,第一次組建,第一次撤銷,第二次組建,第二次撤銷,

部隊建制

下轄第49師、第50師、第51師,其中第49師下轄145團、146團、147團;第50師下轄第148團、第149團、第150團;第51師下轄第151團、第152團、第153團;

部隊歷史

1946年1月,冀魯豫軍區所屬部隊進行整編,由冀魯豫軍區第29團、第2分區獨立團、第1分區第2、第6團合編組成冀魯豫軍區獨立第1旅。1947年6月,第3、第5、第7軍分區部隊各一部和第4、第6、第8軍分區各一部組建為獨立第2、第3旅連同原有的冀魯豫軍區獨立第1旅,調歸晉冀魯豫野戰軍指揮。7月初參加魯西南戰役。其它幾個團分別編入獨立第2、第3旅。

改組為野戰軍

1947年8月,為壯大野戰部隊,適應解放戰爭大反攻形勢的需要,冀魯豫軍區奉命以獨立第1、第2、第3旅在河南省鄄城地區改編組建為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1縱隊。縱隊司令員王秉璋、政治委員張霖之、參謀長劉星、政治部主任裴志耕。獨立第1旅改編為第31旅、獨立第2旅改編為第32旅、獨立第3旅改編為第33旅。同時,為了繼續堅持當地武裝鬥爭,同年8月,中原冀魯豫軍區回民大隊、第2分區基幹第5團、第6分區河防團組成新的冀魯豫軍區獨立第1旅。1948年3月,又由第3分區第9團、第5分區第14團、第6分區第11團組成新的冀魯豫軍區獨立第3旅。

參加淮海戰役

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1縱隊組建後,為掩護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配合陳(毅)粟(裕)野戰軍在魯西南地區堅持鬥爭,1947年1月至12月,先後參加隴海、平漢戰役。1948年1月,第11縱隊在城武地區進行土地改革教育和"三查三整"新式整軍運動。2月中旬,第11縱隊和第10縱隊共同挺進豫皖蘇地區。4月下旬進至太康地區進行軍事整訓。1948年5月,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1縱隊改稱中原野戰軍第11縱隊。5月底至7月初,參加了在豫東睢縣、杞縣地區發起的圍殲國民黨軍區壽年兵團戰役。第11縱隊在兄弟部隊配合下,主攻澗崗集、陳小樓兩地,全殲國民黨軍新21旅。隨後,第11縱隊又在睢縣東北方向邏崗、董店地區阻擊國民黨軍援兵黃百韜兵團,激戰兩晝夜,保證了華東野戰軍主力全殲國民黨軍第75師。同年11月初,第11縱隊參加淮海戰役。11月中旬,與兄弟部隊一起在徐州東南陳橋地區,全殲國民黨軍第107軍第261師。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第11縱隊在圍殲國民黨軍第12兵團戰役中,首先攻占敵人核心陣地--雙堆集的外圍陣地張圍子、楊四麻子、楊老五、楊子全等一線,對於保證其它部隊圍殲雙堆集之敵起了重要作用。

解放大西南

1949年1月下旬,第11縱隊奉命開赴河南項城地區整訓,準備渡江作戰。2月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編制和部隊番號的命令,第11縱隊及冀魯豫部隊一部在河南省項城地區合編組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軍,王秉璋任軍長,趙健民任政治委員,蕭元禮任副政治委員,劉星任參謀長,裴志耕任政治部主任,王耀華任後勤部部長。原轄第31旅改稱第49師,汪家道任師長,況玉純任師政治委員;第32旅改稱第50師,胡華居任師長,卿正興任師政治委員;由原冀魯豫軍區獨立第1、第3旅和獨立支隊合編組成第51師,閔學勝任師長,崔子明任師政治委員。全軍共2.4萬餘人,歸第二野戰軍第5兵團建制。4月下旬,第17軍在安徽省安慶以西江咀地區渡過長江,挺進浙贛兩省,追殲國民黨軍第55軍、第96軍逃兵8000餘人。5月中旬,第17軍進至閩北地區,協助地方建立人民政權。6月至8月,在江西貴溪地區整訓。9月初,奉命開始向西南進軍。11月初,在黔南地區殲國民黨軍第49軍第149師大部。12月下旬,第17軍一部奉命組成前進指揮所,率第49師等部挺進滇東,馳援已宣布起義的國民黨軍雲南省政府主席盧漢部,殲滅國民黨軍第8軍6000餘人。

轉為地方部隊

1950年1月,第17軍入滇部隊返回貴州。3月初,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精神,為了加強地方工作,第17軍軍部奉命兼貴州軍區安順軍分區、第49師兼興仁軍分區,第50師兼鎮遠軍分區、第51師兼獨山軍分區。1952年3月17日,第17軍番號撤銷。第17軍在解放戰爭中,解放縣以上城鎮32座,共有1932名指戰員為了祖國的解放事業英勇犧牲。

各部沿革

第49師

49師的前身是46年1月由冀魯豫軍區部分基幹武裝組建的冀魯豫軍區獨立旅,47年8月1日編入新組建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1縱隊為第31旅,48年5月改稱中原野戰軍第11縱隊31旅,49年3月1日隨所在縱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軍49師。該師戰鬥力強,是軍第一主力師。
145團的前身是44年冬由冀魯豫軍區特務連、冀南軍區特務連、冀魯豫軍區第1軍分區特務連和第5軍分區兩個連合編組建的平原黨校特務團,45年6月補入水東軍分區兩個連後改編為冀魯豫軍區第29團,46年1月編入新組建的冀魯豫軍區獨立第1旅為第1團,47年8月1日隨所在旅編入新組建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1縱隊為第31旅91團,48年5月改稱中原野戰軍第11縱隊31旅91團,49年3月1日隨所在縱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軍49師145團。該團是堅持水東地區鬥爭的老部隊,戰鬥力強,是軍、師第一主力團。
146團的前身是45年11月由2分區4團1營、3分區13團3營、鄆北反攻營、范縣壽張反攻營合編的冀魯豫軍區第2軍分區獨立團,46年1月編入新組建的冀魯豫軍區獨立第1旅為第2團,47年8月1日隨所在旅編入新組建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1縱隊為第31旅92團,48年5月改稱中原野戰軍第11縱隊31旅92團,49年3月1日隨所在縱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軍49師146團。該團戰鬥力較強,是師主力團。
147團的前身是45年11月由第軍4分區特務營、滑縣基幹團、長垣縣大隊合編的冀魯豫軍區第4軍分區獨立第1團,47年3月編入冀魯豫軍區獨立第3旅為第8團,47年8月1日隨所在旅編入新組建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1縱隊為第33旅98團,48年5月改稱中原野戰軍第11縱隊33旅98團,同年6、7月間調入第31旅仍為第98團,49年3月1日隨所在縱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軍49師147團。該團戰鬥積極性較高。

第50師

50師的前身是47年7月由冀魯豫軍區部分基幹武裝組建的冀魯豫軍區獨立第2旅,47年8月1日編入新組建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1縱隊為第32旅,48年5月改稱中原野戰軍第11縱隊32旅,49年3月1日隨所在縱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軍50師。該師戰鬥力較強,是軍主力師。
148團的前身是38年我黨掌握的曹縣第3、6、7、8區武裝,39年7月改編為曹縣單虞抗日青年挺進大隊,12月改編為魯西南地委獨立營,40年7月改編為冀魯豫軍區第3軍分區獨立團,41年11月改稱冀魯豫軍區第7分區獨立團,42年11月改稱冀魯豫軍區第5分區獨立團,44年6月改稱冀魯豫軍區第10分區獨立團,45年8月改稱冀魯豫軍區第5分區17團,12月改擴編為冀魯豫軍區第5分區13團,47年7月編入新組建的冀魯豫軍區獨立第2旅為4團,47年8月1日隨所在旅編入新組建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1縱隊為第32旅94團,48年5月改稱中原野戰軍第11縱隊32旅94團,49年3月1日隨所在縱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軍50師148團。該團是冀魯豫軍區的較老的地方部隊,戰鬥力較強,是師主力團。
149團的前身是45年秋由單縣基幹大隊和單虞基幹大隊合編的冀魯豫軍區第3分區第14團,同年12月改稱冀魯豫軍區第3分區第8團,47年7月編入新組建的冀魯豫軍區獨立第2旅為5團,47年8月1日隨所在旅編入新組建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1縱隊為第32旅95團,48年5月改稱中原野戰軍第11縱隊32旅95團,49年3月1日隨所在縱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軍50師149團。
150團的前身是45年秋由長清縣大隊、博平縣大隊、齊禹縣大隊合編的冀魯豫軍區第6分區第3團,47年7月編入新組建的冀魯豫軍區獨立第3旅為7團,47年8月1日隨所在旅編入新組建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1縱隊為第33旅97團,48年5月改稱中原野戰軍第11縱隊33旅97團,同年6、7月間調入第32旅仍為第97團,49年3月1日隨所在縱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軍50師150團。

第51師

51師的前身是分別於47年8月、48年3月冀魯豫軍區地方武裝重新組建的冀魯豫軍區獨1旅、獨3旅,49年3月1日合編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軍51師。
151團的前身是47年8月由冀魯豫軍區地方武裝重新組建的冀魯豫軍區獨1旅,49年3月1日編入新組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軍51師為第151團。
152團的前身是48年3月由冀魯豫軍區地方武裝重新組建的冀魯豫軍區獨3旅,49年3月1日編入新組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軍51師為第152團。
153團的前身是由冀魯豫軍區地方武裝組建的冀魯豫軍區獨立支隊,49年3月1日編入新組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軍51師為第153團。

組建與撤銷

第一次組建

1949年2月,中原野戰軍第11縱隊及冀魯豫部隊一部在河南省項城地區合編組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軍,王秉璋任軍長,趙健民任政治委員,蕭元禮任副政治委員,劉星任參謀長,裴志耕任政治部主任,王耀華任後勤部部長。

第一次撤銷

1950年2月22日中央軍委指示:以第二野戰軍的領導機構為基礎,成立西南軍區。下轄西康、川西、川北、川東、川南、雲南、貴州、西藏等八個軍區;賀龍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治委員。
1950年3月陸軍第17軍軍部兼貴州軍區安順軍分區、第49師兼興仁軍分區、第50師兼鎮遠軍分區、第51師兼都均軍分區。同年5月第二野戰軍根據黨中央和軍委的決定:併入西南軍區,取消兵團和野戰軍機構。1952年3月17日陸軍第17軍番號撤銷。

第二次組建

1968年8月26日經中央軍委批准:武漢軍區在湖北省孝感市、孝昌、花園鎮組建陸軍第17軍(代號:8170部隊),軍部駐紮在湖北、孝昌縣、花園鎮。張治銀任軍長,張昭劍任政委。
下轄第29師:師部駐紮在湖北.孝感花園鎮(1951年2月隸屬第二野戰軍第3兵團第10軍建制,1961年6月改為武漢軍區直轄獨立師。1969年12月改稱第49師(代號:8199部隊),1972年11月改為:34560部隊。)
第50師:師部駐紮在湖北.天門.多祥鎮.劉家河(原河南省軍區獨立一師,1966 年6月由河南省軍區8個獨立營為基礎擴編為省軍區獨立一師,1968年8月改稱第50師(代號:8171部隊),1972年11月改為:34110部隊。)
第51師:師部駐紮在湖北.襄樊市。(原屬湖北省軍區獨立管轄,1966 年9月“文革期間”由湖北省公安內衛部隊,代號:8201部隊整編為湖北省軍區獨立師,駐紮武漢市。 1968年8月改代號:8222部隊,1971年11月遷至湖北省襄陽縣黃集鎮,1972年11月改為:34310部隊。)

第二次撤銷

1972年11月24日 軍委電復武漢軍區,同意撤銷陸軍第17軍建制。(因1971年九一三事件)1973年2月9日陸軍第17軍正式撤消,軍直各部隊調配其它部隊。
第49師:改由武漢軍區直轄獨立師(代號:34560部隊調防湖北.武漢),1976年6月第49師移防甘肅.武威與陸軍第19軍第56師合併稱第56師;1985年9月,轉隸陸軍第47集團軍第56師。1998年10月第56師縮編為陸軍第47集團軍第56高原摩步旅(代號:68303部隊)。
第50師:恢復為河南省軍區獨立一師(代號:34110部隊調防河南.新鄭)
第51師:恢復為湖北省軍區獨立師(代號:34310部隊仍駐湖北.襄樊.襄陽縣.黃集鎮,1976年4月解散並撤銷,師直部隊及各團調配其它部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