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遵義市委員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遵義市委員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遵義市委員會,其前身是貴州省政協遵義地區工作委員會。1997年6月10日,國務院批准遵義市撤地設市,同年12月建立(地區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遵義市委員會。

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遵義市第五屆委員會主席:徐光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遵義市委員會
  • 外文名:Zunyi Municip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 成立時間:1997年12月
  • 現任領導:徐光華 
  • 機關簡稱:政協遵義市委員會、遵義市政協
歷史沿革,政協職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政協領導,主席,副主席,秘書長,

歷史沿革

政協第一屆遵義市委員會(1997.12-2002.11)設中共、民革、民盟、民建、農工、九三、無黨派、共青團、總工會、婦聯、工商聯、科學技術協會、台胞台屬界、文化藝術界、科學技術界、社會科學界、經濟界、農林界、教育界、體育界、新聞出版界、醫藥衛生界、少數民族界、僑聯界、宗教界、特邀界等26個界別,委員共414名,共召開5次全體會議,26次常委會議。
政協第二屆遵義市委員會(2002.12-2007.01)設中共、民革、民盟、民建、農工、九三、無黨派、共青團、總工會、婦聯、工商聯、科學技術協會、台胞台屬界、文化藝術界、科學技術界、社會科學界、經濟界、農林界、教育界、體育界、新聞出版界、醫藥衛生界、少數民族界、僑聯界、宗教界、特邀界等26個界別,委員共402名,共召開4次全體會議,21次常委會議。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遵義市委員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遵義市委員會
政協第三屆遵義市委員會(2007.02-)設中共、民革、民盟、民建、農工、九三、無黨派、共青團、總工會、婦聯、工商聯、科學技術協會、台灣同胞聯誼會、歸國華僑聯合會、文化藝術界、科學技術界、社會科學界、經濟界、農林界、教育界、體育界、新聞出版界、醫藥衛生界、少數民族界、宗教界、特邀界等26個界別,委員共441名,截止2008年9月18日,共召開2次全體會議,8次常委會議。

政協職能

根據《中國人民政協協商會議章程》的規定和中央、省、市有關檔案精神,人民政協共有以下三項職能:

政治協商

人民政協政治協商是對國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針以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在決策之前進行協商和就決策執行過程中的重要問題進行協商。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重要體現,是黨和國家實行科學民主決策的重要環節,是黨提高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途徑。
政治協商的主要內容是:國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針以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各黨派參加人民政協工作的共同事務,政協內部的重要事務以及有關愛國統一戰線的其他問題。
政治協商的主要形式有:政協全體會議,常務委員會會議,主席會議,常務委員會專題協商會,政協黨組受黨委委託召開的座談會,秘書長會議,各專門委員會會議,根據需要召開的由政協各組成單位和各界代表人士參加的內部協商會議等。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政治協商的主要程式是:黨委根據年度工作重點或政協黨組提出的建議,研究並確定在政協協商的議題;政協黨組根據黨委的統一部署,按照政協章程和有關規定安排協商活動;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就相關問題通報情況、聽取意見;政協要及時整理並保送參加會議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提出的意見建議;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對政協報送的意見和建議要認真研究處理,並及時反饋處理情況。
“三在前三在先”制度:堅持重大問題協商在黨委決策之前、政府決定之前、人大通過之前;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事關人民生活的重要問題,先協商後決策;重要人事安排包括同級國家機關領導成員的人事安排,先協商後決定;制定關係地方全局的重要政策措施和辦法,先協商後通過

民主監督

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是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對國家憲法、法律和法規的實施,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通過提出意見、批評、建議的方式進行的政治監督。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是我國社會主義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主監督的主要內容是: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及行政規章的實施情況;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情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財政預算執行情況;重大工程建設情況;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履行職責、遵紀守法、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況;參加政協的各單位和個人遵守政協章程和執行政協決議的情況;其他需要監督的重要問題。
民主監督的主要形式有:政協全體會議、常委會議或主席會議向黨委和政府提出建議案;各專門委員會提出建議或有關報告;委員視察、委員提案、委員舉報、大會發言、反映社情民意;參加黨委和政府有關部門組織的調查和檢查活動;政協委員應邀擔任司法機關和政府部門特約監督人員等。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三通報三傾聽”制度:各級黨委、政府採取召集會議、編印資料等形式,及時對國家憲法、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向政協通報;對黨和政府制定的重要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情況向政協通報;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履行職責、遵守法規、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況向政協通報。黨委、政府利用政協全會、常委會議和黨委召集的由政協委員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負責人、無黨派代表人士參加的情況通報會、意見聽取會等形式,傾聽政協組織和委員對制定實施大政方針政策的意見建議;傾聽他們對黨委和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的意見;傾聽他們對解決人民民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參政議政

人民政協的參政議政是對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以及人民民眾普遍關心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進行協商討論。通過調研報告、提案、建議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機關提出意見和建議。
人民政協參政議政的主要形式有:向黨政領導機關提出調研報告、視察報告、建議案、提案;反映社情民意;舉辦政協論壇、專家諮詢、委員活動日、情況通報會和有組織的界別活動等;黨委、政府可根據年度工作要點,就有關專題委託政協舉辦或與政協合辦聽政會、研討會、座談會等,廣泛聽取各界認識的意見和建議。
“三提供三主動”制度提供情況,即黨委、政府重大決策前向政協提供事實和政策依據,決策後提供實施情況;提供條件,即黨委常委會通知政協主席列席,政府全會、常務會通知政協相關副主席列席,向政協委員通報全局或某個方面工作的全面情況,為政協開展視察和調研提供條件;提供保證,即通過召開聽證會、評議會、協商會等形式,保證政協有向黨委、政府提意見的機會,通過黨委辦、政府辦、政協辦三辦聯席會議制度督辦落實提案。政協主動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問題超前調研,提出建議;政協主動總結,並向黨委、政府提供改革發展穩定中的經驗和問題;政協主動發揮自身特長,經常組織委員開展科技諮詢、技術推廣、信息服務、人才培訓、招商引資和聯誼交友等活動,為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多辦實事好事。

政協領導

2017年1月9日下午,政協第五屆遵義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選舉政協第五屆遵義市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和常務委員。徐光華當選政協第五屆遵義市委員會主席,田剛、毛良知、苟大明、胡小遠、張立、何瓊、魏在平、陳曉靈分別當選政協第五屆遵義市委員會副主席,楊實當選政協第五屆遵義市委員會秘書長。

主席

徐光華

副主席

田剛、毛良知、苟大明、胡小遠、張立、何瓊、魏在平、陳曉靈

秘書長

楊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