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橋(蘇州市盛澤鎮中和橋)

中和橋(蘇州市盛澤鎮中和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和橋,位於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王家莊街,跨市河。始建年代未詳。清道光四年(1824)重建。東西走向,單孔梁式結構,全用花崗石砌築路。中寬2.65米,堍寬3.05米,長18.50米,高3.70米,跨度5.50米。兩橋台各有一拱形匯水孔,有眉額、橋聯、警示刻文、紋飾等,形制獨特,為江南僅見,具有極高研究價值。

2019年3月,中和橋被省政府公布為第八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和橋
  • 年代:清道光四年(1824)
  • 結構:梁式單孔,二拱形排水孔
  • 地址: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王家莊街
  • 文物等級: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情況,橋聯解析,

基本情況

中和橋,位於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王家莊街,跨市河。始建年代未詳。清道光四年(1824)重建。東西走向,單孔梁式結構,全用花崗石砌築路。中寬2.65米,堍寬3.05米,長18.50米,高3.70米,跨度5.50米。兩橋台各有一拱形匯水孔,上有眉額,南為“波月”、“媚川”;北為“悒秀”、“梯雲”。兩側橋聯分別為:“北勝跨虹融水德,中和位育貫文風”;“金波遙映紅梨渡,玉帶長垂綠曉莊”,橋側刻有“重建中和橋”字樣。橋柱刻有“不許灌橋”等警示文字。除文字外,橋心石刻有輪迴圖案,橋耳刻有八仙圖案,橋樑石兩側刻有卷草紋飾,美觀典雅,獨具匠心。
中和橋
2019年3月,中和橋被省政府公布為第八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橋聯解析

北側對聯為:“金波遙映紅梨渡;玉帶長垂綠曉莊。”此聯上聯中的“紅梨渡”,在盛澤鎮區西北的橋北盪畔,相傳明代巨富沈萬三曾植萬株紅梨樹於此地而故名,“紅梨”也成為盛澤的別稱。下聯中的“綠曉莊”,即綠曉齋,在中和橋的東橋堍,當時為明代諸生卜舜年居住之地,卜舜年故世後,其地稱為綠曉莊。聯中將一個鎮上的兩個景點“紅梨渡”與“綠曉莊"予以配對。
中和橋
南側對聯為:“北勝跨虹融水德;中和化育貫文風”,南向對聯中的“北勝”,為盛澤以前的一個坊名。據載,清乾隆年間,盛澤的街里除了3條街、8條巷弄外,尚有5個坊,為秀園坊、尚義坊、南勝坊和北勝坊 (分南北兩坊)。北勝坊在斜橋處,為明代沈萬三所建。“北勝跨虹”指中和橋之南的斜橋,此橋跨斜橋河,也為一座梁式石橋,建於明成化七年(1471),重建於清嘉慶五年(1800),現已改建。下聯中的“中和”,既指中和橋,又指儒家倫理思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