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丸

中和丸,中醫方劑名。出自《丹溪心法》卷二。主治濕痰氣熱。

基本介紹

  • 名稱:中和丸
  • 出處:《丹溪心法》卷二
  • 組成:蒼朮、黃芩、半夏、香附
  • 主治:濕痰氣熱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蒼朮、黃芩、半夏、香附等分。

用法用量

上為末,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薑湯送下。

主治

濕痰氣熱。

附方

名稱:中和丸
組成:良姜、烏梅肉、茴香、乾薑、神曲、小麥櫱、白茯苓、甘草、蒼朮
用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以米湯嚼下,不拘時候
主治:脾胃不和,寒氣積聚,飲食減少,肢體倦怠
出處:《雞峰普濟方》卷二十
名稱:中和丸
組成:厚朴、白朮、半夏、陳皮、檳榔、炙甘草、木香、枳實
用法:薑汁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遠白湯送下
主治:久病懨懨,不能飲食,大便或秘或溏,由胃虛所致者
出處:《奇方類編》卷上
功用:理氣消疾除濕
名稱:中和湯
組成:白朮、黃橘皮、厚朴、人參、甘草、茯苓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加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
主治:脅肋脹滿,嘔逆噁心
出處:《雞峰普濟方》卷二十
功用:調適陰陽,通流榮衛,養脾健胃快飲食
名稱:中和散
組成:人參、茯苓、白朮、當歸、川芎、木香、肉蓯蓉、肉桂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三五分,好酒調下
主治:寒證,脾胃虛弱,痘淡白內陷不起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六
名稱:中和湯
組成:蒼朮、乾葛、桔梗、碎桂、白芷、麻黃、茱萸、厚朴、陳皮、甘草
用法:上為細末,酒、湯任意調下;或為粗末,加生薑、蔥頭,水煎亦可
主治:四時傷寒,初得病,惡寒發熱,頭目昏痛,肢節酸疼,未分陰陽表里
出處:《普濟方》卷一三六引《楊氏家藏方》

重要文獻摘要

《醫學六要·治法匯》:濕熱郁而成痰,法當去濕熱散壅郁,是以用蒼朮燥濕,黃芩清熱,香附開郁,半夏豁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