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正安縣委正安縣人民政府關於實施畜牧業發展\x221113\x22工程的意見

畜牧產業作為全縣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也是加快我縣農業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要求。為進一步強化攻堅意識,加大攻堅力度,提高攻堅效果,切實做大做強畜牧產業。經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從2006年到2010年在全縣實施畜牧產業發展“1113”工程,現提出如下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共正安縣委正安縣人民政府關於實施畜牧業發展"1113"工程的意見
  • 指導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
  • 屬性:意見
  • 時間:2005年7月2日
指導思想,發展目標,發展規劃及生產布局,工作措施,

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的,以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無公害畜產品為重點,實施科技興牧和品牌戰略,強化依法治牧,進一步加快畜牧產業化經營,推進畜牧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發展目標

實施“1113”工程,即到2010年,實現生豬出欄100萬頭,牛出欄10萬頭,羊出欄10萬隻,家禽出欄300萬羽,肉類總產量10萬噸,畜牧業產值13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50%以上),畜牧稅費2000萬元以上。努力把我縣建成全省優質肉豬基地縣、全省優質肉牛基地縣和生態畜牧業大縣。

發展規劃及生產布局

(一)發展規劃(見附表)。
(二)生產布局:土坪、和溪、鳳儀、儉坪、格林、瑞溪、安場、楊興、新州、流渡、廟塘、小雅等12個鄉鎮重點發展生豬和家禽;中觀、班竹、桴焉、謝壩、市坪、碧豐、樂儉等7個鄉鎮重點發展肉牛和肉羊。

工作措施

(一)高度統一思想,營造畜牧發展良好氛圍
1、進一步強化攻堅意識。全縣上下要充分認識畜牧業發展對於推進我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有效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統一思想認識,牢固樹立打持久戰的思想,切實把畜牧產業作為穩定農村形勢、構建和諧農村、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項重要工作,以更加有力和切實有效的工作措施,持之以恆地打好畜牧產業發展“攻堅戰”,掀起實施畜牧業發展“1113”工程的新高潮。
(二)切實加大投入,提高畜牧發展保障能力
2、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投入。除全面貫徹落實正發〔2003〕21號檔案規定的政策外,一是從2006年起,縣財政每年按不低於150萬元安排用於畜牧業,其中:100萬元按照財政扶貧資金管理要求用於畜牧貸款貼息,50萬元用作良繁體系建設、扶持龍頭企業、考核獎勵、技術培訓等,今後視財力情況逐年增加。二是堅持財政扶貧項目資金的50%以上投向畜牧業。三是金融部門要解放思想,在注意防範金融風險的同時,探索多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努力增加對畜牧業發展的信貸支持,尤其對畜牧養殖小區建設、大戶發展及畜產品加工、市場建設、飼料生產等要給予重點支持。四是各鄉鎮、畜牧部門要保證農村獸防員的報酬及徵收手續費按時足額兌現。
3、大力培植、扶持龍頭企業。進一步完善有關優惠政策,提高服務水平,營造寬鬆發展環境,積極招商引資,建立良種畜、禽繁育場,興辦飼料生產、畜產品深加工企業,廣泛吸納社會資金投入。
(三)創新運作模式,推進畜牧養殖小區建設
4、強力推進畜牧小區建設。從2005年起,全縣每年新建成畜牧養殖小區100個以上。在小區建設上,一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二要堅持與沼氣池建設、農村改水改廁、“四在農家”創建活動、扶貧開發等項目相結合;三要按“五統一協會一風險”(注1)的運作模式管理。真正把小區建成規範化發展、集約化經營、工廠化生產的畜牧生產養殖載體。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