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廣州灣支部舊址

中共廣州灣支部舊址

中共廣州灣支部、菉塘交通站、瓊崖縱隊廣州灣辦事處聯絡站、菉塘支部、世基國小遺址——菉塘林氏宗祠位於廣東省湛江市霞山區新園街道辦菉塘村委會菉塘下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共廣州灣支部舊址
  • 屬性:遺址
  • 成立時間:1939年
  • 地址:廣東省湛江市霞山區
1939年該村利用林氏宗祠辦起私塾,後改為私立菉塘世基國小。3月,中共廣州灣支部在該校附近樹林裡成立。菉塘地下交通聯絡站隨著中共廣州灣支部的成立而建立。該校既成為廣州灣支部的主要活動場所,又是中共廣東南路組織的地下交通聯絡站。8月,經上級同意瓊崖縱隊廣州灣辦事處使用菉塘交通站。從此,菉塘交通站由中共廣東南路組織與中共瓊崖特委共同使用。
1945年9月,中共菉塘支部在這裡成立。該校又成為菉塘支部的主要活動場所。

菉塘地下交通聯絡站自建立起至湛江市解放,歷時十年,既為中共瓊崖特委溝通同中共中央的聯繫發揮了“橋頭堡”的作用,為黨安全傳遞了大批物資和情報,也在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掩護不少黨組織負責人及工作人員,為祖國解放事業做出重要貢獻。世基國小並為革命培養許多進步學生,從這間學校出去參加革命的青年學生有一百多人。在革命道路上,他們逐步成為革命隊伍的骨幹,其中有十二位幹部、戰士為革命事業獻出了生命。

1957年廣東省人民政府評劃菉塘村為革命老區(抗日游擊根據地)村莊。二十世紀50年代,世基國小更名菉塘國小,70年代國小從宗祠遷出。1985年菉塘村在舊址按原貌重建宗祠。重建後的宗祠,成為菉塘世基文化室,展出菉塘村、中共廣州灣支部、菉塘交通站、菉塘支部、世基國小的史料和菉塘十二位革命烈士生平事跡以及老幹部和熱心人士贈送的題詞、紀念品、書籍,每年吸引著大批師生和各界人士前來參觀訪問、學習。該遺址於1986年12月被公布為湛江市文物保護單位。

菉塘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英勇奮鬥,為中國革命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林普中、林毓精等十二位革命烈士丹心一片,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輝篇章。他們有的奮戰沙場,在槍林彈雨中壯烈殉國;有的堅持地下鬥爭,不幸被捕,慷慨就義;有的為革命不辭勞苦,積勞成疾,鞠躬盡瘁。為了緬懷革命先烈,中共菉塘支部和菉塘村委會籌集資金,於1986年4月在菉塘林氏宗祠前面約距100米的百羊山建成菉塘革命烈士陵園,占地面積5510平方米。陵園大門兩側門柱分別囊有“菉塘革命烈士陵園”的大字;陵園中間建有烈士紀念碑,碑高10.5米,碑前、碑後分別豎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緬懷先烈繼往開來”大字;紀念碑兩側分別建有“浩氣”亭和“英魂”亭,供人們小憩;紀念碑後建有十二位烈士墓,墓前兩則立有十二位烈士碑名;墓後有碑亭,寫著“丹崖凝碧”四字,兩則長廊刻有十二位烈士的生平、事跡簡介;陵園四周築有圍牆,頂貼琉璃瓦;園內種植花草樹木。陵園自建成後,每年清明節期間,有許多大、中、國小校廣大師生及各界人士前來拜祭革命烈士,進行和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1995年,湛江市委和湛江市人民政府把該陵園命名為湛江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8年,中共菉塘支部和菉塘村委會投入資金50萬元對陵園進行大規模維修,陵園面貌煥然一新。2009年,中共菉塘支部和菉塘村委會籌集資金100萬元,把陵園前面的低洼地改造成一座具有生態文明的菉塘文化公園,園內建有荷池、長廊、小廣場、籃球場以及一批健身設施,並種植各種花草樹木,與菉塘革命烈士陵園及中共廣州灣支部、菉塘交通站、瓊崖縱隊廣州灣辦事處聯絡站、菉塘支部、世基國小遺址——菉塘林氏宗祠連成一體。
以上三位連成一體的革命遺址、烈士陵園及文化公園,菉塘黨支部和菉塘村委會都建立有嚴謹的管理制度,都派有專人進行日常的維護和管理。該遺址、陵園和文化公園是菉塘村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設文明生態文化村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是人們參觀、訪問、學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地方,是湛江市黨史教育的好場所。2012年8月,被評為湛江市黨史教育基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