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大紀念館

中共四大紀念館

中共四大紀念館,位於上海市虹口區四川北路1468號四川北路公園內,總面積約3040平方米,基本陳列展廳面積約1839平方米,屬社會科學類歷史專題博物館。

2006年7月1日,中共四大紀念館正式開放。主要陳列有風起雲湧”“歷史豐碑”“喚起工農”和“紅色虹口”四大部分展廳。截至2019年末,中共四大紀念館藏品總計有266件/套。

2021年6月,文化和旅遊部官網發布訊息,上海市中國共產黨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景區獲評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共四大紀念館
  • 地理位置:上海市虹口區四川北路1468號四川北路公園內
  • 占地面積:3040 m 
  • 類別:社會科學類歷史專題博物館
  • 景點級別:AAAAA級
  •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1:30,下午13:00-16:00)
  • 門票價格:免費
  • 隸屬:虹口區文物遺址史料館
  • 藏館精品:中共四大議決案及宣言
  • 藏品數量:266件/套(截至2019年末)
  • 展廳面積:1839平方米
歷史沿革,建築布局,綜述,展廳,藏館文物,綜述,重要藏品,文化活動,所獲榮譽,機構設定,相關歷史,參觀信息,

歷史沿革

1995年,上海市文管委在遺址處勒石紀念。
中共上海市虹口區委、虹口區人民政府重視中共“四大”這一豐富資源,撥出專款,組織人力、物力,尋覓中共“四大”文物、史料,在專家學者的幫助指導下,於2005年1月中共“四大”召開80周年前夕,在“左聯”會址紀念館舉辦了中共“四大”史料展。
2006年,中共四大紀念館在多倫路215號籌建中共“四大”史料陳列館,同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2011年,在虹口區委、區府在市委、市府的支持下,擇址四川北路1468號籌建中共“四大”紀念館。
中共四大紀念館
中共四大紀念館
2012年9月7日,中共四大紀念館正式開館。

建築布局

綜述

中共四大紀念館為磚木結構,假三層獨立式花園住宅,該房產幾經變遷,抗日戰爭期間曾作為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官邸,解放後為上海紡織局老幹部活動室。升級後中共四大紀念館展館總面積約3040平方米,基本陳列展廳面積約1839平方米,較之前擴大了一倍,完整再現了1925年中共四大召開的生動場景。展覽以上海老風貌石庫門元素貫穿整個展線,觀眾穿過一扇扇石庫門,仿佛置身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上海里弄中,體驗沉浸式觀展。

展廳

  • 基本陳列
中共四大紀念館展廳分:“風起雲湧”“歷史豐碑”“喚起工農”和“紅色虹口”四大部分。設計師在陳列設計中,綜合考忠到陳列展覽內容與建築空間形態的互為依存關係。一方面,把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的展覽場地的空間設定,圍繞陳列內容和主題,通過超薄燈箱、模型、圖示、壁龕、聲光電相結合等藝術表現手法展示給觀眾。另一方面,融入代表“四大”原址建築符號的牆壁作為展牆,實現了三位一體的整合效果。展廳面積總計100平方米。共展出藏品35件。
  • 臨時展覽
中共四大紀念館臨時展覽有《上海1927——紀念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90周年圖片文獻展》《領袖家風風範長存——黨和國家第一代主要領導人紅色家風圖片展》等。

藏館文物

綜述

中共四大紀念館部分展品是由陳獨秀的後代和羅章龍的兒子所捐贈,其餘展品由中共虹口區委黨史辦的工作人員到全國徵集而來。截至2019年末,中共四大紀念館藏品總計有266件/套。

重要藏品

中共四大紀念館重要藏品有《中共四大議決案及宣言》。
中共四大紀念館
藏品《中共四大議決案及宣言》

文化活動

宣傳教育
中共“四大”史料陳列館製作了流動版面,到部隊、學校、社區進行巡迴展出,並與周邊的中、國小組成共建網路,培養了一批學生志願者。
2007年10月8日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虹口區人民政府在東寶興路、寶源路、軌道交通3號線交匯處的綠地舉行“中共‘四大’會址”紀念性保護標誌的落成典禮。

所獲榮譽

1987年11月17日,中共四大紀念館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中共“四大”遺址為上海市革命紀念地。
1999年,中共四大紀念館被公布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
2021年6月11日,上海市中國共產黨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景區獲評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022年12月,入選2022年11月AAAAA級景區品牌影響力100強榜單。

機構設定

孫愛民(2006年)。
中共四大紀念館屬國有文化事業單位
中共四大紀念館是虹口區財政全額撥款。
中共四大紀念館設二名講解員,人員編制隸屬於虹口區文物遺址史料館。
中共四大紀念館年近1萬人次。

相關歷史

民國十四年(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國共產黨第四次代表大會在今虹口區東寶興路254弄28支弄8號處召開。會址原為坐西朝東的磚木結構假三層石庫門民居。毀於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一•二八”淞滬戰爭。
大會出席代表有陳獨秀、蔡和森、瞿秋白、林育南、莊文恭、陳潭秋、李維漢、朱錦棠、范鴻劼、李逸、阮章、譚平山、項英、周恩來、彭述之、汪壽華、李立三、李啟漢、王荷波、尹寬等20名,其中有表決權的14名,代表各地黨員994人。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參加了大會。陳獨秀代表中共中央第三屆執行委員會作工作報告。
中共“四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對於民族革命運動之議決案》、《對於職工運動之議決案》、《對於農民運動之議決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修正章程》等14個檔案。
中共“四大”以後,全國反帝反封建的工農運動、學生運動和婦女運動得到迅猛發展。黨的隊伍也迅速發展壯大。黨員人數從中共“四大”召開前的994人,發展到中共“五大”召開前的57963人。中國共產黨已成為全國各地革命運動的領導核心。
中共“四大”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這次大會對中國革命的一些基本問題進行了比較系統的探討,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和工農聯盟問題。”為黨的不斷發展壯大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觀信息

中共四大紀念館位於上海市虹口區四川北路1468號四川北路公園內。
中共四大紀念館
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1:30,下午13:00-16:00)。
免費。
自駕路線:蘇州北站——南天成路——G312——中環北線——京滬高速——海寧路——河南北路——寶山路——虬江路——邢家橋南——中共四大紀念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