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位於上海市靜安區老成都北路延安中路綠地老成都北路7弄30號,建築面積2282平方米,屬社會科學類歷史遺址專題博物館。

2002年6月30日,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在中共“二大”召開80周年之際正式對外開放。主要陳列有《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歷史展覽》、《中國共產黨黨章陳列》、《平民女校史料陳列》等。截至2019年末,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藏品總計有1868件/套。

2009年,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被市委宣傳部、市教委、團市委授予2008-2009年度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先進單位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
  • 外文名:Memorial Hall at the site of the second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 地理位置:上海市靜安區老成都北路延安中路綠地成都北路7弄30號
  • 類別:社會科學類歷史遺址專題博物館
  •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9:00-11:30(11:00停止進館);13:30-16:30)
  • 門票價格:免費
  • 隸屬: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政府
  • 建築面積:2282 m
  • 藏館精品:中國共產黨黨章
  • 藏品數量:1868件/套(截至2019年末) 
  • 開館時間:2002年6月30日
歷史沿革,建築布局,綜述,展廳,館藏文物,綜述,重要藏品,所獲榮譽,文化活動,宣傳教育,學術研究,機構設定,相關歷史,參觀信息,

歷史沿革

2001年7月,中共靜安區委、區政府決定成立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籌建工作組,負責中共“二大”會址的修復和建館工作。
2002年6月30日,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二大”召開80周年之際正式對外開放。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

建築布局

綜述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為兩排東西走向的石庫門裡弄住宅建築,磚木結構二層,牆開有矩形門洞、石質門框,門套用紅磚砌成牌坊式,兩旁壁柱頭有仿科林斯柱式的磚雕,清水灰磚牆面,上部為鋪小青瓦的二坡屋頂。基本保留民國四年(1915年)始建時的建築風貌。

展廳

基本陳列
《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歷史展覽》涵蓋“開創與探索”、“旗幟與道路”和“實踐與發展”三部分。著重表現了由中共二大所制定的民主革命綱領以及其他重要的決議案,迅速成為黨領導各階級展開革命運動的一面旗幟,中華民族從此走上為徹底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而鬥爭的新征途。
《中國共產黨黨章陳列》位於紀念館二樓,陳列著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的八十多年時間裡所產生的十六部黨章或黨章修訂案,並用觸摸式電腦一對應,可供來賓詳細查詢有關內容。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再現了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到成熟的全過程,記錄著中國共產黨思想、理論和政治路線與時俱進的發展軌跡。展廳中還陳列了百餘種不同版本的《黨章》和《中國共產黨宣言》。
《平民女校史料陳列》包括平民女校歷史沿革以及平民女校教員和學生的相關內容。平民女校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培養婦女幹部的學校。舊址位於上海南成都路輔德里632號A,與二大會議舊址同位於“輔德里”相鄰的兩排石庫門裡弄內。
專題陳列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建館以來,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在辦好基本陳列的同時,積極舉辦各類主題展覽和活動。2006年6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5周年暨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收藏集郵展》在二大會址紀念館舉辦,共展出了28部郵集和1950年至今軍隊各時期的服裝、勳章、軍械用品等實物,以及許多黨的早期檔案。
2008年改擴建完成後,紀念館於2009年1月和9月分別舉辦了《紀念靜安區改革開放30周年成就圖片展》和《紅色靜安一慶祝建國60周年主題巡展》。

館藏文物

綜述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藏品主要有圖片,資料等。截至2019年末,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藏品總計有1868件/套。

重要藏品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重要藏品有《中國共產黨黨章陳列》。

所獲榮譽

1959年5月26日,中共二大會址被上海市人民委員會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9年,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被市委宣傳部、市教委、團市委授予2008-2009年度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先進單位稱號。

文化活動

宣傳教育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自2009年元旦免費對外開放以來,紀念館整合力量、開拓創新,精心策劃主題活動,弘揚愛國主義、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充分發揮起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的宣傳教育作用。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共接待觀眾43426人次,圓滿完成76批次貴賓接待任務,獲得203份觀眾留言,參觀滿意度為100%。各類媒體報導60餘次。與此同時,紀念館參加了2009年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青少年工作星級(試點)評估工作,各項工作獲得專家首肯,2009-2010年度軟課題《關於黨史類紀念館構建中國小德育基地的實踐研究》也已立項啟動。

學術研究

2002年7月,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與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聯合舉辦紀念中共二大召開80周年理論研討會。2004年,靜安區婦聯、靜安區檔案局、靜安區委黨史研究室、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聯合舉行“紀念丁玲百年涎辰座談會”,旨在紀念丁玲百年誕辰,並深入開展在中共早期婦運方面的研究。
2005年編輯出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一書,全書共30餘萬字,全面反映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召開情況和歷史背景、代表生平簡介及有關文獻和回憶錄等史實,是一本研究中共二大會議的資料性書籍。
2007年,在中共二大召開85周年之際,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策劃了面向全國的理論研討座談會,來自全國各級黨史部門、各紀念館以及新聞媒體的110餘人出席活動,並通過徵文評比,專人撰稿等方式,徵集來自全國各地的論文30篇,經專家評選,共有6篇論文獲獎,9篇論文入圍。隨後編輯出版了《中共二大研究論文集》等作品。

機構設定

歷任館長
尤啟齡(2002年6月~2003年7月);朱偉明(2003年7月~2005年12月);張海根(2005年12月~2009年4月);杭春芳(2009年4月至今)。
單位性質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屬國有文化事業單位。
經費來源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是區財政全額撥款。
人員編制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有編制15人。
觀眾接待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年約5萬人次。

相關歷史

民國十一年(1922年)7月16日~23日,中國共產黨在此召開了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出席這次大會的有陳獨秀、張國燾、李達,還有上海的楊明齋、北京的羅章龍、山東的王盡美、湖北的許白昊、湖南的蔡和森、廣東的譚平山、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的李震瀛、青年團中央的施存統等,共12人,代表著全國195名黨員。第一次會議在上海公共租界南成都路輔德里625號(現老成都北路7弄30號)舉行。由於中共“一大”召開時曾發生過法國巡捕搜查會場的事件,這次大會以分組活動為主,只開了三次全體會議。第一次會議就是在樓下的客堂里舉行。大會分析了國際形勢和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狀況,討論了黨的任務。7月23日在第三次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世界大勢與中國共產黨》等決議案和《中國共產黨章程》,正式選舉了黨的中央執行委員會,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大會宣言》。中國共產黨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制定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部黨章,第一次提出了統一戰線——民主聯合戰線的思想,第一次比較完整地對工人運動、婦女運動和青少年運動提到要求,第一次公開發表了黨的宣言,第一次提出了“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口號。為中國各族人民的革命鬥爭指明了方向,對中國革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參觀信息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位於上海市靜安區老成都北路7弄30號。
二大會址
開放時間
周一至周日(9:00-11:30(11:00停止進館);13:30-16:30)(16:00停止進館:周一全天閉館)。
票價
免費。
交通路線
自駕路線:蘇州北站——南天成路——S227——太陽路——常台高速——京滬高速——中環路——南北高架路——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