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的歷史空間

中共“一大”的歷史空間

中共“一大”為什麼會在上海法租界舉行?那時上海有公共租界、法租界與華界,“一大”為什麼不是在其他區域而是在法租界舉行?這與上海城市特殊的政治格局、特殊的演變軌跡有著一定的關聯,尤其重要的是,法租界(特別是新區)在上海城市化過程中,較之公共租界與華界占有後發優勢,規劃嚴格,道路寬暢,人口密度不高,環境幽雅,交通便利,房屋建築精緻,租金適中,安全又有保障。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共“一大”的歷史空間
  • 作者:   熊月之/高俊
  • 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4-1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作者: 熊月之/ 高俊
出版社: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副標題: 中共“一大”的歷史空間
出版年: 2013-4-1
頁數: 170
定價: 42
裝幀: 精裝
ISBN: 9787303160891

內容簡介

中共“一大”為什麼會在上海法租界舉行?那時上海有公共租界、法租界與華界,“一大”為什麼不是在其他區域而是在法租界舉行?這與上海城市特殊的政治格局、特殊的演變軌跡有著一定的關聯,尤其重要的是,法租界(特別是新區)在上海城市化過程中,較之公共租界與華界占有後發優勢,規劃嚴格,道路寬暢,人口密度不高,環境幽雅,交通便利,房屋建築精緻,租金適中,安全又有保障。這些因素,正是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所看中的。這是陳獨秀、李漢俊、李達等人集聚在這裡的根本原因。他們居住在這裡,活動在這裡,在這裡舉行中共“一大”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

作者簡介

熊月之,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1949年12月出生於江蘇淮陰。1978年春考入蘇州大學歷史系,同年秋考入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班,師從陳旭麓教授,1981年獲碩士學位,同年底進入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曾任副院長、歷史研究所所長。1998年被評為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多次到美、英、德、法、日等國及香港、台灣等地區作訪問研究。著有《中國近代民主思想史》、《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通史·總論》、《萬川集》、《馮桂芬評傳》;主編《上海通史》。論文有《論郭嵩燾》、《論上海租界與晚清革命》、《晚清上海私園公用與公共活動空間的拓展》等百餘篇。
高俊,陝西漢中人,歷史學博士。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科研人員,主要從事中國近代史、思想文化史研究,已發表學術論文、書評等十餘篇,合作撰寫《制度文明中國社會》、《上海:一座大都市的編年史》、《聖約翰大學史》等著述。

目錄

第一章:多元經濟中心的形成
1、第一工商大都
2、全國金融中心
第二章:城市交通體系的完善
1、市內交通與對外聯繫
2、郵政電信事業的發展
第三章:新文化運動策源地
1、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樑
2、《新青年》創刊
3、五四運動在上海
第四章:紅星從這裡升起
1、工人階級的覺醒
2、上海共產主義小組
3、中共“一大”的召開
第五章:法租界與中共建黨
1、一市三治
2、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在法租界的活動
3、會址選定前後
4、法租界的特殊性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