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哲學十講

中世紀哲學十講

《中世紀哲學十講》是2020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敦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世紀哲學十講
  • 作者:趙敦華
  • 出版時間:2020年6月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頁數:310 頁
  • ISBN:9787309146509
  • 定價:58.00 元
  • 裝幀:平裝
  • 叢書:名家專題精講叢書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十個主要問題,對中世紀哲學進行了史論結合的論述,力圖表明,中世紀哲學整合希臘理性主義、希伯來宗教精神和羅馬法制度三大古代傳統,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熔鑄成了現在被稱為西方文明的新傳統,舉凡教育、法制、民族國家、哲學基本範疇,皆在豐沃的中世紀哲學園地里,演化為茁壯的苗木。各講從文本出發,論從史出,觀點鮮明,前後呼應,以期引起讀者對中世紀哲學的興趣,比較全面準確地把握被稱為“黑暗時代”的中世紀對西方文明的貢獻。

圖書目錄

回憶我的導師陳修齋先生(代序)
基督教哲學何以可能?
一、回顧
二、辨析
三、後記
中世紀哲學研究的幾個關鍵問題
一、如何理解理性與信仰的關係
二、如何理解上帝存在的證明
三、如何理解和翻譯Ego sum qui sum
四、如何理解“本土化”
五、中世紀哲學的現代意義
六、研究中世紀哲學的中國徑路
《上帝之城》里的哲學
一、《上帝之城》的主要內容
二、奧古斯丁和新柏拉圖主義
三、奧古斯丁與“原罪”的觀念
四、神正論和“自由意志”辯護
五、奧古斯丁的政治哲學
西方文明傳統的羅馬法來源
一、西方文明傳統的中世紀來源
二、“雙城論”
三、自然法學說
中西大學傳統和現代大學的理念
一、大學在中世紀的起源
二、中世紀大學的學制
三、中世紀大學教育的論辯法
四、大阿爾伯特的貢獻
“是”“存在”“本質”的形上學之辯
一、形上學概念的古希臘文句法結構
二、“三位一體”問題的語詞糾葛
三、波埃修的概念辨析
四、阿維森納的“存在”論證
五、托馬斯關於存在與本質的區分
六、中文語境裡的形上學之辯
七、中西形上學術語意義的會通
“物質”範疇的中世紀起源
一、古希臘哲學的“質料”概念
二、基督教哲學的“質型論”
三、托馬斯的“特指質料”概念
四、向近代哲學“物質”概念的過渡
中世紀晚期的人文主義思潮
一、人的尊嚴、自由和德性
二、人的政治學和政治哲學
三、天主教內的宗教改革
四、古典學和《聖經》考察
“神聖世俗二元結構”的新格局
一、奧康的政治神學
二、國家主義的政治哲學
三、路德神學的哲學基礎
四、路德與愛拉斯謨之爭
五、路德的“雙重治理”論
加爾文主義與中世紀向近代的過渡
一、對古典學的批判性繼承
二、成聖和新生
三、預定論
四、自然法和普通法
五、新教精神和現代性

作者簡介

趙敦華,比利時盧汶大學哲學博士,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全國高校教學名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第七屆哲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主攻西方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和基督教哲學。著有《基督教哲學1500年》《回到思想的本質》《西方哲學的中國式解讀》《人性和倫理的跨人性研究》《當代英美哲學舉要》《西方哲學通史(古代中世紀部分)》《現代西方哲學新編》《西方哲學簡史》《聖經歷史哲學》《馬克思哲學要義》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