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師

丘師(579~640年),本姓丘敦氏,字行則,河南洛陽人,鮮卑族。唐朝開國將領,特進譚國公丘和長子。

開皇七年,襲封蒲城侯。大業元年,以千牛入侍。隋朝滅亡後,舉兵保衛眉縣義寧元年,參見大丞相李淵,授左光祿大夫、郿城縣公,出任扶風招慰大使,遷柱國左驍衛將軍。跟隨秦王李世民征戰四方,授秦王府左二護軍,屢立戰功,授上柱國、左監門將軍,出任銀青光祿大夫、冀州都督。

唐太宗即位後,遷散騎常侍、冀州刺史。貞觀十四年,薨於長安府第,時年六十二,追贈冀州都督,諡號為宜。

基本介紹

  • 本名:丘師
  • 別稱:丘敦師
  • 字號:字行則
  • 所處時代:隋唐
  • 民族族群:鮮卑
  • 出生地:郿城
  • 出生時間:579年
  • 去世時間:640年
  • 主要成就:征戰四方 治理冀州 開國將領
  • 官職:上柱國 左監門將軍 散騎常侍 冀州刺史
  • 爵位:蒲城侯   郿城縣公
  • 勛銜:左光祿大夫 銀青光祿大夫
  • 封贈:冀州都督
  • 諡號:宜
人物生平,親屬成員,墓志銘,

人物生平

丘師,唐朝將領,譚國公丘和長子,臨濟公丘英起之父,曾仕隋朝。大業末年,聯合弟弟丘行恭聚集兵馬萬人保衛郿城,為隋將何潘仁部將。《舊唐書·列傳八·平陽公主傳》載:義兵將起,公主乃歸鄠縣莊所,遂散家資,招引山中亡命之徒,得到數百人,起兵以應李淵。時有胡賊何潘仁聚眾於司竹園,自稱總管,未有所屬。公主派遣家僮馬三寶說以利害,引導何潘仁攻陷鄠縣。馬三寶說服群盜李仲文、向善志、丘師等,各率眾數千人來會。
武德四年(621年),唐軍消滅蕭銑後,交趾太守丘和海南之地歸降唐朝。武德五年(622年)三月二十三日,唐高祖李淵派遣將作少匠李道裕授任丘和為上柱國、交州總管、譚國公。丘和派高士廉奉表請求入朝,得到唐高祖準許,並派其子丘師前往迎接。

親屬成員

祖父:丘壽,西魏鎮東將軍右光祿大夫車騎大將軍野王縣開國公。
父親:丘和,唐朝交州總管、上柱國特進、譚國襄公,贈荊州大都督
妻子:閻氏,隋朝車騎將軍閻才之女。
太岳父:閻慶,北周寧州總管、上柱國、大安成公,贈司空公、荊州總管。
兒子:丘英起,龍泉府果毅都尉、臨濟縣開國子;丘神儼,高陵府果毅都尉

墓志銘

《大唐故使持節都督冀深貝宗四州諸軍事冀州都督銀青光祿大夫上柱國郿城縣開國公丘公墓誌並序》
君諱師,字行則,河南洛陽人也。神功夐遠,齊聖與日月爭光;天德清明,波瀾與滄溟俱濬。昔者分枝祚土,百代紹其芳音;開國混書,七族纂其徽烈。世襲台袞,於斯為盛。祖壽,鎮東將軍右光祿大夫車騎大將軍野王縣開國公。明允篤誠,風神卓穎。考和,隋左御衛大將軍交阯郡太守;皇朝使持節交州大總管、上柱國特進、譚國公,贈荊州大都督,謚襄公。鴻材博喻,忠規邁俗。
纂承餘緒,聿修堂構。條條秀髮珪璧挺生;祑祑德音含章自遠。故得紹茲茅社,仰遵庭蔭。炎精啟運,早擅英聲。開皇七年,襲封蒲城侯。大業元年,以千牛入侍。國華朝彥,方膺刺舉雄圖日益,壯思彌登。尋值百六道終,九州幅裂。奔鯨失水,躍龍將飛。公鞠旅豳岐,屯兵涇渭。承間使傳,接引義兵。逆豎逋誅,潛謀梟虜。義寧元年十一月,於長樂宮奉見太武皇帝(李淵),蒙授左光祿大夫、郿城縣開國公,食邑千戶。於時秦隴蜂飛,涇寧蟻聚,各相吞噬,未懾皇威。以公為扶風招慰大使,闡風揚教,鹹喜來蘇。分職授官,無非舉直。加公柱國左驍衛將軍。今上(李世民)地居當璧,樹德在田,廣引群英,旁招儁乂,以公為左二護軍,董統鷹揚,參籌帷幄。薛舉狂悖,(劉)武周跋扈,(王)世充僭逆,(竇)建德窺窬,(劉)黑闥憑陵,(徐)圓朗肆暴,各騁雄武,競思逐鹿。今上稟律專征,援麾薄伐,長轡遠馭,東亘滄海之表;密綱遐張,西罩流沙之外。元戎所加,冰泮幾解。加公上柱國、左監門將軍。冀方形勝,地接燕胡。招俊撫納,維良斯俟。除公使持節、都督冀深貝宗四州諸軍事、冀州都督。宣猷千里,布政六條。易俗移風,治煩求瘼。嘉聲令譽,簡在帝心。主上賓於四門,龍飛九五,加公散騎常侍,改都督為刺史,增封三百戶,並前一千三百戶。既而任遠親老,思展扶侍,表請還京,終其孝道。驂騑載馳,士女追送,再臨無冀,一借難期。公時年將指使,心勤就養,溫清朝夕,孜孜弗怠。豈圖風樹不靜,霜草易零;逝水靡留,隙駒難駐。哀纏孺慕,痛心觸目。鑽燧屢改,新馨頻登。縗服外除,內疚未歇。方冀神道福仁,永作台輔慭遺不驗,興善無徵,氣疾彌留,奄臻大漸。十四年十一月十日薨於雍州長安之第,春秋六十有二。慟發三宮,悲纏四體。窮號荼毒,創鉅痛深。敕賜布絹二百六十段,棺槨斂服,喪事所須,務在周備。給鼓吹一部,前後羽儀,仍遣六品官人監護,謚曰宜公,禮也。
夫人閻氏,即隋奉車都尉、車騎將軍才之女也。祖慶,周寧州總管、上柱國大安郡開國公,隋贈荊州總管、司空公,謚曰成公。夫人四德優閒,六行具舉,以茲令淑,永言作配。而風燭不留,逝川迅疾,舜華沉彩,夭桃落滋。以大業七年三月十七日薨於岐州郿縣之第,春秋卅。合卺之慶,已對生前;同穴之儀,重光身後。曰以貞觀十五年歲次辛丑二月壬辰朔十一日壬寅合葬於雍州長安縣同樂鄉細柳之原。嗣子左屯衛龍泉府果毅都尉、臨濟子英起、第二子右衛高陵府果毅都尉神儼等跼天永慕,蹐地長號,思鞠養之恩深,想微禽之及哺。憲德音之泯滅,冀芳風之有裕。俳徊白鶴之墳,擗踴青鳥之墓。豐桓既勒,九原寧曙。其辭曰:
軒丘著德,鼎壺誕聖。弈世重光,天暉載暎。魏皇(拓跋鄰)同軌,枝分七姓。如松之茂,如竹之勁。袞黼斯隆,簪裾日盛。惟祖惟父,剋廣休命。伊公懋德,紹茲嘉慶。文兼書葉,武則佐時。三邊是濟,一人所資。德匡誓牧,道贊升陑。素衣朱繡,服冕丹墀。六條斯總,千里寔司。永言賢配,維閻之姖。邽家既整,閨門以治。舜華先落,瓊枝遽殞。令譽誰宣,德音長泯。慟感性旆,悲纏去蜃。白馬連鑣,素車接軫。茫茫泉戶,鬱郁佳城。白鶴之墓,青松之塋。桑田有變,河水徒清。孝思惟則,永邵嘉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