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獵人筆記

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獵人筆記

《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獵人筆記》在俄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首次出版於1852年。作品描繪了19世紀40年代俄國的鄉村生活。作者以簡潔犀利的筆觸,通過對地主和農民階級的深入清醒的了解觀察,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廣泛影響的人物形象,對那些生活在社會下層、命運多舛的人民寄予了無盡的憐憫與同情,展示了作者力求闡發農民純潔的天性、人格的尊嚴以及崇高的人道主義的主題思想。《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獵人筆記》成集出版後,被視為“一部點燃火種的書”,屠格涅夫也因此成為“反對農奴制度的熱情支持者”。在每一個筆記故事中,除了“獵人”的形象外,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對於大自然的描寫,無論色彩、音響和氣息,都表現出作家敏銳的洞察力、聽力和細膩的感受力。無怪托爾斯泰斷言,在自然景物描寫上,屠格涅夫以後的作家是無人敢動筆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獵人筆記
  •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 頁數:451頁
  • ISBN:7535429211
  • 作者:伊凡·屠格涅夫
  • 出版日期:2006年1月1日
  • 開本:32開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獵人筆記》編輯推薦:屠格涅夫是19世紀俄國的著名作家,一位卓越的、才華橫溢的藝術大師。他以圓熟的技巧、細膩的心理分析享譽歐洲文壇。《獵人筆記》(全譯本)是他的一部現實主義隨筆故事集,作品從一個疏遠、敵視其自身階級的獵人的角度出發,以反映農村生活的新角度和別具一格的藝術形式給俄國文學界帶來了新鮮的空氣,《獵人筆記》(全譯本)也因此被視為“一部點燃火種的書”!

作者簡介

作者:(俄羅斯)伊凡·屠格涅夫
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1818~ 1883)
作者簡介:
俄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出生於世襲貴族之家,1833年進莫斯科大學文學系,一年後轉入彼得堡大學哲學系語文專業,畢業後到德國柏林大學攻讀哲學、歷史和希臘與拉丁文。
1843年春,屠格涅夫發表敘事長詩《巴拉莎》受別林斯基好評,二人建立深厚友誼。
1847~1851年,他在進步刊物《現代人》上發表其成名作《獵人筆記》。以一個獵人在狩獵時所寫的隨筆形式出現的,包括25個短篇故事,全書在描寫鄉村山川風貌、生活習俗、刻畫農民形象的同時,深刻揭露了地主表面上文明仁慈,實際上醜惡殘暴的本性,充滿了對備受欺凌的勞動人民的同情,寫出了他們的聰明智慧和良好品德。該作品反農奴制的傾向觸怒了當局,當局以屠格涅夫發表追悼果戈里文章違反審查條例為由,將其拘捕、放逐。在拘留中他寫了著名的反農奴制的短篇小說《木木》。
19世紀50至70年代是屠格涅夫創作的旺盛時期,他陸續發表了長篇小說: 《羅亭》 (1856) 《貴族之家》 (1859) 《前夜》 (1860) 《父與子》 (1862) 《煙》 (1867) 《處女地》 (1859) 。其中《羅亭》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塑造了繼奧涅金、皮卻林之後又一個“多餘的人”形象,所不同的是,羅亭死於1848年6月的巴黎巷戰中。《父與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它反映了代表不同社會階級力量的“父與子”的關係,描寫親英派自由主義貴族代表基爾沙諾夫的“老朽”,塑造了一代新人代表——平民知識分子巴札羅夫。但巴札羅夫身上也充滿矛盾,他是舊制度的叛逆者,一個“虛無主義者”,否認一切舊傳統、舊觀念,他宣稱要戰鬥,但卻沒有行動。小說問世後在文學界引起劇烈爭論。
從60年代起,屠格涅夫大部分時間在西歐度過,結交了許多著名作家、藝術家,如左拉、莫泊桑、都德、龔古爾等。參加了在巴黎舉行的“國際文學大會”,被選為副主席(主席為維克多·雨果)。屠格涅夫對俄羅斯文學和歐洲文學的溝通交流起到了橋樑作用。
屠格涅夫晚年還寫過一些以《散文詩》 (1878—1882)為總標題的小型作品。這是他長期觀察生活的成果。其中有的雖然帶著悲觀主義情緒,但大部分作品的基調是健康的。特別是《門檻》一篇,刻劃了一個俄國女革命家的動人形象。 《俄羅斯語言》則表明作者臨終前不久對祖國和人民的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念。
屠格涅夫小說最顯著的藝術特點是濃厚的抒情風格。他以溫情脈脈的筆調抒寫男女主人公的悲劇命運,這種感傷情調是他的貴族自由主義和悲觀主義思想的表現。他善於體察大自然的細微變化,並使之和人物的情緒溶為一體,往往帶有悵惘柔弱的色調。
屠格涅夫的作品大概是最早被譯成中文的外國作家作品之一。而他的散文詩又是他的作品中最早被譯成中文的,時為1915年,由劉半農用文言翻譯了四首散文詩 《乞食之兄》 (即後來譯為 《乞丐》 ) 《地胡吞我之妻》 (即後來譯為《瑪莎》) 《可畏哉愚夫》後來譯為《傻瓜》或《愚人》 《小丑》 《嫠婦與菜汁》 (即後來譯為 《菜湯》 )。從此屠氏的作品大量傳入中國,伴隨著新思潮一起發展,成為對中國文學最有影響的外國作家之一。

圖書目錄

霍爾和卡里內奇葉爾莫萊和磨坊主婦莓泉縣城的醫生我的鄉鄰拉季洛夫獨院地主奧夫謝尼科夫里果夫村別任草地美麗的梅恰河畔的卡西揚總管辦事處孤狼兩個地主列別江市塔吉雅娜·鮑里索芙娜和她的侄兒死亡歌手彼得·彼得羅維奇·卡拉塔耶夫幽會希格雷縣的哈姆萊特契爾托普哈諾夫和聶道漂斯金契爾托普哈諾夫的末路活骷髏大車來了樹林與草原

文摘

書摘嗬,時間過得多快呀!看,黃昏已經降臨,晚霞猶如火一樣地燃燒起來,燒紅了半個天空!太陽就要躲到山後休息去了。周圍的空氣顯得分外澄澈,像玻璃一樣的晶瑩透明。遠處飄蕩著輕柔而溫和的霧氣。嫣紅的落日餘暉托著株株高大的樹木,一片片濃密的灌木叢,一堆堆乾草垛身後都拖著一個個長而又長的影子……太陽躲到山後面去尋找甜夢去了。在為落日護航保駕的火紅的晚霞之處,一顆亮晶晶的星星顫抖地眨著眼睛……火紅的西天一點點地變白了,天空也逐漸變得湛藍了,一個個長長的影子也逐漸不見了,消遁了,空中漸漸籠罩上暮靄的輕紗薄幕。天色不早了,該踏歸途了,於是,你便往臨時寄宿的村子裡那間農舍中走去。您身上背著獵槍,不顧一路跋涉的疲勞,快步往回趕著……越走天色越黑了。二十步開外已經什麼東西也看不見了。在黑暗中,隱隱地還可以看到狗的一身白毛。在一片片黑黝黝的灌木叢的上空,天邊在隱隱約約地發亮……那是什麼呀?是起火了嗎?……不,是月亮爬上了天邊。再往地面上看,向右邊看,村子裡的燈火在閃爍……看,您已經走到了要借宿的小屋子前。您穿過窗子可以看到一張桌子,已經鋪好白桌布,閃閃發光的蠟燭,滿桌擺好的飯菜…… 有時您興致驟至,便立刻吩咐備車套馬,於是您便乘上競走馬車,一路揚長到樹林中獵松雞。車子走在一條狹窄的路上,看著兩旁迎風搖曳的黑麥,搖著濃密而又沉甸甸的麥穗向您致意,您該是多么心悅神爽啊!麥穗輕柔地撫弄著您的面孔,矢車菊嬉戲地纏掛著你的雙腿,鵪鶉在四周好似唱著迎賓曲地嗚叫著,馬兒悠閒地邁著碎步,您會更加流連忘返!您忘情地走進樹林,您頭頂著綠蔭,周圍一片寧靜。再看那一株株高大挺拔的白楊樹的濃枝密葉,仿佛在您的心頭上交頭接耳地溫存絮語。白樺樹伸展著長長的樹枝,抖著翠綠的葉子,好像在為您鼓掌,歡迎您的大駕光l臨!一株粗壯健美的橡樹,站在姿態優雅的菩提樹旁,像一名威武的警衛戰士。您驅車繼續前進,踏在芬草綠茵和樹陰斑駁的小路上。一隻只金蠅在金黃色的空氣中飛舞著,就好像靜止不動一樣,一會兒又突然飛走了。成團的小飛蟲上下盤旋著,在陰暗處閃閃發亮,在光亮處又顯現出黑壓壓的一片。鳥兒在悠閒地歌唱,知更鳥兒在競顯金子般的歌喉,天真爛漫而歡快地傾訴著,和鈴蘭的馨香融為一體。再走遠點兒,再走遠點兒,到密林深處去……您會突然感到難以表達的心寧神靜。四周的一切仿佛都投入了睡神的懷抱,安靜極了。可是,風卻扇動著翅膀翩翩而至,樹頂的枝葉嘩嘩啦啦地響起來,猶如從高處跌下來的波浪,某些地方,新生的青草撥開去年褐色的落葉,把身軀挺得高高的,每隻蘑菇都戴著一頂像傘一樣的圓形帽子,靜悄悄地站在那裡。突然一隻雪兔連蹦帶跳出來游耍,獵犬大聲地吠叫著追撲了過去……P446-447

序言

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1818—1883)是俄羅斯19世紀最早馳名於世界文壇的現實主義文學大師之一。他是一位具有很高的文化修養、博學多才、各類文學創作造詣都很深的大文豪,他的文學創作活動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為世界文學寶庫奉獻了一系列的名著。這部聲討農奴制的《獵人筆記》不僅是他的成名之作,而且成為了一部不朽的傳世傑作,也使屠格涅夫的文學創作完成了向現實主義的跨越。
屠格涅夫初登文壇時(1837年),主要以創作詩歌為主,在十多年的時間裡,雖然創作出了42首抒情詩和4部長詩,在俄國文壇上也有了一些名氣;但是由於當時俄國詩歌的不景氣和創作形式的局限,這些作品尚未充分地展示他的創作才華,作者尚未找到能酣暢淋漓抒發和展露自己創作才能的形式。這些作品既未給他帶來預期的影響和聲譽,也未實現他想成為一名傑出詩人的遠大抱負。於是,屠格涅夫經過一番對俄國社會現實生活的深入的觀察,緊扣時代的脈搏,洞悉了俄羅斯文學發展的需要,大膽地探索,勇敢地創新,終於創造出了自己獨創的形式——屠格涅夫式的遊獵特寫,即《獵人筆記》。從1847年到1852年,他連續在《現代人》雜誌上發表了22篇遊獵見聞的特寫,並以單篇發表時的(《獵人筆記》為題目匯集成單行本出版。到了1880年又補充進去了三篇:《切爾托普哈諾夫的末路》(1872)、《夜行記》(1874)和《活屍》,並且一直都沿用《獵人筆記》這個題名。這部作品無論單篇發表,還是匯集成冊發表,在社會上都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不僅讀者表示熱烈歡迎,而且國內外一些著名的評論家和文學家都讚不絕口、推崇備至。
巨大的成功和喜悅給屠格涅夫帶來了勢如潮湧般的創作靈感,激發起了他如火如荼的創作激情。繼這部作品之後,從1856年到1877年間,屠格涅夫又連續不斷地創作出了被譽為俄國知識分子歷史命運的藝術編年史的6部長篇小說:《羅亭》(1856)、《貴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與子》(1862)、(《煙》(1867)、《處女地》(1877),以及《阿霞》、《初戀》、《春潮》等著名的中篇小說。這些作品的發表成為俄國小說發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晚年他又創作了83首散文詩,成為俄國文學史上創作散文詩的先驅者之一。這些作品不僅在俄羅斯文學史上,而且在世界文學史上,為屠格涅夫贏得了不朽的聲望與榮譽,使他成為俄羅斯文學史上的三大巨匠之一,同時成為世界級的文學大師。
屠格涅夫創作出這部反對農奴制的(《獵入筆記》絕非偶然,他出生於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父親早亡,母親是一個家資豐厚的地主——農奴主,她暴戾成性,以懲罰和虐待農奴而聞名。屠格涅夫自幼親眼目睹了這一切,在他幼小的心靈中埋下了仇恨農奴制的種子,決心與農奴制勢不兩立,一定要抒發對農奴制的無比憤慨、抗議和聲討。而到了屠格涅夫成年以後,又親身經歷了從俄國出現資本主義萌芽,逐步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社會變革。但是腐朽落後的農奴制卻成了俄國社會進步、時代向前發展的主要障礙和羈絆;或者說農奴制已經越來越兇殘暴戾,甚至可以說到了垂死掙扎和窮凶極惡的階段,它已經成為沙皇反動統治走向窮途末路時代的萬惡之首和罪惡之源。全國每年都有數之不盡的農奴暴動和起義,這個時期也正是俄國民主解放運動日益高漲的時期。就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應時代的要求,屠格涅夫便創作出了《獵人筆記》這部反對農奴制的傑作來傾吐人民大眾的心聲和呼聲。因此,可以說屠格涅夫在俄羅斯文學史中,是繼普希金和果戈里之後的第三位向農奴制發起進攻的勇士。
屠格涅夫在俄國文學史中,破天荒第一次讓這么多的男女農奴以主人公的身份走進文學作品當中,第一次成為被歌頌和被讚美的對象,這不能不說是屠格涅夫的一大功績。在俄國腐朽落後的農奴制度下,沙皇就是最大的地主和農奴主,而那些高官顯爵、世襲貴族則是大地主和大農奴主。而在農奴主領地上和莊園中勞動和生活的人們,不能稱為農民,而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苦難農奴。他們同樣也是農奴主的私有財產,農奴主對他們掌握著生殺大權:可以把他們當做商品和牲畜一樣地買賣和宰割,他們是一個沒有人身自由和獨立的社會地位的弱勢群體。這一點,屠格涅夫在《霍爾和卡里內奇》中說得很清楚:儘管霍爾是一個憑著自己的智慧和勞動,在卡路格的林間空地為自己開闢了一片田園,但他仍然是一個未贖身的農奴。就是這樣一個沒有人身自由和獨立社會地位的弱勢群體,在《獵人筆記》之前,在文學作品中僅僅作為被侮辱被損害被欺壓的對象,作為愚昧無知的可憐人而表現出來的。
屠格涅夫滿懷人道主義和革命民主主義的激情,不僅描述了農奴的悲慘遭遇,而且還讚美和歌頌了他們。比如作者通過《霍爾和卡里內奇》中兩位主人公,通過《來自美麗的梅恰河畔的卡西揚》中被愚蠢的人們認為是瘋子的農奴哲學家卡西揚,以及《歌手》中的歌手雅可夫和在場的那些如痴如醉的聽眾等農奴,讚美和歌頌了這些農奴一個個都是聰明能幹、刻苦耐勞、具有堅強性格之人;歌頌了他們具有嚮往光明、追求自由、渴望平等和熱愛大自然高尚的道德情操;讚美了他們淳樸憨厚、純真善良,並且具有珍重友誼的美好的內心世界和美好的心靈。屠格涅夫還非常關注俄羅斯婦女的命運,以博大的人道主義胸懷、仁愛之心和遠見卓識的目光,去洞察、發現和讚美農奴少女的優秀品質、善良的天性和美好的心靈。他讚揚了《葉爾莫萊和磨坊主婦》中的阿麗娜、《彼得·彼得羅維奇·卡拉塔耶夫》中的馬特廖娜以及《切爾托普哈諾夫的末路》中的吉卜賽女郎瑪莎等人為了追求真正的愛情、美滿的婚姻和幸福生活所表現出的那種勇敢精神,不怕遭受農奴主的迫害、追捕和流放的堅強意志。作者在《活屍》中所描述的那個“活屍”露凱麗婭,更是催人淚下,令人肅然起敬!她那種與病魔搏鬥的頑強意志、強烈的求生欲望,她那種關心他人疾苦比關心自己更重要的博大胸懷、純潔善良的天性,她那金子一般閃光的心靈,猶如一位降臨凡塵遭受磨難的聖女!
看!就是這樣一些具有優良品質、高尚情操、善良天性和美好心靈的人們,卻是一些被農奴主任意驅使、任意宰割而沒有人身自由的奴隸!哪個人看過這部著作之後能不痛心疾首,同情和體恤之情能不油然而生,從而啟示人們去打倒農奴主,去解放被凌辱、被迫害的農奴,啟迪人們為廢除農奴制而奮起抗爭!
屠格涅夫在以充滿人道主義博愛的情感讚美農奴的同時,還採用了強烈對比和反襯的方法,無情地揭露了農奴主的醜惡嘴臉,鞭撻了他們蹂躪和殘害農奴的罪惡行徑。因此《獵人筆記》是繼果戈里之後又一幅俄羅斯農奴主的群醜圖。作者通過一個個活生生的實例,揭露出他們的醜惡面目和罪行:農奴主是一群沒有人性的吸血鬼、寄生蟲;是一群兇殘暴戾,以凌辱欺壓農奴為樂事的惡魔;是一群陰險狡詐、心狠手辣的偽君子;是一群強取豪奪、貪婪成性的惡棍;是一群愚蠢無知、飽食終日的行屍走肉;是一群揮金如土、荒淫無恥的無賴之徒;是一群不學無術、空虛無聊、欺下媚上的勢利小人……
如《葉爾莫萊和磨坊主婦》中那個地位顯赫的茲維爾科夫,夥同他的俗不可耐的臭婆娘一起迫害和折磨女奴——侍女阿麗娜;《彼得·彼得羅維奇·卡拉塔耶夫》中那對刁蠻兇狠的姊妹地主婆,對女奴馬特廖娜迫害、追捕的惡作劇;還有《事務所》中男女奴僕巴維爾和塔吉亞娜,也遭到了地主婆的迫害。為什麼呢?僅僅是因為這些農奴要戀愛、要結婚,就好像犯下了十惡不赦的滔天大罪要遭到懲罰,追捕和流放!請看,在農奴制的統治下,男女農奴連最基本的人權都被剝奪了,這不正說明農奴主滅絕人性的暴行嗎?真是荒謬到了極點!再看《莓泉》中那個伯爵彼得·伊里奇,是個荒淫無度、揮金如土的傢伙;《兩個地主》中那個退伍的陸軍少將赫瓦倫斯基是個色情狂,是個典型的欺下媚上的小丑;另一個農奴主又是個自私貪婪,以懲罰和鞭打農奴為樂事的惡魔,而且他還有一套荒唐透頂的謬論:“老爺總歸是老爺,奴才總歸是奴才。如果老子是賊,那么兒子也是賊。”尤其令人感到氣憤和痛恨的是《總管》中的那個年輕地主賓諾奇金,是個典型的陰險狡詐、心狠手辣的偽君子,是個以蹂躪和凌辱農奴為樂事的惡魔,他還慫恿他的管家欺壓農奴。革命導師列寧曾多次談到這個所謂文明而又有教養的傢伙,斥責他是一個“舉止優雅、態度和藹、有歐洲人風度的偽君子”。別林斯基也痛斥他是一個“刁鑽的惡棍”!
這裡特別指出的一點是:屠格涅夫在《獨院地主奧夫謝尼科夫》中講述他的祖父搶占別人土地的那一段往事時,毫不留情地把他刻畫成一個強取豪奪、兇狠殘暴的惡棍。作者在講述這段故事時,態度是那樣的嚴肅認真,胸懷是那樣的豁達大度,筆調是那樣的懇切坦誠,真不愧為文學大師的風範!這又使我們聯想起他曾把一個要被母親出賣的婢女藏了起來,甚至用手槍來對抗警察局長搜查的這件事。由此可以看出屠格涅夫反對農奴制的態度是非常堅決的,立場是非常堅定的,所以他把農奴主的醜惡嘴臉,殘害農奴的暴行才揭示得如此淋漓盡致。這部反對農奴制的《獵人筆記》真正地反映了時代的要求,傾吐了人民大眾的呼聲,對以沙皇為首的統治階級起到了巨大的警示和震撼,這部書是對果戈里所開創的俄羅斯農奴主的群醜圖的豐富和發展,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部書是“呼籲農奴解放的啟示錄和聲討農奴制的宣言”。因此,這部書剛剛把前22篇匯集成冊問世以後,作者便遭到了迫害。沙皇尼古拉一世於1852年,以屠格涅夫公開發表悼念果戈里的文章為藉口,把他流放到故鄉並嚴厲地加以監視。
《獵人筆記》高超的藝術技巧可以歸納為如下幾點:
1 這部著作的結構嚴謹,人物形象和個性都很鮮明,沒有旁枝雜蔓,沒有借題發揮的多餘敘述。
2 簡煉而精確的敘述,在塑造人物性格和揭示人物心理活動方面,沒有像小說那樣以濃墨重彩去鋪張和渲染,只是生活本身和大自然風光的再現。
3 語言精煉準確、優美生動、通順流暢、節奏鮮明、朗朗上口,產生了散文詩一般的藝術效果。列寧高度地評價了屠格涅夫所使用的語言。
4 利用情景交融的方法,即對人物的描寫、心理活動和情緒的變化與大自然景色的變化緊緊地聯結在一起,用大自然的景色來烘托。這種寫作手法為後來的國內外文學大師所效仿和吸納,也可以說這是屠格涅夫在文學領域中留給後人的一大寶貴的藝術手法。
5 三位一體的表現手法,即把故事中的主人公、人物和以人物活動為背景和場所的大自然景色,與那位與作者形神合一的獵人始終結合在一起,讓讀者產生了身臨其境的藝術效果。
6 採用含蓄的手法來表現反對農奴制的這一重大主題,無論從文學藝術角度和社會效益方面都起到了“於無聲處聽驚雷”的效果。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是作者在揭露農奴主的醜惡嘴臉時,在敘述聲討農奴主殘害農奴的暴行時,沒有使用那些言辭激烈和激昂慷慨的語言,沒有採用鋒芒畢露、火力強大的表現手法,從而使這部名著得以在當時出版問世。否則不僅這部作品會被扼殺,就是屠格涅夫本人也會遭到更嚴重的迫害,甚至會遭到像十二月黨人那樣悲慘的遭遇。而且他已經寫過兩篇言辭激烈和火力較猛的作品:《食地獸》和《俄羅斯的德國人和改革者》,都被打入了冷宮,無法和當時的世人見面,因此也就未起到反對農奴制的作用。其二是把反對農奴制這個主題,用由點到面的方法表現出來。即前22篇是分篇發表的,每一篇猶如反對農奴制零散的槍聲,整個25篇匯集成冊發表,便形成了一個強大的火力網,這才引起沙皇政府的警覺,並把屠格涅夫流放到家鄉和監禁起來。其三是通過設“伏筆”的手法,埋下了一顆重磅炸彈——必須廢除農奴制。僅以他在《霍爾和卡里內奇》中與霍爾那段對話為例,作者問:“那你幹嗎不願意贖身呢?”霍爾答道:“霍爾要是成了自由入,那些不留鬍子的人(指大小官吏),就該來欺壓霍爾了。”屠格涅夫通過霍爾說出的這句含義極其深刻的話,也就是說,農奴即使花錢贖了身,仍然逃脫不掉農奴制的魔爪。從而啟示人們:農奴要想得到真正的自由,要想徹底的解放,只有打倒農奴主,廢除農奴制!這種方法從藝術上來說是含蓄的手法,而從與沙皇當局進行鬥爭的策略上來講,應該稱作隱蔽的手法,這不能不讓人嘆服屠格涅夫卓越超人的智慧和機智靈活的鬥爭策略。
我們再來談一談《獵人筆記》中那位和作者幾乎形神合一的獵人的特殊作用吧,他猶如一個遊歷在農村走鄉串戶和大自然懷抱中的“無冕之王”,運用上述各種高超的藝術技巧,從農村生活的第一線和大自然的懷抱中,發出了一篇又一篇他身臨其境、耳聞目睹的“採訪特寫”,講述了一個個農奴制度下所發生的悲慘故事,逼真地再現了俄羅斯美麗的大自然風光,再現了當時俄國社會各階層人物(農奴主、農奴、管家、事務所主任、小城貧困的醫生、哈姆萊特式的知識分子、命運可悲的小地主、活潑可愛的農家兒童……)的精神面貌、內心世界和生活風貌。這些“採訪特寫”使人感到非常真實可信,甚至達到了新聞報導的可信程度。這是從高超的藝術技巧方面講的,而從屠格涅夫與農奴制鬥爭的策略方面,這也是一種高超的鬥爭策略。儘管有人說屠格涅夫是一位傑出的獵人,這種說法恐怕有點欠妥,只能說屠格涅夫是一位酷愛打獵的高手。但是他打獵的目的不是大自然中的獵物,這一點在長達25篇的“遊獵隨筆”中看得很清楚,僅在《里果夫》中一片大池塘中打到了很多野鴨子,和在《來自美麗的梅恰河畔的卡西揚》中打到了一隻從橡樹林中飛出來的秧雞。我們還可以用屠格涅夫自己的話來證實,如他在《列別江市》中一開頭就寫道:“我親愛的讀者諸君,打獵的主要益處之一,您既然要打獵,就迫使您不得不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不斷地游來逛去的,這種活動對一個清閒自在之人可以愉悅身心。”他在《森林和草原》中又寫道:“背著獵槍帶著獵犬去遊獵,就其本身而論就是一件妙趣橫生之事。即或您生來就不迷戀打獵,但是您總該熱愛大自然吧,因而您也就不能不羨慕我們這些酷愛打獵之人了……”這些話足以證明,屠格涅夫打獵僅僅是一種愛好,也說明他不是一個純粹的獵人,只是打獵的愛好者。而且他打獵的目的不在於射獵大自然中的獵物,而是為了遊樂消遣(這在當時的俄國貴族中是一種很時尚的活動),是為了到大自然懷抱中去愉悅身心、陶冶情操。就其創作活動來說,打獵對他來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以獵人這個特殊身份作為通行證,到農村去尋找創作的題材,他那支獵槍(即他的筆)的槍口射獵的獵物是腐朽落後的農奴制。是的,屠格涅夫幾乎一生都以這個“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獵人身份,用獵人般銳利的目光去觀察、體驗和反映俄國現實生活的,他始終把那支神奇的妙筆深深地紮根於俄國的現實生活中。
屠格涅夫在《獵人筆記》中,在描寫美麗的大自然風光方面,所表現出的驚人的藝術才華、高超的藝術技巧所產生的巨大的藝術魅力,真可稱之為妙筆神工,令人驚嘆不已!因此,他所展示出的俄羅斯美麗的大自然風光畫卷,不僅給這部不朽的傳世傑作錦上添花,而且是這部著作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一個令人手不釋卷的亮點,在某種意義上說,是為烘托反對農奴制這個主題服務的。
屠格涅夫在《獵人筆記》中,就像一位傑出的導遊一樣,讓我們跟著他這位大自然的寵兒——“獵人”,一起徜徉和遊歷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而且一路之上還向我們作著精彩絕倫而又生動無比的解說。他運用驚人的藝術才華和高超的藝術技巧,把大自然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和一天裡的拂曉、清晨、中午、傍晚和夜間的各種景色和變化,把他所看到的各種色彩,把他所聽到的各種聲響,把他所聞到的各種芳香氣息,把他在大自然母親懷抱中所感受到的各種激情和靈感表現得淋漓盡致、活靈活現。他猶如一位技藝超群的美術大師,把陽光作為調色板,把一幅幅絢麗多姿的俄羅斯中部大自然美景呈現在我們的眼前。為什麼說他用陽光作為調色板呢?屠格涅夫在《森林和草原》的序詩中,說太陽從白雲中間傾瀉下來孕育生命的金色陽光……這句詩寫得太精彩了!是啊,大自然中的萬物,不管是顏色——色彩、聲響和芳香的氣息,都是隨著太陽給予的生命之光的變化而變化。瞬息萬變、千姿百態的美麗的大自然景色,便是太陽的光芒導演出來的一幅幅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的傑作!光有美麗的畫面和景色還不算,屠格涅夫那支鬼斧神工的妙筆,像揮舞的指揮棒一樣,演奏出蟲鳴、鳥啼、獸吼、畜叫、雷鳴、風吼、泉涌、浪卷的各種音響,構成了一支支雄渾悅耳的交響曲。更奇妙的是,他那支神奇的筆,還把花草樹木和泥土……的芳香也送進我們的鼻孔。屠格涅夫用他神奇之筆,把俄羅斯美麗的大自然景色寫得栩栩如生,如夢如幻,令人感到神清氣爽,心曠神怡,令人感到猶如步入了世外桃源或仙境之中,給人一種超凡入聖的感覺,使大自然景色達到了升華的境界!因此,不管我們是興趣盎然地閱讀,還是讀罷掩卷沉思,使我們都沉浸在對大自然的神馳遐想和無限嚮往的狀態之中,令人感到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會汲取到無窮的精神力量——生命的朝氣。大自然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使人的心靈升華,使人們更加迷戀大自然,更加熱愛大自然,更加愛護大自然!請看,這就是屠格涅夫在描寫大自然美麗風光時,所產生的巨大的藝術魅力,我們又怎么能不讚嘆他的妙筆神工呢!這也使我們確信,屠格涅夫本人如果沒有熱愛大自然、嚮往大自然、珍愛大自然的高尚情懷,是絕對寫不出如此感人至深、引人入勝的美麗的大自然風光的!
我們在讚嘆屠格涅夫這位藝術大師在描寫大自然景色時,觀察是那么精細,敘述是那么誘人,情感是那么濃烈,層次是那么分明,語言是那么準確的同時,還有一個驚人的發現,那就是他熱愛大自然、嚮往大自然、珍視大自然的情懷幻化為保護大自然生態環境的超前意識。在150多年前,作者就能有保護大自然的生態環境和人類生存環境的意識和想法,真不愧為一位先哲!例如《霍爾和卡里內奇》中的第一段,就闡述了人類的生存環境對人的精神面貌、氣質和生活方式等的巨大影響。他情不自禁地驚呼奧廖爾省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而且預言:“在奧廖爾省,僅存的那一點可憐兮兮的樹木和灌木叢,也必然會消失殆盡,就連沼澤地也會不復存在了!”在《來自美麗的梅恰河的卡西揚》中,他對於那種胡亂砍伐樹木的行為,也表現出無可奈何的哀傷。由此可以看出,屠格涅夫除了運用高超的藝術技巧之外,他是用自己對大自然全身心的愛和整個心靈來揮灑這部俄羅斯美麗的大自然風光的畫卷的。尤其令人感到意味深長的是,屠格涅夫把描寫大自然景色一年四季變化的一文《森林和草原》,作為這部作品的壓卷篇,又把春天放置到這篇文章的最後。這樣的安排真可謂匠心獨運,所產生的藝術效果也是獨特的。作者在描述到春天景色時,卻戛然止住,只用了簡短的一句祝福作為這部長達25篇特寫的《獵人筆記》的結尾,給人留下了無限的沉思和遐想。讀者在讀到這裡時,可能與這位文學大師產生同樣的沉思:這么美麗的大自然風光,卻籠罩在農奴制的陰影之下,有著勤勞質樸的美德、高尚情操和美好心靈的農奴——大自然的驕子,卻遭受到農奴主的凌辱和殘害,自然會產生對大自然春天的嚮往,對俄國社會制度的春天——推翻農奴制和解放受苦受難的農奴的春天的嚮往,從而啟示俄羅斯的人民大眾奮起抗爭,用鬥爭去迎接餓羅斯的春天!
因此,很多世界級的文學藝術大師對屠格涅夫在描寫大自然景色時,所展示出來的高超的藝術才華及其所產生的巨大的藝術魅力,都佩服得五體投地,自愧弗如。列夫·托爾斯泰在談到這個問題時曾說:“描寫大自然景色是屠格涅夫的特殊本領,致使後來的作家在這個方面望而卻步了……只要他寫上幾筆,大自然的景色就會發出撲鼻的芳香。”
請看,屠格涅夫就是以這個“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特殊的獵人身份,用自己獨創的屠格涅夫式的《獵人筆記》的形式,再運用自己絕妙而高超的藝術技巧,便完成了這部珠聯璧合的名著,產生了令國內外其他一些文學大師望塵莫及的巨大的藝術魅力。屠格涅夫就是以這部反對農奴制的《獵人筆記》一舉成名,完成了從浪漫主義到現實主義的過渡和跨越,從而成為俄國19世紀馳名於俄國文壇和世界文壇的現實主義大師。因此國內外很多文學藝術大師都尊稱屠格涅夫為現實主義派的領袖之一,赫爾岑、別林斯基和高爾基,都高度地評價了這部書,法國大作家莫泊桑和喬治·桑把他尊崇為自己的老師,俄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和高爾基也對他推崇備至,十分崇敬。
中國地質大學外國文學教授
田圍彬
2006年1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