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黑客

世界十大黑客

世界十大黑客指的是世界上比較頂尖的電腦高手,包括李納斯,沃茲尼克肯·湯普生等。黑客一詞來源於英文hacker,原指醉心於計算機技術,水平高超的電腦專家,尤其是程式設計人員,早期在美國的電腦界是帶有褒義的。但在媒體報導中,黑客一詞往往指那些“軟體駭客”(software cracker)。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十大黑客
  • 代表人物:李納斯,沃茲尼克,肯·湯普森等
  • 意思:世界上比較頂尖的電腦高手
  • 原來意思:水平高超的電腦專家
凱文,丹尼斯,李納斯,沃茲尼亞克,湯普森,理察,德拉浦,雷蒙德,卡普爾,莫里斯,

凱文

凱文·米特尼克(Kevin Mitnick)被稱為世界上“頭號電腦黑”。
其實他的技術也許並不是黑客中最好的,甚至相當多的黑客們都反感他,認為他是只會用攻擊、不懂技術的攻擊狂,但是其黑客經歷的傳奇性足以讓全世界為之震驚,也使得所有網路安全人員丟盡面子。
凱文·米特尼克(Kevin Mitnick)凱文·米特尼克(Kevin Mitnick)
主要成就:他是第一個在美國聯邦調查局“懸賞捉拿”海報上露面的黑客。15歲的米特尼克闖入了“北美空中防務指揮系統”的計算機主機內,他和另外一些朋友翻遍了美國指向前蘇聯及其盟國的所有核彈頭的數據資料,然後又悄無聲息地溜了出來。
這件事對美國軍方來說已成為一大醜聞,五角大樓對此一直保持沉默。事後,美國著名的軍事情報專家克賴頓曾說:“如果當時米特尼克將這些情報賣給克格勃,那么他至少可以得到50萬美元(大約310萬人民幣)的酬金。而美國則需花費數十億美元來重新部署。”
FBI甚至認為其過於危險,收買了米特尼克的一個最要好的朋友,誘使米特尼克再次攻擊網站,以便再次把他抓進去。結果——米特尼克竟上鉤了,但畢竟這位頭號黑客身手不凡,在打入了聯邦調查局的內部後,發現了他們設下的圈套,然後在追捕令發出前就逃離了。通過手中高超技術,米特尼克甚至在逃跑的過程中,還控制了當地的電腦系統,使得以知道關於追蹤他的一切資料。
他雖然只有十幾歲,但卻網路犯罪行為不斷,所以他被人稱為是“迷失在網路世界的小男孩”。
米特尼克的聖誕禮物來自聯邦通信管理局(FCC)。FCC決定,恢復米特尼克的業餘無線電執照。從13歲起,無線電就是米特尼克的愛好之一。他仍然用自製電台和朋友通話。他認為,正是這一愛好引發了他對計算機黑客這個行當的興趣。不過,這份執照恢復得也並不輕鬆,他必須交付高達1.6萬美元(大約9.9萬人民幣)的罰款。“這是世界上最貴的一份業餘無線電執照,米特尼克說,‘不過我仍然很高興。’”
巡遊五角大樓,登錄克里姆林宮,進出全球所有計算機系統,摧垮全球金融秩序和重建新的世界格局,誰也阻擋不了我們的進攻,我們才是世界的主宰。——凱文·米特尼克

丹尼斯

丹尼斯·利奇Dennis M Ritchie(又譯丹尼斯·里奇), C語言之父,Unix(一種多用戶的計算機作業系統)之父。生於1941年9月9日,哈佛大學數學博士。Dennis M. Ritchie 擔任朗訊科技公司貝爾實驗室 (原AT&T實驗室)下屬的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繫統軟體研究部的主任一職。1978年布瑞恩W. Kernighan和Dennis M. Ritchie出版了名著《C程式設計語言(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此書已翻譯成多種語言,成為C語言方面十分權威的教材之一。
Dennis M RitchieDennis M Ritchie
在里奇的成長曆程中,有兩個人對他的影響最大,一個是他父親,而另一個是他的好朋友,同為UNIX發明人的肯·湯普森。尤其是後者。有人問過丹尼斯,他的偶像是誰,不論在計算機領域還是其他領域?他說:我不過是在英雄薰陶下成長起來的。很顯然,對我職業生涯影響最大的人物是肯·湯普森。UNIX大部分是他的工作,同樣也是C語言的前輩,同樣Plan 9系統(來自貝爾實驗室的概念網路作業系統,定義為新型下一代作業系統)的大部分工作也是他做的。並且在這其間‘肯’做了第一個計算機象棋大師。
里奇生於1941年9月9日的紐約布朗克斯維爾,獲得學士學位並且獲得哈佛大學更高的學位,在那裡以肄業生資格學習物理,以研究生資格學習套用數學。也正是在這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改變了他一生的選擇。里奇這樣描述他的轉變,當他聽取一些非課程類的計算機講座後(大約1960年),開始對計算機著迷,並選擇了一學期正規(介紹性的)課程。第一部分是模擬計算機,後面是關於打孔卡片設備的,然後是關於真正的數字式計算機的,並為Univac I號機準備了一個程式。當時他是一個主修物理學的學生,但是更加著迷於計算機處理的理論和實際問題。因此,他的畢業論文大部分是理論方面的(遞歸函式的層次),但是也開始投入更大精力到實踐方面。作為助教為同一個介紹性課程的後續版本工作了三年——不過那時計算機已經成了IBM7049。
1968年獲得數學博士,而論文正是上面的《遞歸函式的層次》。
1967年加入貝爾實驗室,他的父親阿利斯泰爾·E·里奇在那裡有長時間的工作經歷,他的父親對電晶體電路類的東西很有研究,正是由於父親的影響,也使得他走上了科學研究之路。
不久後,加入了Multics項目(多路信息計算系統),那是由貝爾實驗室、麻省理工學院和通用電氣三家的合作項目。Ritchie負責多道處理機的BCPL語言和GE650的編譯器,它們都是屬於GECOS系統的。同樣的,他也寫了ALTRAN語言的代數編譯器,那是用於符號計算機的一種語言和系統。
貢獻
C語言和Unix
當有人問里奇為什麼使用他使用的方式開發了C語言的時候,里奇回答說“這樣做看上去很好”,他說任何人在同一地方、同一時間會像他那樣做的。但是其他許多人認為這只不過反映出了里奇的謙虛。C++的開發者和設計師、里奇在貝爾實驗室的同事比雅尼·史特勞斯特魯普說:“假如里奇決定在那十年里將他的精力花費在稀奇古怪的數學上,那么Unix將胎死腹中。”
丹尼斯.利奇和肯.湯普生丹尼斯.利奇和肯.湯普生
事實上,丹尼斯·里奇與肯·湯普遜兩人發展了C語言,同時發展了Unix作業系統,在電腦工業史上占有重要的席位。至今為止C語言在發展軟體和作業系統時依然是一個非常常用的電腦語言,它對許多現代的程式語言如C++、C#、Objective-C、Java和JavaScript擁有極大的影響。在作業系統方面Unix也具有極大的影響:今天市場上有許多不同的Unix方言如AIX、Solaris、Mac OS X和BSD等,以及與Unix非常相似的系統如Minix和非常普及的Linux作業系統。甚至其Microsoft Windows作業系統與Unix相競爭的微軟為他們的用戶和開發者提供了與Unix相容的工具和C語言編譯器。
里奇還參加發展了Unix和C語言的兩個後繼軟體:Plan 9和Inferno作業系統以及Limbo語言。兩者均是基於他以前的工作上發展的。
評價
C語言之父,UNIX之父
C語言是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可以說,C語言的誕生是現代程式語言革命的起點,是程式設計語言發展史中的一個里程碑。自C語言出現後,以C語言為根基的C++、Java和C#等面向對象語言相繼誕生,並在各自領域大獲成功。但今天C語言依舊在系統編程、嵌入式編程等領域占據著統治地位。C語言,這種最有效、最通用的程式語言,就是他開發的,而這還是他在做另一個項目時的副產品。Dennis Ritchie還和Ken Thompson一起開發了Unix作業系統,因此,他還是名副其實的UNIX之父。
人物印象
D M R先生的專業精神令人感動,近40年如一日,在他所從事的領域辛勤耕耘,而他的多項發明,包括C語言,Unix,也包括正在進行的Plan9,無論哪一項,在軟體發展史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他的偉大成就形成對照的是他的行事,態度低調,他的表達,像他的軟體一樣,簡潔生動而準確。
C++的成功,很大一部分也來自於C,是C語言的普及和深入,才有了後面的鳳凰涅槃,從另一個角度,在同另一語言大師Pascal之父Niklaus Wirth交流時,C++的名字也是源自C語言的利器,Wirth先生不無惋惜地表示,後來他開發的語言可惜沒叫Pascal2。

李納斯

Linux這部史詩發端於赫爾辛基。似乎天下的黑客都在為自己的生命創作源程式。李納斯也不例外,他的家就在離市中心不遠的Kalevagatan(與卡勒瓦拉很相近)大街。這是一個19世紀的建築與現代化平房交相呼應的地方。李納斯與妻子住在這裡。他的家很像是大學生的集體宿舍,樓梯下總放著一排排腳踏車。
李納斯·托瓦茲李納斯·托瓦茲
李納斯本人看起來就像一名學生,而不像博士。他中等身材,淺褐色頭髮,藍眼睛,目光透過鏡片直直地射向你,只有濃密的眉毛是黑色的,襯著一張孩子氣的臉龐。他的房間四周排列著許多書籍,裡面布滿了油畫和各種裝飾品,相當低廉的窗簾,兩把扶手椅之間掛著發乾的鱷魚皮,房間裡還有兩隻目空一切的貓和幾台計算機:三台PC,一台Power Mac,還有三台從DEC借來的基於Alpha晶片的微機。它們不起眼地布置在房間的角落中。另外一樣很有意思的東西不易察覺:那是一根將計算機連到的專線,由當地的一家ISP安裝並承擔費用,它是對這位Linux博士的象徵性獎勵。
主要成就:好像是談論夢想,又好像是“X檔案”中的一段情節。一個21歲的芬蘭大學生,在學生宿舍里寫了一個作業系統的核心--Linux,然後公布於眾,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程式設計師為之增補、修改和傳播,短短几年就擁有了1000多萬的用戶,成為了地球上成長最快的軟體。李納斯·托沃茲(Linus Torvalds),當今世界最著名的電腦程式員、黑客。Linux核心的發明人及該計畫的合作者。托瓦茲利用個人時間及器材創造出了這套當今全球最流行的作業系統核心之一。使自由軟體從產業思想運動演變成為市場商業運動,從此改變了軟體產業,乃至IT產業的面貌。

沃茲尼亞克

在矽谷,一個人要贏得好名聲遠比贏得大把的錢財要困難得多。因為財富是聲名鵲起的基本條件。而要贏得財富,就必須勾心鬥角、逐利而去。因此無論是蘋果的賈伯斯Oracle(甲骨文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企業級軟體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紅木灘)的埃里森還是英特爾的葛魯夫,都只能在當地獲得毀譽參半的名聲。但是,如果在矽谷還有唯一一位大家公認的“好人”,那么這個人肯定非沃茲莫屬。
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
這位當年的技術天才,淡泊名利,性格純樸,早早離開了熱鬧的中心。這也注定了他必然與計算機業沿著不同的路線,書寫各自的歷史。昔日的戰友賈伯斯又在叱吒風雲,而他則過著自己安靜的生活。

湯普森

不可思議的是,當初這個作業系統的誕生,並不是為了把它推向市場,甚至不是為了讓更多人使用,而僅僅是作者為了便於自己使用,而且初衷是為了自己更方便地玩遊戲。連Unix這個彆扭的名字,也是對早期一個名為Multics作業系統開玩笑的稱呼。在後來的獲獎答謝中,作者之一的丹尼斯·里奇坦然說:“我們的目的是為自己建立一個良好的計算機工作環境,當然也希望大家都能喜歡它”。
肯·湯普生肯·湯普生
然而,在這不經意間,奇蹟誕生了,再一次驗證了IT業的創新往往是興趣,而不是大把大把的金錢使然。經過10年的內部使用,於70年代中期開始。Unix第一次公之於世,就慢慢走向成功,震動整個計算機業。1969年開始工作時,里奇和湯普生根本沒有想過要掀起業界的狂熱,在1974年以前,他們甚至沒有發表過任何關於項目的訊息。而當Unix露面時,他們還驚奇於會引起如此大的興趣。他們並沒有積極推銷,大學、研究機構可以免費使用,而且還提供原始碼
主要成就:貝爾實驗室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工作組的創造力的推進劑。里奇和湯普森在1969年創造了UNIX,UNIX是小型機上的一個一流的開放作業系統,它能幫助用戶完成普通計算、文字處理、聯網,很快成為一個標準的語言。

理察

理察·馬修·斯托曼主要成就:老牌黑客。1971年,斯托曼在街上找到一份MIT的人工智慧實驗室的工作。當時他是哈佛大學的一名本科生。後來,斯托曼創立了自由軟體基金,打破了軟體是私有財產的概念。
理察·馬修·斯托曼理察·馬修·斯托曼
第一次接觸計算機:1969年在IBM紐約科學中心,時值16歲。自己獨特的黑客工具:在上世紀80年代,斯托曼不拿MIT的薪水但繼續在其中的一個辦公室工作。在那裡他創建了GNU組織--GNU是"GNU’s Not Unix"的縮寫。
鮮為人知的事實:曾獲得麥克阿瑟基金24萬美元(大約149萬人民幣)天才獎。

德拉浦

德拉浦發現了使用“嘎吱嘎吱船長”牌的麥片盒裡作為獎品的哨子向電話話筒吹聲可以免費打長途電話。Cap’n Crunch給幾代黑客引入了“盜用電話線路”打長途電話的輝煌思想。
約翰·德拉浦約翰·德拉浦
第一次接觸計算機:青少年時期,試圖使投幣式公用電話確信得到他的硬幣和接通他的電話。
自己獨特的工具:嘎吱嘎吱船長牌的麥片盒裡的玩具口哨,能夠產生2600赫茲的音調,這是讓電話系統開啟一個電話呼出的藍匣子(用這種裝置侵入電話系統),用戶就也可以免費地打長途電話。(隨後的奧斯卡梅耶韋納Oscar Meyer weiner口哨也曾一度獲得電話飛客們的青睞)

雷蒙德

任何一場革命或者運動都需要一個理論家,需要一份綱領性的文獻,起到真正的“畫龍點睛”的神效。除了架構極具思辨力和邏輯性的理論體系,更需要激發起人們對美好理想的嚮往,為同行者的士氣傳遞極具煽動性的烈焰。這場正在顛覆軟體業傳統商業模式的自由軟體運動也不例外。自由軟體精神領袖當然是理察·斯托爾曼(Richard Stallman),但他太超凡脫俗,而且,除了提出核心理念外,斯托爾曼缺乏著書立作的能力。這些局限,使得埃里克·雷蒙德(Eric S Raymond)脫穎而出,擔當了這個角色。如今,他已經成為開放原始碼運動(脫胎於自由軟體運動)和黑客文化的第一理論家,不可動搖。
埃里克·雷蒙德埃里克·雷蒙德
雷蒙德策略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一般認為,1998年Mozilla的發布主要歸功於他。大多數黑客和主流觀察家也同意,正是雷蒙將開放原始碼的理念成功地帶到了華爾街。但是也有批評他的聲音:有一些黑客認為他利用這些機會為自己打廣告,而他對理察·斯托曼和自由軟體基金會的理想主義所進行的批評,以及所採取的更務實、更符合市場口味的線路,也曾經在黑客社群里掀起了不小的政治對立。

卡普爾

1971年,卡普爾耶魯大學畢業。在校期間,他專修心理學、語言學以及計算機學科。也就是在這時他開始對計算機萌生興趣。他繼續到研究生院深造。20世紀60年代,退學是許多人的一個選擇。只靠知識的皮毛,你也能過日子。那些年裡,卡普爾1年可以掙1.2萬美元。他漫無目標地在遊蕩,正如他後來描繪自己這一時期的生活時所說,他成了一個“有知識的吉普賽人”。
米切爾·卡普爾米切爾·卡普爾
在80年代中期,卡普爾與蓋茨是美國軟體業的雙子星。1982年創辦Lotus公司,並擔任CEO。推出個人電腦“殺手級套用”軟體Lotus1-2-3,1985年,Lotus員工已達千人,是當時最大的獨立軟體公司。直到1988年4月,微軟才超過Lotus,成為頭號軟體公司。卡普爾發起創辦的電子邊疆基金會(EFF),維護黑客利益,被稱為是計算機業的美國公民自由協會(ACLU)。卡普爾也因此成為80年代和90年代最具影響力的計算機人物和黑客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卡普爾是矽谷黑客理念的真正體現:反對公司、不遵循主流精神、富有創造、崇尚出世。蓋茨則是現代黑客的體現,與卡普爾形成鮮明對照。蓋茨是反基督的肖像,功利性強,十分入世,追求利益,他的公司也以壓制自由而成功,出產醜陋、笨拙、純粹以商業驅動的產品。與他相比,卡普爾更是一位民間的英雄。而蓋茨則是主流社會的英雄。

莫里斯

羅伯特·塔潘-莫里斯(Robert Tappan Morris)莫里斯這位美國國家計算機安全中心(隸屬於美國國家安全局NSA)首席科學家的兒子,康奈爾大學的高材生,在1988年的第一次工作過程中戲劇性地散播出了網路蠕蟲病毒後,“Hacker”一詞開始在英語中被賦予了特定的含義。在此次的事故中成千上萬的電腦受到了影響,並導致了部分電腦崩潰。是他讓黑客真正變得“黑”。
羅伯特·莫里斯羅伯特·莫里斯
第一次接觸計算機:在家裡。莫里斯的父親曾從NSA把一台原始的神秘的密碼機器帶到家裡。它成為一家人的談資。
1988年冬天,正在康乃爾大學攻讀的莫里斯,把一個被稱為“蠕蟲”的電腦病毒送進了美國最大的電腦網路--網際網路。1988年11月2日下午5點,網際網路的管理人員首次發現網路有不明入侵者。它們仿佛是網路中的超級間諜,狡猾地不斷截取用戶口令等網路中的“機密檔案”,利用這些口令欺騙網路中的“哨兵”,長驅直入網際網路中的用戶電腦。入侵得手,立即反客為主,並閃電般地自我複製,搶占地盤。
當警方已偵破這一案件並認定莫里斯是闖下彌天大禍的“作者”時,紐約州法庭卻遲遲難以對他定罪。在當時,對製造電腦病毒事件這類行為定罪,還是世界性的難題。前蘇聯在1987年曾發生過汽車廠的電腦人員用病毒破壞生產線的事件,法庭只能用“流氓罪”草草了事。
1990年5月5日,紐約地方法庭根據羅伯特·莫里斯設計病毒程式,造成包括國家航空和航天局、軍事基地和主要大學的計算機停止運行的重大事故,判處莫里斯三年緩刑,罰款一萬美金,義務為新區服務400小時。莫里斯事件震驚了美國社會乃至整個世界。而比事件影響更大、更深遠的是:黑客從此真正變黑,黑客倫理失去約束,黑客傳統開始中斷。大眾對黑客的印象永遠不可能恢復。而且,計算機病毒從此步入主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