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下的R&D項目評價與決策

《不確定下的R&D項目評價與決策》是李志偉著的博士論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確定下的R&D項目評價與決策
  • 外文名:Valuation and decision of R&D projects under uncertainty : real R&D option model and its numerical analysis
  • 類別:博士論文 
  • 作者:李志偉
  • 發布時間:2007 
  • 副題名:R&D實物期權模型及其數值分析
  • 導師:傅元略指導
  • 學科專業:會計學
  • 學位級別:博士論文
  • 學位授予單位:廈門大學
  • 學位授予時間:2007
  • 關鍵字:企業管理 研究與開發 項目評價 期權
  • 館藏號:F273.1
  • 館藏目錄:2009\F273.1\13 
中文摘要
研究與開發(R&D)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但是如何對R&D項目進行評價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難題。傳統的現金流折現(DCF)方法由於沒有考慮決策靈活性的價值,不適用於不確定性很大的R&D項目的評估。本文結合了實物期權理論與博弈論,建立了一套有效的R&D項目評價與決策的模型,並利用蒙特卡羅模擬方法,對模型進行數值求解和數據分析。 本文從單企業和多企業博弈兩個角度去考慮R&D項目的評價與決策。在單企業的模型中,本文充分考慮了R&D項目的特點(包括高風險性、多階段性、可擴展性、產品生命周期特性等),並結合R&D項目進入、放棄、擴展等決策,使得所構建的模型更貼近實際。與期權理論一致,不確定性的增大將提高R&D項目的價值;在多階段的模型中,不同階段參數的變化對R&D項目的影響不同,對項目各個階段的先後順序進行合理安排將提高項目價值;項目的可擴展性將給項目帶來額外的擴展期權,並大大提高項目的價值,當然項目也不應無限制的擴張,存在著一個最優的擴張規模;而當產品的生命周期特性明顯時,轉折點的到來會對項目的價值產生重大的影響。 基於上述的研究成果,本文將模型拓展成R&D企業之間的競爭、模仿以及合作的博弈模型,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最優的博弈策略。模擬的結果證明:(1)在競爭條件下,競爭雙方的價值合計小於壟斷下的價值,但項目成功完成的機率大大提升;而各參數變動會對競爭對手產生反影響。(2)在模仿條件下,雙方項目價值合計雖然比競爭時高,但卻是以損害項目成功完成機率為代價;領先者的參數發生有利變化時,將帶動模仿者的價值提升;而模仿者的參數發生有利變化,將大大損害領先者的利益。(3)在博弈策略的選擇上,當雙方實力相當時,雙方為了爭當領先者而展開激烈競爭;而當雙方實力相差懸殊時,則更可能出現“領先—模仿”的均衡;當然,如果雙方之間能夠進行合作,只要磨合成本不是太高,合作總是可以帶來更多的價值。 在模型構建上,本文做了必要的改進,這些改進使得模型更加符合實際。在單企業的模型中,本文對投資成本的過程進行分解,以反映各階段投資成本變化過程的差異;對現金流的過程進行分解,以反映生命周期各階段需求的變化;對盈利模式的重新設計,以反映項目的可擴展性。在多企業博弈模型中,本文引入了邊際成本率,以反映參與博弈企業競爭實力的差異;引入了溢出效應,以反映模仿的難易程度;引入了磨合成本,以反映合作過程中發生的額外成本。 在R&D實物期權模型的求解上,本文將LSM算法(最小二乘蒙特卡羅法)與EAV算法(擴展的對偶變數法)相結合,對模型進行數值求解,解決了本文數學模型難以求出解析解的難題。這種方法相對簡便,而且精確度較高,有利於模型在實際套用中推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