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寺

不二寺

不二寺位於陽曲縣黃寨鎮首邑路社區首邑西路74號。原位於黃寨鎮小直峪村,1987年遷建於現址。不二寺,又稱不二禪院,據脊檁及碑文記載,建於北漢乾祐九年(956),宋鹹豐六年(1003)重修,金明昌六年(1195)再修,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現僅存三聖殿,金代建築風格,占地面積184.19平方米。單檐懸山頂,出檐有廊,殿前檐置五鋪作斗拱。

殿內釋迦牟尼、弟子、菩薩等泥塑9尊,為金代遺作,兩側山牆存精美壁畫,為明代作品。現存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 )敕賜不二禪院碑一通。

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不二寺
  • 所屬年代:金
  • 地址陽曲縣城首邑西路74號
  • 文保等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六批)
寺名由來,歷史沿革,文物現狀,三聖殿,大雄寶殿,東西配殿,附屬文物,藝術價值,佛殿,壁畫,

寺名由來

寺名“不二”源於佛語,意為凡能悟入“一實平等之理”者,謂之“入不二法門”。不二寺的創建者把寺喻為門,寓意為佛教信徒由此門(寺)而入,就能達到不二境界。因該寺為佛教中的禪宗派別,故又稱不二禪院。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陽曲縣城首邑西路74號。原位於陽曲縣北留鄉小直峪村,1989年將三聖殿遷現址。不二寺始建於北漢乾祐九年(956年),現存為金明昌六年(1195年)建築,歷代均有修葺。坐北朝南,面闊、進深各三間,平面近正方形,單檐懸山頂,出檐平緩並置五鋪作斗拱七朵。
三聖殿三聖殿

歷史沿革

據1724年(清雍正二年)碑文記載,寺“創自金明昌六年(1195年),重修於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是太原市已知的除晉祠聖母殿(北宋天聖元年,即1023年)和獻殿(金大定八年,即1168年)外的第三座古老建築。但在1986年遷建時拆出梁架題記,有“大漢乾祐九年,都維那宋會、徐德經建”字樣。大漢(即北漢)乾祐九年,即公元956年,據此,則這一建築又早於晉祠聖母殿67年。不過在宋初遭毀重建,金明昌六年(1195年)大修。後雖經元、明、清各代都做過不同程度的維修,但依然保持了金元時代的風格,並繼承了宋代的一些營造手法,成為太原市古建築中的珍貴實例。
不二寺由於長期受自然的侵蝕和人為的破壞,僅存三聖殿和兩座墓塔孤立於農田中。經現場考察,三聖殿殘破嚴重,殿頂塌陷漏雨,正脊、垂脊已不完整,前檐、飛檐已毀,檐椽頭腐爛,地基不同程度下陷,牆體分裂,木構件傾斜,直接威脅著殿內的塑像和壁畫。東側3米處又是一條百米深的溝壑,時刻有倒向溝間的危險。為搶救這一古蹟,1986年起有關部門對它作了實測和搬遷設計方案以及新址征地等事宜,1987年將正殿遷入陽曲縣城西南、大運公路東側,安置在占地10畝的新址中軸線後部,周以圍牆圈起,並以此為主,籌建陽曲縣博物館。

文物現狀

三聖殿

現存三聖殿為金代遺作,三聖殿青石台基,長13.1米,寬14.06米,高0.76米,其上建築主體長11.33米,寬12.46米,高10.65米,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前檐設廊,殿內梁架為四椽栿對前乳栿通檐用三柱。前檐下斗栱五鋪作單抄單下昂,重栱計心造,里跳五鋪作雙抄,柱頭及補間鋪作各一朵。補間斗栱施真昂,後尾挑至平榑以下,是早期史籍上記載的“扶壁拱”的實物例證,太原僅此一例。平樑上施雙層叉手,更為別處所罕見。前檐當心間設板門,兩次間為直欞窗。殿內佛台正中塑華嚴三聖等像9尊,為金代遺作,主尊釋跏牟尼,結跏趺坐於須彌座上,背光精美。文殊居右,普賢居左,為他處少見。殿內東山牆繪有東方三聖、十二神像和舞獅圖,西山牆繪有西方三聖、十六羅漢和禮佛圖,廊牆、檐牆繪力士、侍女等內容壁畫,總計137平方米,為明代作品。

大雄寶殿

2005年,於三聖殿殿前14米處復建大雄寶殿,大殿坐北朝南,面闊七間,進深11架檁,單檐歇山屋頂,為明清代建築風格。台基長34.85米,寬20.96米,高1.19米,大殿主體長31.75米,寬17.86米,高15.22米,殿內兩山施以懸塑,羅漢菩薩莊嚴肅穆,是為西方極樂,殿內正中為三世佛,兩側肅立普賢文殊,最高為7.5米。

東西配殿

2016年,於三聖殿東西兩邊復建東西耳房,東西配殿,東配殿為觀音殿,西配殿為地藏殿。

附屬文物

不二寺在原址存元代祖師塔1座,而在現址存明代幢式塔1座,碑9通,其中金、元記事碑各1通,清記事碑5通。另有從他處移至寺內明碑1通,昭和十五年(1939)碑1通。
據現存碑刻記載,不二寺除三聖殿外,還有樂台、山門殿、天王殿、鐘鼓樓、東西配殿和僧房等建築。寺西南又有一座建於元代的八角五層密檐磚塔和建於明代的石塔、石幢等。寺內外遍植棗樹和榆樹,林木陰翳,是陽曲縣著名的大叢林。

藝術價值

不二寺的價值在於它的建築、彩塑和壁畫藝術。
正殿面闊、進深各三間,平面略呈方形,前檐有廊,下承青石台基,上建懸山式殿頂,舉架平穩,上覆筒瓦素脊,又以青磚紅牆為基調,間以紫紅立柱,栗色梁架,不加裝飾,形成典雅純正、素靜清幽的早期建築風格。建築結構施用傳統的柱網抬梁式框架,梁架採用宋代《營造法式》中的六架椽做法,外檐用未經加工過的榆木為檐柱,向外側角與外牆收分相配合,增強穩定性。前檐設廊,進深一間,廊柱側腳升起,使殿角上翹,造型舒展。梁枋結構全部採用大斗、令拱和短替,殿內不設天花板。斗拱是中國高等級宗教建築的特定標誌。它的外檐用五鋪作重拱出單抄單下昂,里轉五鋪作重拱出二抄,重拱計公造。又加一攢補間真昂,使檐部內外重量得到平衡,是槓桿原理的巧妙運用。在正心枋上雕出橫拱二層,俗稱“隱刻斗拱”,虛實結合,是早期史籍上記載的“扶壁拱”的實物例證,太原市僅此一例。殿內梁架為金代形制,駝峰托腳皆備。平樑上雙層叉手,為他處所未見。這座建築為研究宋金時代的古建築提供了範例,具有重大的科學研究價值。

佛殿

匠師們根據佛殿的有限空間,巧妙地把彩塑、壁畫與佛台、山牆有機地結合起來,塑造了佛的三個世界的整體。塑像是裟婆世界的華嚴三聖,所以此殿也叫三聖殿。主尊釋迦牟尼佛,高4.5米,為諸像的核心。左迦葉尊者,右阿彌陀尊者,儀態各異,慈祥莊嚴。兩側脅侍菩薩左普賢、右文殊,相對微側,視線各向主尊,戴花冠,披羅巾,佩瓔珞,著裙褲,婀娜多姿,飄逸灑脫。座下的白象、獅子,秉性雖不同,卻和諧自然。牆側為金剛塑像,虎背熊腰,全身披掛,在祥和恬靜的佛像中,顯現出一股威嚴之氣。侍女塑像,肌膚豐潤,面帶苦笑,上身右傾,臀部左扭,裸露的上身滿佩瓔珞珠璣,左肩斜披紅色胸帶,掩蓋了豐滿的胸部;右肩綠色飄帶隨右手下垂後翻到左側垂至足下;一條腰間絲巾,纏在裸露的腹下,勒出條條腹肌,與貫穿上下的飄帶配合,起著靜中求動的效果。

壁畫

殿內東西山牆上繪有壁畫,每壁畫面分上、中、下三層,以雲層既相分隔,又相銜接,使整個畫面達到和諧統一。上層繪彩雲間的“飛天”,表示佛國的天堂情景。東牆中層繪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左右為日光、月光菩薩,上有華蓋、頭光,合稱“東方三聖”。西牆中層繪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左右為大勢至、觀世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壁畫下層繪金剛、羅漢,突出世俗化的特徵,最為精彩。東牆下層,是佛的護衛神,稱“十二藥叉大將”,代表八萬四千藥叉,表示除八萬四千煩惱,成八萬四千菩提。在構圖上分左右兩組,每組六神,中間安插了一組獅子舞以娛神。西壁下層則繪十六羅漢,分為二組,每組八尊(北側八尊系清代補塑)。中間稍低部位繪一組長卷《禮佛圖》,表現了一位剛登基不久的皇帝,在宮人們的執爐、點香等活動中,為祈禱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在佛前進行禮佛活動的情景,與東牆的《樂神圖》相呼應。
壁畫壁畫
2006年5月25日,不二寺作為金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