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金廠鄉

下金廠鄉

下金廠鄉為麻栗坡縣轄鄉。1950年設金廠鄉,1971年建公社,1984年改區,1988年改為下金廠鄉。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2公里,面積132平方千米。有(麻)八(布)公路過境。農產玉米、稻穀、豆類,林產有油桐、棕片等,特產草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下金廠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雲南省麻栗坡縣
  • 電話區號:0876
  • 地理位置: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境東北部
  • 面積:132平方千米 
  • 人口:11587(2017年) 
  • 車牌代碼:雲H
鄉鎮概況,農村經濟,人口衛生,基礎設施,文化教育,新農村建設,發展思路,特色產業,農業產業化,資源環境,農村市場,地圖信息,

鄉鎮概況

下金廠鄉東接八布鄉,東南與越南官壩縣接壤,西南鄰麻栗鎮,西北靠西疇柏林鄉。鄉人民政府位於下金廠村委會所在地,距省會昆明435公里,距州府文山106公里,轄6個村民委員會和96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苗、瑤、壯等民族,全村有耕地面積14806畝。
民居狀況民居狀況

農村經濟

全鄉共有2647戶,11587(2017年),其中少數民族人口2488人。全鄉經濟來源主要有種養殖業、勞務收入等。全
鄉有耕地面積14759畝,人均耕地1.3畝;2007年糧食總產量3408噸,人均有糧254公斤,實現農業總產值2300萬元,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2566萬元,人均純收入1476元;邊境貿易進出口總額2000萬元。 2006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228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35元,完成糧食總產量332萬噸,農民人均產糧295公斤,人均有244公斤。

人口衛生

2017年,常住人口11587人,農戶數2630戶,農業人口 11264人,少數民族2404人,其中少數民族以苗族居多。 通過廣泛宣傳,將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及農村合作醫療等黨在農村的政策宣傳到戶,經動員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人數9998人,參合率達88.78%;享受低保人數410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25人;五保供養人數140人。
種植業種植業
下金廠鄉所在地共有1所醫院。各村委會建有6家鄉村衛生室,可以解決村委會農民民眾看病難的問題。

基礎設施

2006年全鄉通自來水的農戶數有2375戶,占總戶數2630戶的90.3%,通電農戶數為2630戶,通路的自然 村74個,占96個自然村77.1%;53個自然村實施了村內道路硬化,占55.2%;建設科技文化活動室及娛樂為一體的公共設施13個,占13.54%;有公廁的自然村12個,占12.5 %;建有沼氣池919口,普及率達34.9%;建有小水窖74口,全鄉水利化程度達15.2%。建有村組地面衛星接收站1865座,電視普及率達68.82%,電話交換機總容量750門,電話機用戶459戶,電話普及率達17.45%,行動電話通訊覆蓋率達21.7%,年末有行動電話622部。
沼氣使用沼氣使用

文化教育

下金廠鄉2006年末有農村初級中學1所,完小7所,初小14所,教學點22個。在校學生1-6年級912人,7-9年級377人。
有文化站1個,職工3人。主要職責是文化事業的推廣,全鄉共有11個村文藝隊。

新農村建設

2003年以來,下金廠鄉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州、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深入開展小康示範村、溫飽示範村建設,改善了農村基礎設施和村容村貌現狀。截止2007年,建設小康示範村、溫飽示範村共9個,2007年在建的有3個。

發展思路

下金廠鄉的經濟發展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緊緊圍繞突出一個主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依託一個優勢(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抓住三個重點(扶貧開發、勞務輸出、種養殖業),實現三個目標(生態鄉、和諧鄉、旅遊鄉)”的“1133”戰略定位,按照“打基礎、調結構、提速度、抓質量”的工作思路,重點要在“最佳化產業富民、開發資源強鄉、引進投資活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特色產業

下金廠鄉位於麻栗坡縣東北部,距麻栗坡縣城25公里,東接八布鄉,南面和西南面與麻栗鎮為鄰,西北與
西疇縣柏林鄉相連,東南與越南官壩縣接壤,國境線長13.8公里。全鄉轄6個村民委員會96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壯、苗、瑤等民族,是少數民族集居鄉。地形以山區為主,高寒山地氣候,轄區內森林資源豐富,全鄉森林覆蓋率達42.3%,居全縣之首,獨特的自然資源造就了本鄉特有的產業結構。長久以來,轄區內村民有栽種草果的歷史和習慣,鄉內草果種植面積12000餘畝,主要分布在金廠、雲嶺村委會,對產業結構調整和村民的經濟收入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本鄉的草果栽培均採用傳統的栽種和管理技術,對農藥的依賴小,採收過後都採取傳統的草果烘烤房進行加工,是純天然、綠色、無公害的產品。
黑籽南瓜黑籽南瓜
同時由於中寨村委會地處高寒山區,日夜溫差大,適宜溫涼水果的生長,現中寨村委會主要發展優質黃花梨1500餘畝,並計畫加大種植面積,本村的黃花梨品質和口感均極佳,並大量出售於本縣內,且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對調節傳統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積極作用。

農業產業化

該鄉通過大力實施基礎設施項目的規劃建設,農業產業結構最佳化調整,促進和拉動二、三產業的發展。具體布局為:一是在中寨村委會建立優質黃花梨、米線瓜種植基地並帶動冷藏保鮮及加工工業的發展;二是在大壩村委會田壩、中壩、坪上、和坪等村建立柿子種植基地,帶動天生橋、太平莊溶洞旅遊業的發展;三是在六個村委會大力推廣黃牛凍精改良技術,加大畜禽品種改良和科技示範推廣力度,使畜牧業真正成為農民民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支柱產業;四是引進資金、技術和人才開發大壩的礦產資源,帶動採選、冶煉等工業的發展;五是在雲嶺、下金廠村委會建成草果生產基地並進行深加工;六是全面開發中寨乾壩子、觀景台、下金廠村奇風洞、燕子洞、大壩村委會原縣政府遺址、天生橋、太平莊溶洞等旅遊資源,建成精品旅遊線路,以此帶動餐飲、住宿及服務業的全面發展。

資源環境

全鄉國土面積132平方千米。有耕地面積14806畝,地形以山區為主,高寒山地氣候,境內糧食主產玉米水稻等,主要經濟作物有草果、梨等;礦產資源種類繁多,其中鐵、鋅等種類,以鐵礦儲藏量大,儲藏量達3000萬噸。
鄉內森林覆蓋率達42.2%,其中用材林主要有杉木,經濟林主要有核桃、黃花梨等,生態林主要有冬瓜樹、松樹、麻栗樹等。

農村市場

麻栗坡縣下金廠鄉市場繁榮,每周一個街天,主要是趕轉轉街,即每六天一個街天。市場上商品豐富,滿足了民眾的日常生活需求.主要有各種農特產品出售,如:糧食、水果、蔬菜及各種農需物資和生活用品,且民眾趕集方便,全鄉各村委會的民眾均可以較方便的乘車參與商品交換活動,極大的繁榮了本鄉的市場經濟。
該鄉集市上還出售各種本鄉土特產,主要有:草果黑籽南瓜黃花梨等。

地圖信息

地址: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縣H四五縣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