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符橋鎮

下符橋鎮

下符橋鎮位於霍山縣北部,距縣城12公里,與六安市裕安區接壤,素有“霍山北大門”之稱。鎮轄17個村、182個村民組,人口2.1萬,總面積70.2平方公里。境內山川秀麗,有著豐富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現存文化遺蹟有大龍台遺址、宋代窯址、摩崖石刻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下符橋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霍山縣
  • 下轄地區:轄17個村
  • 電話區號:0564
  • 郵政區碼:237200
  • 面積:70.2平方公里
  • 人口:2.1萬人
  • 方言:江淮方言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火車站:六安站
  • 車牌代碼:皖N
地理環境,優勢特色,人文歷史,經濟建設,基礎設施,古蹟遺存,人口數據,

地理環境

該鎮位於霍山縣北部,素有“霍山北大門”之稱。擁有下符橋、三尖鋪兩座小集鎮,集鎮功能齊全,商貿流通發達。
下符橋鎮地理位置下符橋鎮地理位置
下符橋鎮素有“霍山北大門”之稱,105國道穿境而過,距寧西鐵路六安站25公里, 全鎮總面積70.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4萬畝,轄17個村,18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9萬人。區位優勢突出。境內地勢較平坦,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在15 ℃左右。
擁有下符橋、三尖鋪兩座小集鎮,集鎮總人口4300人。其中下符橋集鎮為全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街道總長2030米,電力、郵電、金融、衛生等設施完善,市政功能配套,有鄉鎮企業十多家,商業服務網點60餘個,高級職業中學1所,中心國小1所。
改革開放以來,下符橋鎮立足鎮情,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堅持“工業富鎮、開放活鎮、生態立鎮、能人興鎮”戰略,堅定不移地推進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初步形成了優勢突出的優質糧油、白鵝、板栗、蔬菜、園竹、蓮藕、東棗、葛芋、獼猴桃、苗圃、肉鴿等產業化基地,全鎮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2003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6億元,工業總產值1.9億元,農業總產值7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60元,各項經濟指標居霍山縣前列。為全市“六個好”先進鄉鎮,勞務輸出先進鄉鎮,全國民眾體育先進鄉鎮,擁有全國百佳宣傳文化活動中心和全國百佳計生服務所稱號。
下符橋鎮擁有石材、河沙、螢石、園竹等豐富的自然資源,板栗、東棗、葛芋、獼猴桃等種植基地初具規模,優質稻穀、鮮藕、白鵝等年產量大。這裡還有省級文物宋代窯址、縣級文物摩崖石刻、大壠台遺址等眾多的名勝古蹟,另外老皇寺農業觀光等旅遊項目正等待開發。
該鎮環境優美。鎮內東西寬約6公里,南北長12公里,位於東經116″21′、北緯31″14′,屬山地丘陵地貌,黃棕壤,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常年盛行東風,年平均氣溫13-15度,無霜期230天左右,年降雨量1300-1500毫米,氣候宜人。境內有東淠河、熊家河兩條主幹流。擁有6座小II型水庫,42口大山塘。淠源渠主渠鎮內總長7千多米,連線6條支渠長約1700千米,大小排灌站6座。
下符橋鎮下符橋鎮

優勢特色

區位獨特:下符橋鎮距縣城12公里,寧西鐵路六安站25公里,六潛高速、105國道穿境而過。西臨東淠河、南連衡山鎮、東接但家廟、北與裕安區青山接壤,全鎮總面積70.2平方公里,轄6個村,182個村民組,總人口21209人。擁有下符橋、三尖鋪兩座小集鎮,集鎮功能齊全,商貿流通發達。
資源豐富:境內山川秀麗,有著豐富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現存文化遺蹟有大龍台遺址、宋代窯址、摩崖石刻等。主要旅遊景點有通光山、團山寨、老皇寺、水口寺、聖人山、筆架山、石神廟等10處,革命舊址3處。農副產品資源豐富。全鎮耕地總面積2.5萬畝,森林覆蓋率31.8%,是霍山縣重要的優質糧油生產基地。板栗、葛芋、西瓜、園竹、蓮耦、彌猴桃、白鵝、肉鴿、土雞、麻鴨、生豬等產業初具雛形,基本實現規模發展。

人文歷史

下符橋鎮位於縣城東北約13公里,春秋時楚灊邑,也稱下埠口,《光緒霍山縣誌》載:“古城有二,一在東北下埠口,一在西關外即古縣”,春秋時原皋陶的小兒子英伯仲甄六國的屬地,周襄王三十年(公元前622年),楚稷王滅六、蓼等國後,置為灊邑。《左傳》昭公二十七年,吳因楚喪,圍灊是也。杜預《左傳》注,灊“楚邑,在廬江六縣西南。”《光緒霍山縣誌》載:“爾通志淠水廢縣在今縣東北即下埠口,今名下埠橋,距今治二十里,相傳有古城址,或疑即春秋吳所伐之灊也”。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六.南直八》篇:“古城,縣東北三十里。春秋時楚之灊邑。《左傳》昭公二十七年,吳子因楚喪,使公子掩餘,公子燭庸伐楚,圍灊。又三十一年,吳人侵灊、六,楚沈尹戍帥師救灊,吳師還,楚遷灊於南岡,是也。漢置灊縣,屬廬江郡。後漢及晉因之。劉宋為廬江郡治。齊屬廬江郡。梁亦為廬江郡治,並置霍州。東魏因之。高齊時,州縣俱廢。”隋文帝開皇元年,改北沛郡新蔡縣為淠水縣,廢岳安郡,改岳安縣為霍山縣。唐高祖武德四年,以霍山、應城、潛城三縣置霍州,廢淠水縣設開化縣。據司馬遷《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第一》記載:“十二年冬,楚平王卒。十三年春,吳欲因楚喪而伐之,使公子蓋餘、燭庸以兵圍楚之六、灊。使季札於晉,以觀諸侯之變。楚發兵絕吳兵後,吳兵不得還”。公元前五一四年(楚昭王二年),吳王僚趁楚平王駕崩,楚國國內局勢動盪之機,派兵攻打楚國。派弟弟公子掩余和公子燭庸率軍包圍楚國的六邑、灊邑,結果吳軍的後路被楚軍切斷,進退兩難,僵持不下。就在這時公子光聽從伍子胥的安排,派專諸在宴請吳王僚的宴席上,刺殺了吳王僚,公子光當了吳國的大王,就是吳王闔閭。這就是歷史上的專諸刺王僚。
下符橋,古稱踏鼓川,南北朝酈道元《水經注》載:“沘水出廬江灊縣西南,霍山東北,灊者,山、水名也。《開山圖》灊山圍繞大山為霍山。郭景純曰:灊水出焉。縣即其稱矣。《春秋》昭公二十七年,吳因楚喪,圍灊是也。《地理志》曰:沘水出灊山,不言霍山,沘,字或作淠。淠水又東北徑博安縣,泄水出焉。東北過六縣東,淠水東北,右會蹹鼓川水,水出東南蹹鼓川,西北流,左注淠水。”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卷三十二》:“淠水東北,右會蹹鼓川水,水出東南蹹鼓川,朱脫鼓字,戴、趙增。會貞按:當作水出東南蹹鼓山,《隋志》,開化有蹋鼓山,蹋、蹹通。山當在今六安州東南。”因山頂有巨石如鼓,故名踏鼓山,今名通光山,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六.南直八》:“又通光山,在縣東北十里,道出六安。”山下有古道連線霍山與六安青山。
“下符橋”一名根據縣誌記載、推斷,起源於明朝,清光緒《霍山縣誌》記,元至正年,富民洪氏得金於此,因以造橋。明弘治年間,知縣吳霖承廬守馬檄再造新橋,名淮西第一橋。據當地老人說,此橋設定有符(迷信),“下符橋”就是因此而得名,解放前105國道沒有修建,霍山居民所購賣的物資大部分通過兩條途徑運往霍山,一是沿東淠河用船隻運輸,另一方面就是人工從六安擔運,而下符橋鎮是必經之地,因此說,解放以前這裡水陸交通方便,過往行人多,經濟發展相對領先。
解放初,該鎮有老街和小街之分,兩街通過下符橋連線,老街長約500米,小街長約100米,較有名氣的商店有黃開成店(並開設茶行)、吳家鈺店、王道三店(除經營外,還兼郵政代辦所業務)、姜和興店、劉永傑店(除經營百貨外還經營糧食),飯店旅社有四家,分別是吳家璋、吳國仕、吳慶貴、還有一家姓張的旅店。藥鋪有四家,分別是張青山、沈清岩、趙佩芬、王際葉。新中國成立以後,先後建設一千多間平房,形成半邊街,2000年以後,逐漸發展起另一邊建築,並沿105國道進行沿伸,這裡曾是下符區委會所在地,撤區並鄉後是下符橋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下符橋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
熊家河風光熊家河風光

經濟建設

下符鎮立足鎮情,堅持“開放活鎮、能人興鎮、生態立鎮、工業富鎮”的發展戰略,不斷加快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已初步建立起優質糧油、白鵝、板栗、蔬菜、園竹、蓮藕、東棗、葛芋、獼猴桃、肉鴿等產業化生產基地;同時努力擴大招商引資,不斷最佳化投資環境,通過落實優惠政策,設立招商引資獎勵基金,搞好跟蹤服務,不斷建立了一大批鄉鎮民營企業,促進了工業經濟的快速增長;各項經濟指標越居全縣前列。
下符橋鎮招商引資取得明顯成效。招商引資契約利用外資9200萬元,已到位資金480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3490萬元。在招商引資項目中,新建項目6個,分別是萬家好節能燈毛管生產項目、聚乙烯管材生產項目、天宇混凝土有限公司、億民節能燈項目、明發輕鋼龍骨項目、石斛產業化基地項目,其中2個項目已建成投產,其餘4個項目正在建設中,有望全部投產;續建項目2個,分別是金德建材10萬m3異型混凝土保濕砌磚項目和永祥建材10萬立方米加氣保濕砌磚項目,完成總投資1400萬元;線索項目2個,石英石開發項目和飛宇公司鋼構目。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下符橋鎮城鎮化建設的進程,下符橋、三尖鋪兩個集鎮日漸變得更加靚麗和繁榮,這裡交通、通訊、水電、金融等設施完善,市政功能配套齊全,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已被評為全市“六個好”先進鄉鎮、勞務輸出先進鄉鎮和全國民眾體育先進鄉鎮。

基礎設施

擁有下符橋、三尖鋪兩座小集鎮。截止至2008年底有鄉鎮企業十多家,商業服務網點60餘個,高級職業中學1所,中心國小1所。

古蹟遺存

境內山川秀麗,有著豐富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存有文化遺蹟大龍台遺址、宋代窯址、摩崖石刻等。主要旅遊景點有通光山、團山寨、老皇寺、水口寺、聖人山、筆架山、石神廟等1 0處,革命舊址3處。
下符橋鎮位於聞名遐爾的佛子嶺水庫下游,橫排頭水利樞紐工程上游,素有“霍山北大門”之稱,歷史悠久,商周時代的古村落遺址大壠台、北宋窯遺址和明朝摩崖石刻就座落在境內。通光山、老皇寺自然風光獨特,並有著動人歷史故事和優美的傳說。
通光山,又名踏鼓山或蹹鼓山,踏與蹹古字相通,在今下符橋鎮之南。下符橋古名踏鼓川即來於此山。酈道元《水經注》:”淠水東北,右會蹹鼓川水,水出東南蹹鼓川”。山下舊有古道通霍山縣城,山頂有巨石相鄰,一字排開,《光緒霍山縣誌》:“通光山,邑東北十五里,山上有石竅通光如月,又有二石相併瘦影竭竮,中間如削,土人謂之相思石,知縣潘際雲詩:石婦無言臨蜀道,望夫有恨立江湄。風風雨雨常相守, 看盡人間多別離。”又《光緒霍山縣誌》記載:“香爐石,縣東北十五里通光山脊,有石上豐下殺形如香爐”。香爐石與相思石都指通光山頂的巨石,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六.南直八》:“又通光山,在縣東北十里,道出六安”。
古道,從下符橋老街出來,經過淮西第一橋舊址,穿過原小街,渡過熊家河,一直往南,經過原準提庵,一直走,路過通光山腳下,進入秦沖,沿著牛客墳,翻過十里舖、大明堂、牌坊沖、二道河,就到了霍山古城的東大街,這條道路在六佛公路未修之前,一直是六安通霍山的交通要道,明清時官道。
下符橋古烽火台,今已毀。舊址原在朱家莊南面的山坡上,在憶民節能公司的南面50米處,2016年淠河治理中,為了修築下符橋防洪堤被挖掘一空,當地稱大煙墩。
下符橋宋代窯址位於淠河西岸,下符橋瓦屋院的窯寶山,1980年8月發現。窯址占地約5400平方米,山坡上遍布陶殘片、紅燒土的堆積層和灰漬等。窯爐是南方常見的“龍窯”型,依山坡豎向修建,窯洞已毀,僅發現一條保存完好,長約28米的窯道,黑釉陶器殘片裸露。標本模式相同,時代風格一致。器物素麵無飾,僅個別招扳手上有模印“大吉”字樣。品種以瓶和碗蓋為多,占燒造量80%以上,可能是為適應北宋“鬥茶”的需要。瓶的造型和“韓瓶”類型相同,六安、霍山墓葬中多發現此窯產品。考古研究人員鑑定是宋代窯址,安徽省首次發現。1986年7月1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列為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通光山下的摩崖石刻通光山下的摩崖石刻
淮西第一古橋,舊在下符橋鎮政府西500米處。橋旁鑄一鐵牛,重千鈞。《光緒霍山縣誌》記載:“下符橋在縣東北二十里,元至正間富民洪氏得金於此,因以造橋,旁鑄鐵牛一重千鈞。明宏治間知縣吳霖承廬守馬檄建造新橋,制極崇巨甲於他郡,名淮西第一橋,通光山下有摩崖碑記造年約略可識”。今天通光山下的摩崖碑記仍然清晰可辨,字刻在陡壁上,占壁面積約五平方米左右,輪廓完整,字跡清晰,正楷工整,雕刻粗獷,刀筆有力。文曰:霍山縣淮西第一橋,舊名下符橋,傾圯,至大明弘治十七年甲子七月,廬州府馬□委本縣知縣吳霖、鳩工江鏡等五十人建,歷二十八年,已醜迄正德元年丙寅五月橋成,並立磨崖於右"。據當地老人回憶,鐵牛為鐵質,空心。鐵質厚約一厘米,牛背刻滿篆體文字,鑄造工藝精湛,水牛形象逼真,大小如成年牛,雖露天放置幾百年,全身無銹色,字跡清晰。鐵牛或毀於1958年大辦鋼鐵,或去向不明。民國二十七年(公元一九三八年),為了阻擊日軍南進霍山縣城,淮西第一古橋被國民黨工兵用了上千斤炸藥炸毀,爆炸聲十幾里外清晰可聞,現僅有一孔條石橋,古橋早已隨著歷史的長河煙消雲散了。
上渡橋,舊址在2009年所建的新橋處。建橋年代晚於淮西第一橋,《光緒霍山縣誌》載:“上渡橋,縣北二十里,國初下符橋水南徙,善士程大錫改建石橋長二十丈,費千餘金。乾隆三十年,橋面為水沖毀,生員廣士傑倡捐重修。”清順治年間下符橋河水改道南徙,善士程大錫出資改建了上渡橋,橋頭原立有善士程大錫捐資建上渡橋的碑記,解放前還在,現早已不知所蹤。下符橋當地人把原淮西第一橋處稱為老橋盪,新渡橋處稱為小橋盪,兩處相距有二里左右,新渡橋舊址,當地人也叫渡船口,是因為新渡橋也不知何時坍塌了,改為渡船過河,直到一九七六年在下游修建了原混凝土橋為止。2010年,渡船口村在新農村改建時,在原新渡橋原址處挖出大量的長石條,為原新渡橋舊物。
團山寨,在下符橋鎮北約1公里,濱淠河南岸。清光緒《縣誌》載:“團山寨,城北二十里河沿,俗稱張家團山寨,乃下符橋水口要隘”。寨址兩面依水,一邊連山,地形險要,扼下符橋一帶水陸要道,可拱軍事上防守據點。寨牆建在小山頭,牆的基礎尚在,高3-4米不等。寨內地勢平坦,外則狹窄陡坡,很難攀援。寨頂向下延伸至兩處山樑,亦均存在寨牆遺址。。
準提庵,供奉準提菩薩,舊在霍山至下符橋的古道旁,又名戴氏宗祠,據《光緒霍山縣誌》記載:“準提庵,在下符橋保,廣東監場大使戴明詔施旺宅建,明詔無後,族裔以此庵為之祠,”故名戴氏祠。六、七十年代曾作為國小,又名聖人山國小,也稱戴氏祠國小。八十年代時正堂還保持完好,建築的後面有水塘一口,水塘邊舊有清末民國時民居數棟。戴氏祠堂共有三個大院,整個建築為清代中晚期建築,用料巨大,建築規模,青磚構建,高高的馬頭牆,具有徽派建築的特點,下符橋洪水經常泛濫,但此建築居百年屹立不倒。在一九九一年洪水後被拆除,改建希望國小,令人驚訝的是,後建的希望國小建後不到數年即成危房,在2010年下符橋新農村改造建設中危房被拆除,原址夷為平地,今荒廢。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7319

8965

8354
家庭戶戶數
5226
家庭戶總人口(總)
17213
家庭戶男
8901
家庭戶女
8312
0-14歲(總)
4917
0-14歲男
2780
0-14歲女
2137
15-64歲(總)
10949
15-64歲男
5499
15-64歲女
5450
65歲及以上(總)
1453
65歲及以上男
686
65歲及以上女
767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693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