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焦主出

基礎理論名詞。指下焦大小腸、膀胱等腑的功用而言,主要是灌滲水液、泌別清濁、排泄二便等作用,而以出而不納為其特徵。《難經·三十一難》:“下焦者……主出而不內,以傳導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焦主出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

概念

指下焦有灌滲水液、泌別清濁、排泄二便等作用,而以出而不納為其特徵。

解讀

下焦主要指下腹部,包括腎、膀胱及大小腸。《難經·三十一難》說:“下焦……主分別清濁,主出而不內,以傳道也。”是說下焦的主要生理功能為傳導糟粕,排泄二便。糟粕的排泄,一是從大腸排出大便,一是從膀胱排出小便。位於下焦的腎、大腸、小腸、膀胱疏通二便、排泄廢物,所以說“下焦主出”。

中醫套用

小腸是機體對飲食物進行消化,吸收其精微,下傳其糟粕的重要臟器。小腸接受由胃腑下傳的食糜,食糜在小腸內必須停留一定的時間,由脾氣與小腸的共同作用對其進一步消化,化為清濁兩部分。清者,即水谷精微和津液,由小腸吸收,經脾氣的轉輸作用輸布全身,即所謂“中央土以灌四傍”;濁者,即食物殘渣和部分水液,經胃和小腸之氣的作用通過闌門傳送到大腸。
大腸是對食物殘渣中的水液進行吸收,形成糞便並有度排出的臟器。大腸接受由小腸下傳的食物殘渣,吸收其中多餘的水液,形成糞便。大腸之氣的運動,將糞便傳送至大腸末端,並經肛門有節制地排出體外。
膀胱是貯存和排泄尿液的器官。腎是生尿和排尿的器官。人體的津液通過肺、脾、腎等髒的作用,布散全身,發揮其滋養濡潤機體的作用。其代謝後的濁液(廢水)則下歸於腎,經腎氣的蒸化作用,升清降濁。清者回流體內,重新參與水液代謝,濁者下輸於膀胱,變成尿液,由膀胱貯存。腎氣與膀胱之氣的作用協調,則膀胱開合有度,尿液可及時地從溺竅排出體外。
下焦傳導功能正常,才能使濁者能降,並使糟粕排除體外而不致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