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二街

下二街

下二街是與下長街平行、東西走向的一條小街,全長495米,路寬8米,彈石路面。東起中山路,西至寺碼頭,系二街下段,故名,1895年建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二街
  • 繁華時間:20世紀30年代時期
  • 全長:495米
  • 路寬:8米
歷史沿革,特色,

歷史沿革

在20世紀30年代時期,下二街是來往行人通行的一條小街,來往長街、繁華的中山路、三街、大菜市、寺碼頭、新、老橫街、寶塔根和江邊輪船碼頭等地區。
20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下二街也曾熱鬧一時。街上建有全市較大的老式二層跑馬樓的鳳宜樓大旅館,旅館內設住宿房30多間,供外地商賈來此住宿。那時社會地位中上等人士舉行新式婚禮,大多喜歡選擇這裡。抗戰期間,蕪湖淪陷,地痞姬少庭(綽號姬大麻子)依仗日偽作後台,占據鳳宜樓開設日軍慰安所,哄編、強迫、搶虜中國婦女入所,小者14歲,最大的不過40歲。前後被蹂躪的婦女達200多人。姬少庭還充任偽職,辦花捐局,剝削妓女,大發骯髒的國難財。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蕪湖後,被市軍管會軍事法庭判處姬少庭死刑。鳳宜樓旅館後改為銀行系統職工宿舍,對面是宣城地區銀行。

特色

下二街街頭上還有一家享有名氣的“七八九”菜館,賓客常常滿座。街上有一所完小桐城國小,屬於桐城縣在蕪同鄉會開辦的。解放後收歸政府辦學,改名為下二街國小。該校撤併後,校址又改為教育局所屬的教育房產管理公司。
中國成立後的下二街,街雖小但經營生意也很興旺。街上有鼎泰醬坊,有蔬菜公司人民豆製品批發店、染坊店、銀行、糖果食品店。這條街上生產經營的各種醬菜和豆製品很受市民青睞。
舊城改造中,下二街南邊靠近中和路新建了高檔住宅區中西友好花園,。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