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頜竇裂孔

上頜竇裂孔

上頜竇裂孔即上頜竇的骨性竇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頜竇裂孔
  • 外文名:orifice of maxillary sinus
  • 科室:解剖
解剖結構:,與上頜竇相關的疾病:,

解剖結構:

上頜竇:
鼻竇中最大的一對。位於上頜骨體內,向內開口於中鼻道。由於竇口高於竇底部,故在直立位時不易引流。位於上頜骨體內,平均容積為13~14毫升,其前壁在中央部即尖牙窩處,骨質較薄,常用為手術入路,炎症時此處可有壓痛,上壁即眼眶底壁,亦較薄,上頜竇炎症或腫瘤時,可經此壁侵入眶腔,上頜竇底鄰近上頜磨牙,牙根處骨質菲薄甚至缺乏骨質,所以牙根感染常波及上頜竇,引起牙源性上頜竇炎;上頜竇內側壁鄰近中、下鼻道,上份骨質較薄,故可由下鼻道穿通壁進行上頜竇穿刺。上頜竇開口於中鼻道半月裂孔的後部,由於開口位於其內側壁最高處,所以上頜竇炎症化膿時,引流不暢易致積膿。位於上頜骨體內,其形態與上頜骨體外形相符,容積平均為14.69ml。開口於中鼻道。可分為前、後、內側、上和底5個壁。前壁向內略凹陷,即尖牙窩;後壁較厚,與翼齶窩毗鄰;內壁即鼻腔外側壁,相當於中鼻道和下鼻道的大部分;上壁為眶的下壁。上頜竇的底即上頜骨的牙槽突,常低於鼻腔的底部,此壁與上頜第1、第2磨牙的根部十分鄰近,甚至牙根直接埋藏於上頜竇黏膜的深面,故牙根感染極易侵入竇內。
上頜竇位於上頜骨體內的空腔,叫上頜竇。上頜竇呈錐形,底部向鼻腔,尖部向顴突,平均容量為12.82ml。有上、下、前、後、內5壁:上壁為上頜體眶面;下壁為牙槽突(雙尖牙及磨牙根部多位於此壁內,牙根與上頜竇之間僅隔一層薄板);前壁為上頜體的前面;後壁為上頜骨體的顳下面;內側壁為鼻腔的外側壁,可見上頜竇裂孔。上頜竇與中鼻道相通。上頜竇與其毗鄰關係很重要,其中牙部的疾病常可延至此竇內;在處理尖牙、磨牙時均應注意,勿將其根推入上頜竇內。內側壁與下鼻甲處最薄,為上頜竇的穿刺部位。

與上頜竇相關的疾病:

上頜竇急性炎症:
1、病理診斷:
左上頜竇急性炎症。
急、慢性鼻旁竇炎常發生於以下情況:①感染原發於鼻旁竇;②鼻腔感染的擴展;③鼻旁竇間互相感染;④感染原發於鼻旁竇骨壁及其鄰近組織,並累及竇腔;⑤來自血行感染;⑥竇口的阻塞和引流不暢亦是重要因素。
鼻旁竇炎症常見為雙側或多發,少數亦可為單側,均與竇口引流不暢有關。急性鼻旁竇炎多半是雙側,竇內黏膜輕度增厚和竇腔內分泌物滯留。後者可隨體位變動而呈現液氣平面。急性化膿性炎症有時可使竇壁骨質吸收。臨床表現不一:①全身症狀:周身不適,精神不振,發熱。以急性額竇炎和牙源性上頜竇炎時比較急劇;②局部症狀:多限於一側鼻腔,常出現鼻塞、流涕、頭痛、嗅覺障礙及局部疼痛等。
2、鑑別診斷:
①黏膜下囊腫:為黏膜下積液,囊腫可見一清晰邊緣,而炎症則無此邊緣;②上頜竇腫瘤:呈軟組織密度,密度常高於炎性滲出的液體充填。但當腫瘤主要表現為上頜竇口阻塞時,上頜竇內亦以積液為主,此時應觀察有無骨質破壞。此外,增強掃描腫瘤可呈結節狀或團塊狀強化,與上頜竇炎或黏膜下囊腫不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