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樂廳

上海音樂廳

上海音樂廳原名南京大戲院,建於1930年,當年3月26日開業,1950年更名為北京電影院。1959年再更名為上海音樂廳至今。

201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上海音樂廳修繕。修繕期間整棟建築將全部封閉,停止所有對外演出和經營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 
  • 外文名:Shanghai Concert Hall
  • 原名:南京大戲院
  • 建立:1930年
  • 開業時間:1930年3月26日
  • 建築風格:歐式
  • 地位:全國第一座音樂廳
  • 開放時間:演出時間以票面為準
  • 門票價格:以演出為準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概述,建築結構,歷史,音樂廳的由來,早期演出,內部建築,演出廳,音樂廳舞台,休息廳,多功能廳,後期工程,交通路線,軌道交通,地理位置,大事年表,

概述

現今的音樂廳是從原址整體平移過來的,完好地保留了原貌。歐式風格的建築,氣派十足;幽雅莊重的裝修,很典雅。
上海音樂廳上海音樂廳
無論是樂隊演奏還是歌劇表演,大跨度的穹頂還原了真實的音色,配上極佳的音響設備,音色豐滿,樂聲圓潤,效果驚人。音樂廳價格雖高,但所能感受的藝術是無價的。

建築結構

上海音樂廳共有觀眾席1122座,其中樓下640座,樓上482 座,鏡框舞台深8.35 米、寬16米,舞台可使用面積約100平方米。舞台上方有可調控反響板,備有斯坦威D -274三角鋼琴一架、60路調光台、24路山葉調音音響一套、台口話筒插口16隻,冷暖氣齊備。
上海音樂廳地理位置
上海音樂廳由華人設計,建築風格屬於上海地區少有的歐洲傳統風格。休息大廳十六根合抱的赭色大理石圓柱氣度不凡,觀眾廳的構圖簡潔規範,複雜又不顯零亂,富有層次變化,色彩莊重淡雅,與其演繹的古典音樂有著驚人的統一。自然音響之佳,得到建築學專家及眾多的中外藝術家認同。
為配合延安路高架的拓寬建設,2003年4月15日上午10時,上海音樂廳平移工程開始,工程耗資5000萬,先在原地頂升1.7米,然後向南移動66.46米,再在新址往上頂升1.68米。6月17日,平移工程完成,上海音樂廳以嶄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
上海音樂廳夜景上海音樂廳夜景

歷史

音樂廳的由來

上海音樂廳原名南京大戲院,建於1930年,當年3月26日開業。 1950年更名為北京電影院。1959年再更名為上海音樂廳。上海音樂廳作為全國第一座音樂廳,1959年後的數十年中,一直是上海音樂活動的中心之一,歷屆上海之春音樂節、國際廣播音樂節都以此為中心場所;眾多的中外著名音樂家、樂團先後登臨音樂廳舞台展現藝術風采,著名的小提琴家艾薩可,斯特恩、薩爾瓦多,阿卡多、伊戈爾?奧伊斯特拉赫、祖克曼、鄭京和,大提琴家馬友友,鋼琴家拉羅查、傅聰、殷承宗,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義大利國際樂團、費城交響樂團室內樂團、香港管弦樂團、中國交響樂團等都在此表演過。
上海音樂廳建築風格上海音樂廳建築風格

早期演出

儘管南京大戲院建廳之初主要是放映電影,但也一直伴有其他藝術形式的表演。如當年的投資方股東之一朗德山在國內曾組建“潘家班”雜技馬戲團,‘南京’專門設計有與有聲電影無關的小樂池,就是供他演出伴奏之用。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音樂類表演,尤其是西洋古典音樂並沒有走入大眾的生活,當時,工部局交響樂團是本埠的西洋音樂專業團體,其在南京大戲院有史可考的演出最早是在1932年,其後,工部局的夏季音樂會成為‘南京’的固定演出。三十到四十年代,也曾有許多外國著名音樂家陸續造訪過‘南京’,如1933年6月世界著名鋼琴家莫什維支、1937年6月著名鋼琴家米羅維支、大提琴家皮亞斯特羅、低音提琴家約瑟蘇斯特聯袂登台、1942年10月小提琴家阿德勒等。
早期的音樂廳場面早期的音樂廳場面
舞台劇和地方戲也曾在早期的‘南京’占有一席之地,1933年嘉璧歌舞班的維也納歌舞晚會、1943年的音樂歌舞劇《金縷曲》、日本東京寶冢歌舞團等。抗戰勝利後,大型樂劇《孟姜女》曾在‘南京’作一周的公演。南京大戲院更有1946年4-5月梅蘭芳先生率團連演13天的盛況。
著名的小提琴家斯特恩阿卡多、祖克爾曼;鋼琴家拉籮查、傅聰、殷承忠,費城交響樂團的室內樂團、香港管弦樂團、中國交響樂團等都曾來此表演,並獲得巨大成功。

內部建築

演出廳

上海音樂廳大演出廳建成於1930年,為長方形結構,共2層觀眾席。早年為觀看電影所用,有1540座。其後,在由北京電影院改名為上海音樂廳的過程中,進行了重大整修,填掉了原樂池,拆除了前排的一些位子,增加舞台深度以滿足樂隊演出要求。1973年和1991年又有過兩次大修,平移工程前有座位1122座,排間距85到90公分。平移修繕後,演出廳一樓後區更改為階梯狀,座位總數調整成1200個,其中前八排之間排間距98公分。數十年來演出廳見證了無數知名音樂家和各種形式音樂會在舞台上的成功表演,也經歷了八十年代古典音樂熱的壯觀場面。南京大戲院(上海音樂廳前身)修建時陰差陽錯,本該不超過0.8秒的電影放映混響時間最後成了1.5秒,同濟大學建築系聲學所教授王季卿說,“一般而言,窄靴子型的音樂廳音效最佳,有助於增強早期反射聲,使樂音更清晰,更集中,而南京大戲院碰巧吻合,造型相似,音質當然好”,“判斷音樂廳優劣的最重要指標是混響時間,混響時間長,樂聲就豐滿圓潤,相反則單調乾癟,但如果過長的話,又會影響清晰度。”著名指揮家陳燮陽到過全球無數音樂廳,他認為“除了頂級的維也納金色大廳、阿姆斯特丹音樂廳、波士頓音樂廳這三家外,在音質上,上海音樂廳可以和任何音樂廳一較高下。”
上海音樂廳近代的歷史照片上海音樂廳近代的歷史照片

音樂廳舞台

上海音樂廳舞台的表演區面積約為145平方米(台口寬11.13米,台深13.13米),台口高9米,兩邊各有75平方米的副台,升降樂池面積29.74平方米。備有兩架斯坦威D-274三角鋼琴,編號分別為568163和568182;美國溫格爾公司生產的合唱台階、管樂台板、演奏員座椅、譜架等系列設備。舞台上配有Soundcraft48路調音台MH4型1台,皇冠功放8台。電容話筒Schoes2隻,動圈SM-57共8隻以及MD、CD、卡座等設備;ADB主調光台2台,舞檯燈光迴路300路及全套ADB燈具以及台口話筒插座16隻。
現在的上海音樂廳現在的上海音樂廳

休息廳

觀眾休息廳共有5個,其中一樓的東邊是一條金色穹頂的休息長廊,西邊休息廳有觀眾的衣帽暫存間;二樓的北邊和東邊各有一個觀眾休息廳,西邊休息廳設有咖啡廳,是節目中場休息的絕佳去處。

多功能廳

多功能廳面積為415平方米,層高為5.7米,12排280座。適合舉辦中型演出、講座或企業品牌發布會等。
舞台最大面積為84.9平方米,由29塊2420毫米×1210毫米的模組組成,可任意組合。有三檔高度調節:600毫米、800毫米和1000毫米;配備音響有Meyersound 4隻,反聽音響2隻,1台Soundcraft調音台;1台電腦燈控制台,1台調光台,8隻電腦燈,42隻1KW聚光燈,另外按照需要可配其他燈;2套投影機;2隻無線話筒,4隻有線話筒,另外按照需要可以增加。
上海音樂廳於2007年推出了一個全新的品牌項目——“音樂立方”。希望能通過一系列的演出交流等活動,使上海音樂廳的多功能廳成為喜歡音樂的人群互相間欣賞、交流、學習的平台,為音樂人提供一個展示才華、提高技藝的舞台;並將更多更好的原生態民族音樂展示給世界人民,使在中國生活的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走進中國、了解中國;同時將藝術家的知識從課堂延伸到社會,讓更多的人從音樂立方中學習到更多的音樂知識。
“音樂立方”演出系列,概念來源於英文“Modern Music of Metropolis”。圖示為“音樂M³”。
“音樂立方”將包含如下內容:原生態音樂、爵士音樂、室內樂、電聲樂、搖滾樂、民族音樂等;形式分為:演出、鑑賞、交流、講座等。

後期工程

平移修繕工程
2002年9月1日音樂廳歇業,同年12月16日音樂廳的平移工程開始,經過近200個日日夜夜,克服了無數艱難險阻,2003年6月17日,音樂廳向東南方向移動了66.46米,並抬高3.38米,抵達新址。 此後,音樂廳開始修繕擴建,對原有的裝飾區整舊如舊,內外部牆面顏色也清洗恢復到建廳原貌。舞台深度加大一倍,新建南廳和西廳,增加演員休息室,重建屋頂,座位增加到1200座。加上配套的地下停車場、捷運8號線車站和多條公交線路樞紐站,交通環境極大改觀。
後期工程後期工程
重新開業
重新開業後的上海音樂廳將堅持專業化的定位,即以高品質的古典音樂演出為主,包括交響樂、室內樂、獨奏、重奏、聲樂、中國民族音樂,以及爵士樂。除保持原有良好的建聲效果外,擴建後增加的舞台表演區和觀眾活動空間,便捷的交通,地處廣場公園之中,使市民形成“欣賞音樂,就到上海音樂廳”的印象。
音樂廳仍將一如既往的注重普及演出,這不僅僅是保持其優良傳統,也是音樂廳的社會責任,上海音樂廳將加大投入力度,提前做出規劃,形成系統系列的普及內容,供市民選擇。
201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上海音樂廳修繕。修繕期間整棟建築將全部封閉,停止所有對外演出和經營活動。上海音樂廳將以此次修繕為契機,在保持整體建築風格不變的基礎上,提升硬體設施設備和服務能級水平,預計於2020年1月1日以全新面貌向公眾開放。屆時,上海音樂廳還將迎來建廳90周年。

交通路線

軌道交通

交通地圖交通地圖
捷運1、2號線 人民廣場站,向南500米 捷運8號線大世界站
公交:17,18,23,71,126,127,145,518,925,936,隧道4線

地理位置

延安東路523號

大事年表

1930/3/26,由南怡怡公司大股東何挺然創辦,范文照設計的南京大戲院開張之喜,首映美國歌舞片《百老匯》
1932/11/1~5,工部局樂隊(即今上海交響樂團)在音樂廳有記錄的首場演出
1932/12/13~16,放映《銀河雙星》,這是音樂廳廳上映的第一部國產影片
1933/6/16,莫色維支鋼琴獨奏音樂會,工部局交響樂隊協奏
1937/6/24,鋼琴家米羅維樞、大提琴家皮亞斯特羅、低音提琴家約瑟蘇斯特與工 部局弦樂隊聯合音樂會
1941/9/18,為紀念9.18事件而停映一天
1943/9/18,日本寶冢歌舞團演出歌舞8、 1946/4/5,梅蘭芳京劇團來院演出 主要演員:梅蘭芳俞振飛
貝多芬系列音樂會之四貝多芬系列音樂會之四
1949/8/25~30,越劇演出 主要演員:袁雪芬范瑞娟徐玉蘭戚雅仙王文娟、金采鳳等
1950/4/22,為救災演出歌劇《白毛女》
1950/11/18,公私合營大眾影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南京大戲院更名為北京大戲院
1959/9/20,經過整修,正式更名為上海音樂廳
1960/5/10~18,第一屆“上海之春”音樂舞蹈節在上海音樂廳開幕
1961/5/20~31,1962/5/5~21,1963/5/11~19,1964/5/23~6/8,1965/5/8~16,1966/5/14~31,第二屆~ 第七屆“上海之春”主體演出在音樂廳舉行
1966/9月,上海音樂廳曾短暫更名為“革命音樂廳”
1980/5/19~29第九屆,1982/5/2~20第十屆,1984/5/14~28第十一屆,1986/5/17~30第十二屆,1988/5/7~17第十三屆“上海之春”主體演出在音樂廳舉行
1982/1/15,第一期星期廣播音樂會在音樂廳隆重推出
1982/5/9,世界著名長笛演奏家郎帕爾獨奏音樂會
1985/7/21,江澤民來音樂廳聆聽音樂會 貝多芬系列音樂會之四
1985/10~12月 上交“貝多芬系列”交響音樂會,引起巨大反響
1987/4/13,英國前首相希思指揮上交音樂會
1987/10/10~11,著名大提琴家馬友友與上交音樂會
1989/9/25,音樂廳被列為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1/12/26~1993/4/14,進行較大規模技術改造
1993/5/1,預告音樂廳廳演出節目的“每月節目表”首期出版
1994/2/13,首期雙周免費星期音樂會隆重推出
1995/11/29、 世界著名小提琴家、社會活動家艾薩克·思特恩與上海廣播交響樂團聯合音樂會
1996/2/12,交響樂講解音樂會
1996/11/5,義大利小提琴家阿卡多獨奏音樂會
1997/4/2,小提琴家朱克曼獨奏音樂會
1997/11/21~23,爵士音樂節,著名爵士歌手貝蒂卡特登台引起巨大轟動
1999/1/23,主辦朱利亞弦樂四重奏音樂會
1999/4/30,著名小提琴家伊戈爾·奧伊斯特拉赫獨奏音樂會
1999/8/6~10,新民晚報連載六篇文章,為音樂廳經營發展出謀劃策
2000/8~12月,推出星期六學生樂團展演活動,22所學校,21場音樂會
蕭邦作品專場 鋼琴傅聰
2001/3~2002/1,主辦蕭邦鋼琴作品全集(12套)音樂會 37、2002/8/18~31,“再見我的珍愛”—暫別上海音樂廳系列音樂會
2002/9/1,暫時歇業,開始實施“平移和完善功能性修繕”工程
2004/10/1,上海音樂廳平移工程完工,首演迎來英國皇家愛樂樂團,兩場音樂會分別是柴可夫斯基和貝多芬作品專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