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橋學院大學生通訊社

上海建橋學院大學生通訊社(The Student News Agency Of SJU )是中國(上海)高校傳媒聯盟成員,亦是校傳媒中心發起成員之一。隸屬於學校黨委宣傳部,是聯合全校各類學生記者及廣大新聞傳播愛好者、同時服務於學校宣傳工作的學生組織。

建橋通訊社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社長負責制,由社長全面組織、指揮。現設辦公室、采編部、攝影部、傳播部、網路信息部5個部門,形成多渠道、多層次、多功能的校園新聞信息發布體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建橋學院大學生通訊社
  • 類別:通訊社
  • 地點:上海
  • 類型:大學生
機構介紹,2011年主要事跡,2012年主要事跡,主要任務,部門設定,辦公室,采編部,攝影部,傳播部,網路信息部,組織機構,第一屆組織名單(2011.3),第二屆組織名單(2011.9),第三屆組織名單(2012.3),機構特色,

機構介紹

上海建橋學院大學生通訊社社徽上海建橋學院大學生通訊社社徽

2011年主要事跡

2011年3月,校通訊社在原校報記者團的基礎上組建成立,9月初舉行了組建後第一次招新活動,同學們都很積極踴躍參加。經過一輪面試,預錄取55名進入到通訊社見習。9月13日晚,上海建橋學院大學生通訊社召開了第一次全體幹事見面會。10月份,經過參考各部部長意見,歷經一個月的試用期考核,最終47名同學正式錄取到通訊社,最終圓滿完成本次招新任務。10月底,通訊社發布LOGO徵集啟事,面向全校徵集通訊社LOGO,後經商議、校黨委宣傳部批准,正式確定校通訊社名稱全稱為“上海建橋學院大學生通訊社”,並採用“GENCH”英文字樣社徽。
自2011年3月改建以來,校通訊社在學校黨委宣傳部的領導下,積極協助開展了校園新聞宣傳工作;並且在指導老師們的支持下,我們也開展了2011年度迎新活動,幹事記者們在活動中展示自己的才藝,氣氛較為融洽,增進了幹事記者們的情誼。經過全社幹事、記者們的努力,已經成為全校知名的學生組織。該校園媒體組織表示,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成為全校學生新聞宣傳工作的核心組織。

2012年主要事跡

2012年2月,大學生通訊社加入團中央、中國青年報等主辦下的“中國高校傳媒聯盟”,成為高校傳媒聯盟一員,大學生通訊社加強了對外交流工作。
2012年3月,學校黨委宣傳部舉行了校“建橋之聲”廣播台、大學生通訊社、上海建橋學院微博協會聯合表彰會,會上,大學生通訊社第二屆社長陳少東同學代表通訊社作了2011年度工作總結報告,大學生通訊社各職能部門總計12位同學榮獲先進表彰。
2012年5月,學校黨委宣傳部召開學生媒體座談會。來自學校各主要學生媒體組織(社團)代表共17人出席會議,校黨委宣傳部部長何羽、校辦主任助理徐皓剛等老師也到會,大學生傳媒中心籌備組負責人、大學生通訊社社長葉誠嵐同學主持了這次座談會。大學生傳媒中心籌備組就傳媒中心的籌備計畫及準備情況進行了通報,各學生媒體組織(社團)的負責人也在會上進行了研討交流。大家各抒己見、暢談意見想法,共繪傳媒中心建設藍圖。校團委編輯部提出,當前信息素材來源有限,希望能通過傳媒中心,獲得更多的信息資源;學生社團“心晴社”與大家分享了《心晴報》的辦報經驗,同時也提出了徵稿困難等問題;易橋協會介紹了易班建設情況,呼籲校內媒體充分利用易班這一網路平台,共同搞好網路傳媒工作;社管中心提出了日常生活、服務師生等實用信息傳播渠道局限等問題;大學生通訊社提出了建設校園資訊信息平台及推動學校微博發展的構想,代表們對大學生傳媒中心的組建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對傳媒中心寄予了很高的希望。
上海建橋學院黨委宣傳部表示,將全力支持傳媒中心建設,推動各學生媒體的發展,共同繁榮校園文化,希望各學生宣傳(媒體)組織加強溝通,互相學習,發揮專長,結合自身的資源和優勢做出特色、做出亮點。
上海建橋學院大學生傳媒中心將由校黨委宣傳部直接領導,旨在成為凝聚校內各大學生新聞傳媒組織、社團、學生記者以及新聞傳播愛好者的學生組織;承擔協調和部分管理的職能,通過資源整合和信息平台,達到高效、快捷、實用的信息宣傳效果。 目前,全校共有校團委宣傳部、《江鴻》編輯部、易橋協會、大學生通訊社、校廣播台、微博協會、學生企劃團、《心晴報》、建寧文學社、校衛隊編輯部、社管中心編輯部等13個學生媒體組織(社團)自願聯盟並成為大學生傳媒中心成員。大學生通訊社是校傳媒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2年7月1日,在校傳媒中心的組織下,與校團委《江鴻》編輯部、微博協會的學生記者共同參與“上海建橋學院2012屆畢業典禮暨學士學位授予儀式”的採訪工作,圖文作品都發布在學校主頁建橋要聞欄目,採訪工作取得圓滿成功,得到同學的認可和學校領導的肯定。
2012年8月27日至29日,通訊社副社長王征華同學代表學校參加“上海高校校媒聯盟暑期培訓營”培訓活動,與上海主要高校校媒負責人們共同參加各項活動,增進了友誼與交流。
2012年9月4日,大學生通訊社舉行新學年招新活動,40餘名新成員加入到組織。
2012年9月26日,大學生通訊社在2208舉行新學期第一次新老乾事集體見面會。校傳媒中心(籌)負責同學陳洋、陳少東、王征華等出席了見面會。該社總編輯、常務副社長徐雨辰 同學主持了會議並就新學期工作進行了部署。各部部長、新進幹事代表也先後交流發言。王征華同學代表校傳媒中心籌委會轉達了對新進幹事的祝賀並希望他們在這個平台上多做貢獻、多有進步,為學校新聞宣傳工作做出 更大的貢獻。
2012年10月24日,在校傳媒中心的指導下,校大學通訊社召開主要幹部會議,會上各主要負責人就當前遇到的問題進行了例舉討論。校傳媒中心籌備組成員陳少東同學指出,通訊社是校傳媒中心的核心組織之一,大學生通訊社的工作很大部分上就是校傳媒中心的工作,雖有兩個組織編制,但是兩個是緊密相連的,所以不管是通訊社的幹事、記者,還是傳媒中心的成員,都是校傳媒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通訊社的組織建設,關係到校傳媒中心的發展的點滴。把通訊社建設好,換句話說也就是把校傳媒中心做好。各位負責人要重視起來,今天的付出,是為了通訊社的未來,大家完全有理由以主人翁的意識在通訊社大舞台上發揮自己的能力。
2012年10月25日,校大學通訊社召開主要幹部會議上的重要決定之一——成立“網路信息部”正式實施,大學生通訊社網路信息部正式成立!網路信息部主要負責學校新浪、騰訊微博的日程維護管理。工作組由總編輯徐雨辰同學監管,由總編輯助理徐冰潔同學負責,通訊社內部各部門積極配合人員調動及工作機制建設。
2012年11月14日,大學生通訊社社長葉誠嵐同學作為學生代表,為在圖書館做講座的學校董事長周星增先生獻上禮物——寓意生命力的種子,表達了對周董的誠摯的祝福,也對建橋未來發展的美好祝願。講座上,通訊社學生記者積極提問發言。
2012年11月18日,隨同參與傳媒中心組織的校外採訪活動,對建橋師生參與中國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對話活動進行全程採訪,採訪成果《我校百名師生參加全國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對話》刊登於學校網站主頁建橋要聞欄目、《建橋報》。
2012年11月28日,由校團委編輯部、建橋之聲廣播台、微博協會以及大學生通訊社等13個學生傳媒組織(社團)共同發起的校園行業聯盟組織正式成立。校黨委書記蔣威宜教授出席成立儀式並發表重要講話。她還和中國教育報記者董少校老師共同為校傳媒中心揭牌,宣告建橋大學生傳媒中心正式成立。校黨委宣傳部部長何羽、校團委書記張巍、校辦陶言敏、倪文豪等老師出席成立儀式,全校各主要傳媒社團主要負責人80餘人參加了成立大會。據了解,傳媒中心首屆主席由大學生通訊社長葉誠嵐同學擔任,校學生會副主席、廣播台總監陳洋同學和大學生通訊社原社長、微博協會原會長陳少東同學兩人擔任副主席。
2012年12月7日,大學生通訊社學生記者報名參加市教委、市文明辦等主辦的“百名學生記者採訪百名黨的十八大代表學生記者”的記者選拔活動。
2012年12月18日,大學生通訊社兩名記者隨同中國教育報記者董少校老師參加 新疆癌症媽媽送“兒子”參軍 事跡採訪。
校大學生通訊社將繼續堅持“更高的定位,更多的創新,更強的凝聚,更深的融入,更實的作為”的工作理念,進一步提升大學生通訊社的影響力和滲透力,切實做到反映同學心聲,為同學服務,努力構架同學與老師、同學與學校、學校與社會溝通的橋樑。

主要任務

總任務:聯合全校新聞傳播愛好者,學習新聞理論,參加新聞實踐,服務於師生、學校新聞宣傳工作。
基本任務:
(1)學習黨的宣傳政策,掌握新聞宣傳的基本技能,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宣傳學校的方針大計和規章制度。
(2)反映同學心聲,為同學服務,做好橋樑作用,充分發揮上傳下達的中樞橋樑作用。
(3)積極參加實踐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
(4)努力做好對外宣傳工作,介紹我校教學科研成果和學生社會實踐成果,宣傳我校的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及校園生活,采編校園新聞趣事。
(5)積極為校報和校園網、微博撰寫稿件。

部門設定

辦公室

秘書部是中樞協調部門,承擔日常管理及各類活動的組織和協調。負責全社人員的管理(包括社員的招募、面試、錄用、考勤、解聘、退出);負責全社成員花名冊、通訊錄的編制和調整;負責人員的考核、獎懲、評優等的事務;負責編制全社工作計畫、總結。負責通訊社理事會、社務會等重要會議的會議記錄;負責各類通知,重要計畫工作事項及上級交辦的重要工作事項的督促和檢查;負責各類文字及照片資料的整理、歸檔;協助《建橋報》編輯部管理投稿信箱,並進行稿費的核算、核發;負責各類活動的組織和協調,內外聯誼;負責記者證的管理;負責各類財、物的監管;負責聯繫指導老師,承上啟下、協調內外,並完成交辦的其它工作

采編部

采編部是核心部門,負責各類新聞的採訪和編輯。負責學校各類重大政策、改革、活動、會議、演出、賽事等師生普遍關心的新聞事件的採訪,以及各類實用信息資訊的收集;負責新聞稿的擬寫、編輯、覆核、審定;負責《校園每周新聞資訊》的編輯(每周全校重要新聞),於每周二前通過傳播部發至廣播台,由廣播台在周三以播音的形式播出;負責聯絡校團委和校學生會及各二級學院學生編輯部;協助校報開展重要新聞的採訪、撰稿、約稿、編輯工作,做好校報《建橋報》副刊的徵集、采編和優秀稿件的推薦工作。

攝影部

攝影部是專門從事新聞攝影、圖片採集的部門;協助學校重大活動的新聞攝影報導;配合採編部負責重要新聞採訪的新聞攝影報導;負責建立和管理全校新聞圖片庫;負責組織全校攝影愛好者開展採風、交流、影展等活動。

傳播部

傳播部負責媒介管理,新聞資訊的整理、分類發布。負責維護“上海建橋學院新聞資訊”微博;負責協調廣播台新聞類稿件的組織。負責《聞天下事》的編輯(每周國內外時事要聞回顧),每周2期,分別於每周日、周三前發至廣播台,由廣播台在周一、周四的中午播出。同時負責學校新聞網滾動時事新聞欄目的維護;負責校內媒體的管理與協調,負責聯絡校廣播台;負責在易班、網站、宣傳欄、電子屏等媒體上分別策劃組織、發布傳播各類、各層次新聞資訊。

網路信息部

網路信息部主要負責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的日程維護管理。工作組由總編輯徐雨辰監管,由總編輯助理徐冰潔負責,通訊社內部各部門積極配合人員調動及工作機制建設。涉及校內外、國內外有用的新聞資訊,全方位匯集最實用的信息,服務於建橋師生,同時也通過微博進行對外宣傳,塑造建橋的形象。

組織機構

第一屆組織名單(2011.3)

問:王邦永(校辦副主任)、陳 偉(校團委書記)、李國強(校文明辦主任)
理事會(共7人):
徐皓剛(老師) 徐佳泓(老師)
陳芸蕾(校學生會主席、廣播台台長)
徐夏怡(校學生會副主席)
沈 琦(校團委宣傳部長)
胡炯炯(易橋信息管理協會主席)
理事長:徐皓剛(老師)
長:徐夏怡(校學生會副主席)
副社長:沈 琦(校團委宣傳部部長)
胡炯炯(易橋信息管理協會主席)
秘書部 負責人未定
信息資訊部負責人:沈 琦(校團委宣傳部部長)
新聞編輯部負責人:蔣書銘(校團委編輯部部長助理)
網路技術部負責人:周 駿(易橋信息管理協會副主席)

第二屆組織名單(2011.9)

顧問:王邦永(校辦副主任)、陳偉(校團委書記)、李國強 (校文明辦主任)
理事會(共9人):
魏娜(老師) 徐皓剛(老師) 陳耶敏(老師)
徐夏怡 (學生會副主席)
陳洋(校學生會副主席、校廣播台總監、 副台長)
顧明強(新聞傳播學院編輯部負責人)
王鑫言(易橋協會副主席)
徐雨辰(校團委編輯部部長、通訊社采編部部長)
陳少東(通訊社社長、微博協會會長)
長:陳少東
秘書部:部長 吳美燕 副部長 沈晴
采編部:部長 徐雨辰 副部長
攝影部:部長 丁藝琳 副部長 雷歡
傳播部:部長 徐聰 副部長 王月玲

第三屆組織名單(2012.3)

顧問:何羽(校黨委宣傳部部長、校辦副主任)王邦永(董事長助理、校辦副主任)、
張巍(校團委書記)、李國強(校文明辦主任) 徐皓剛(校辦主任助理)
理事會(共9人):
陶言敏(老師) 陳耶敏(老師)魏娜(老師)
陳洋(校學生會副主席、校傳媒中心籌備組成員、校廣播台總監)
顧明強(新聞傳播學院學生會主席、編輯部負責人)
楊俊(易橋協會主席)
陳少東(校傳媒中心籌備組成員)
葉誠嵐(校傳媒中心籌備組組長、校通訊社社長)
徐雨辰(常務副社長、總編輯)
長:葉誠嵐
總編輯:徐雨辰
副社長(常務):徐雨辰
社長助理:王征華 、徐冰潔
秘書部:部長 沈晴 副部長 王裙
采編部:部長 劉雙 副部長 衛軼萱
攝影部:部長 劉青青 副部長 俞佳俊
傳播部:部長 王月玲 副部長 張偉、王征華

機構特色

(一)新媒體時代下的微博運用:
—— 新聞的筆尖,刻響學生的聲音!
——執著的信念,引領校園的明燈!
其旗下主辦的“上海建橋學院新聞資訊”微博已成為在校內外校友、社會人士獲取建橋訊息的重要平台,已經凝聚了近5000多位冬粉,與校內各組織有廣泛的合作聯繫。微博改變生活,方向凝聚力量!上海建橋學院大學生通訊社正沿著更高的追求、更高的質量,服務於師生。
(二)校內、校際傳媒協作模式的探索:
引導青年健康成長,是校園媒體的重要職責。為了貫徹落實學校“十二五規劃”、“三禮十無”、校訓的要求,大學生通訊社在校黨委宣傳部、校團委指導下,攜手全校13個主要學生媒體(社團),共同發起成立了上海建橋學院大學生傳媒中心。其宗旨在於進一步加強全校傳媒組織之間的交流、學習,結合自身的資源和優勢,促進資源和資訊共享,共同打造一個引導青年健康成長、服務建橋師生的媒體合作平台。
2012年2月,大學生通訊社加入中國高校(上海)傳媒聯盟,成員全國最大高校傳媒聯盟成員。2012年8月下旬,通訊社社長助理王征華同學代表學校參加上海校媒集訓營,進行為期3天的培訓,並代表上海建橋學院參加校媒協作比賽。加強了學校傳媒組織與兄弟高校的交流合作。與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高校傳媒組織有交流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