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廣方言館

“廣方言館”成立於1863年,是上海建立的第一所外國語專科學校,也是帶有明顯上海特色的新式學校。相對於京畿使用的官話,地方語言被叫作“方言”。所謂“廣方言”,就是推廣方言的意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廣方言館
  • 創辦時間:1863年
  • 所屬地區:上海
  • 學校類型:外國語專科
  • 知名校友:馮桂芬
創立,發展,結束,

創立

創始於1863年3月11日(清同治二年正月廿二日)的“上海廣方言館”,是近代培養翻譯和承辦洋務人員的新式學校之一。就其培養目標及設立課程、專業而言,已具有近代“高等教育”的雛形。當年,“上海廣方言館”是由江蘇巡撫李鴻章仿京師“同文館”例,奏設於上海的。

發展

開始時,僅設“英文”一館,後加設“法文館”、“算學館”。1891年增設“天文館”。校址初設於老城廂內舊學宮,即“敬業書院”西偏屋宇(今梧桐路),由書院山長馮桂芬總負責。1870年(同治八年)遷入高昌廟“江南機器製造局”(後為江南造船廠,今已劃歸“世博園區”)內。之後又設“翻譯館”、“東文館”、“鐵船館”、“工藝學堂”等。由製造局總辦兼任廣方言館總辦,歸兩江總督及江海關道管轄。廣方言館招收14歲以下(後改15歲至20歲)“師稟穎悟、根器端靜之文童”。定額40人,最多時達80人。分上、下兩班,先入下班,一年後擇優升入上班,專習一藝。學生學完後為“附生”,可以參加“科舉考試”,並充任各衙門及海關“翻譯官”。

結束

1898年,江南製造局炮隊營裁併,改名江南製造局附設“工藝學堂”。1905年(光緒31年),總督周馥以各省已設兼習外國文字的學堂,建議改為“廣方言館”,並且併入陸軍部“兵工學堂”。至此,這所創辦於原南市地區的上海第一所外國語學校“廣方言館”在辦了42年之後終於結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