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子鵲應急救援隊

上海子鵲應急救援隊,是一個救援組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子鵲應急救援隊
  • 外文名:Shanghai Z-CARE Emergncy Rescue Team
  • 簡稱:上海子鵲救援
  • 主管單位:應急管理局
  • 登記單位:民政局
  • 屬性:非盈利性公益組織
  • 社團地址:上海市
發展歷史,隊伍建設,人才培養,梯隊建設,救援行動,賽事活動保障,聯合演習,社會服務,愛心暑托班,聯勤聯訓,學習和交流,培訓課程,

發展歷史

子鵲應急救援隊2010年核心團隊組建,2015年組建成立子鵲醫療輔助專業隊,同年成立腳踏車騎行醫療隊,2017年成立子鵲水域救援專業隊和高空繩索拯救專業隊;2019年成立子鵲地震坍塌和城市搜尋救援專業隊;2020年成立子鵲防疫防化和消殺專業隊,2020年完成上海文明辦志願者組織註冊,2021年成立子鵲心理干預拯救專業隊,2022年在民政局註冊成立上海黃浦子鵲應急救援服中心,

隊伍建設

人才培養

子鵲應急救援隊定期和不定期的組織正式隊員的復訓和跨隊別的輪訓,以提高各個隊員對於相應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跨隊別的相互配合,更會定期進行新裝備,新技術的培訓和學習。

梯隊建設

子鵲應急救援隊現採取,普通志願者-救援隊預備隊員-救援隊正式隊員三個大級別的隊伍梯隊,普通志願者有意願加入救援隊的,需要先報名參加為期3-6個月不等的子鵲的“雛鳥訓練營”,通過“雛鳥訓練營”預審並開始參加訓練的即成為預備隊員,完成全部的“雛鳥訓練營”科目,並順利通過最終考核的,便可晉升為救援隊的正式隊員。
截止到2023年,“雛鳥訓練營”已有3期完成培訓和考核,平均通過率不足20%。

救援行動

自建隊以來,子鵲應急救援隊多次對上海市乃至外省市甚至是國際上發生的各類災害事故實施救援行動,共參與救援行動和大型自然災害救災行動50餘次,幫助和營救身處困境的市民6千人,同時回響了2027年上海吳淞口沉船失蹤人員搜救;2019年浙江台州臨海水災救援;2021年賀州遊船擱淺救援、颱風“煙花”導致的上海奉賢落水人員搜救、2022年上海疫情封城下的應急回響;2013年土耳其特大地震跨國救援、京津冀特大洪水救援、2023年涿州暴雨等各種大型自然災害的救援、救助工作。

賽事活動保障

在開展救援救災工作的同時,子鵲應急救援隊積極堅持為上海和周邊各種大型賽事和活動提供綜合保障,截止2023年,已完成了眾多大型賽事活動的綜合保障和救援工作,其中不乏著名的“三上”賽事(‘上馬’、‘上帆’、‘上艇’)、上海進博會等上海頭部賽事和活動。累計服務人群遠超100萬人次。

聯合演習

為提高在救援、救災行動中的協調和輔作能力,子鵲應急救援隊十分重視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與交流合作。分別與上海的部分區縣的應急管理局、消防救援支隊、公安分局、部分事故高發區域的當地派出所,街道和其他民間救援組織建立了聯動機制,並定期組織、進行聯合演習,截止2023年,累計共舉行各種聯合演習、演練20餘次。

社會服務

愛心暑托班

2022年起,子鵲應急救援隊救積極投入到了上海市愛心暑托班的公益服務中去,平均每年向各個年級的暑托班學生開展40餘課時的公益講座;

聯勤聯訓

截止2022年,子鵲應急救援隊已經和多個公安、消防、應急部門達成了戰略合作和聯勤聯訓機制;截止到2023年,子鵲應急救援隊已在南京東路步行街、蘇州河水域、蘇州河沿線開張常態化的綜合保障聯勤任務。

學習和交流

子鵲應急救援隊高度重視與國內外領先的救援組織和機構的學習與交流,秉承“拓外求技,引內育藝”的原則,努力吸納先進的技術與理念。隊員們自發投入個人時間、精力和費用,積極參與了多項國際和國內的救援培訓課程。他們曾多次參加國際野外醫療協會(WMAI)、國際IRATA繩索協會、美國心臟協會(AHA)、國際搜救教練聯盟(IRIA)的培訓,並參與了中國國際救援隊地震、國家地震緊急救援培訓中心、上海海上搜救中心以及中國緊急救援促進中心等機構舉辦的各種救援課程。
此外,子鵲還誠邀了來自北美野外醫療協會、中國應急管理部、上海市應急管理局、上海市民防辦、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以及上海市疾控中心等機構的專家,為隊伍提供寶貴的授課與指導。通過這些寶貴的學習和交流機會,子鵲應急救援隊不僅拓寬了知識視野,也增強了隊伍的專業技能和救援效能,為未來的救援任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培訓課程

  • 美國心臟協會 基礎生命支持ACLS、BLS、HS 課程
  • 基礎繩索技能課
  • 基礎水域技能課
  • 國際野外醫療協會 第一回響人WFR、高級野外急救員WAFA、野外急救員WFA課程
  • 社區防災減災推廣課程
  • 國家初級救護員課程
發展歷史
2023年7月31日晚,上海首支赴涿州救援隊子鵲應急救援隊7名成員緊急北上,參與救援。截至目前,上海子鵲應急救援隊已經救援超過200名被困居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