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東夼村

清光緒末年,另一說為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大山東夼村姜明寬兄弟三人遷居晶山東南的山夼里建村定居。因建村處環境優美,當時黃寶雞很多,故命村名黃寶雞窪,後改名山東夼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山東夼村
  • 耕地面積:42公頃
  • 轄區面積:2.5平方公里
  • 人口:325人
基本概況,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基本概況

清光緒末年,另一說為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大山東夼村姜明寬兄弟三人遷居晶山東南的山夼里建村定居。因建村處環境優美,當時黃寶雞很多,故命村名黃寶雞窪,後改名山東夼村。為區別大山東夼村,又稱上山東夼村。 上山東夼村位於海陽市西北部,地處東經121°02′,北緯37°01′。東與李家嶺村為鄰,南與大山東夼村相連,北與晶山後村隔山相望。距309國道3.5公里。隸屬發城鎮。距鎮政府駐地8.3公里,距市政府駐地41.3公里。 全村轄區面積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2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大豆、蘋果、桃、大櫻桃等。 2002年,全村125戶,325人,均為漢族。除有劉、申、吳姓各1戶外,其餘均為姜姓。

大事記

1940年春日軍進村,打死本村婦女2人,打傷兒童1人。
1941年3月八路軍進駐,本村解放。
1954年本村第一個初級農業合作社成立。
1956年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同年用上電網供電。
1986年安裝自來水。
1998年修通本村與大山東夼村的連村路。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37公斤。1979年,糧食畝產提高到297公斤,總產13.3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達到416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619公斤,總產13.9萬公斤。 1983年以來,黨支部根據本村的自然優勢,發動村民先後栽植了紅富士蘋果、大粒山楂、石豐板栗、紅燈大櫻桃、中華壽桃等優良水果和乾果,成為全鎮發展優質乾(水)果時間早、品種多、名聲響的村。2000年,果品總收入30萬元。 1999年以來,村黨支部引導村民大力發展養殖業。2000年,有小型養豬場7個,養牛專業戶1個,養羊戶10個。 2002年,第一產業收入70萬元,其中農業29萬元,畜牧養殖業41萬元。
第二、三產業建國前,有小手工業3戶,收入僅供自給。1983年以來,先後建起石子場5個、石灰窯1個。2002年,有中型客車1輛、大型貨車6輛。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95人,收入295萬元,其中工業94萬元,運輸業178萬元,商飲業14萬元,服務業9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28年,本村建立國小,有學生10人。其時教學條件較差,教育質量不高。改革開放後,村黨支部重視教育工作。凡村民子女考取中專、大學的,村集體獎300-500元,困難戶據情增加。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23人。 為使村民掌握更多的果業技術,村統一派車,分批組織村民外出參觀學習;並多次聘請萊陽農學院的專家來村,傳授各項致富知識,使90%的村民掌握一種或多種致富技術。全村有3人獲農藝師職稱,其中1人獲海陽市科技拔尖人才榮譽稱號。 人民生活建國前,人民生活水平很低,吃不飽,穿不暖,人均糧食僅有120公斤左右。建國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人均糧食達到350公斤。2002年,人均糧食425公斤,人均存款餘額2100元,全村有各種農用車78輛、機車56輛、電話49部、有線電視用戶60戶、彩電83台、電冰櫃24台、洗衣機5台,人均住房面積26.2平方米。 集體福利自1978年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壯大,村先後購買16mm電影放映機1台,自放電影;村集體投資,用上電網供電,安裝了自來水。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2年,本村成立黨支部,時有黨員3人。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時,全村有黨員11人。2002年,全村有黨員26名。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姜學通、姜寶、姜萬春、姜連、姜忠亭、姜學茂、姜學義、姜學忠、姜忠利、姜學國。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委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姜國、姜寶、姜學通、姜學義、姜守亭、姜學武、姜學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