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鮮小籠包

三鮮小籠包

三鮮小籠包,是江南地區的特色小吃之一。是用新鮮豬肉、蝦仁、魚肉等配以時令蔬菜、調味料製成的餡料。小籠包皮薄餡多,味道鮮美,湯汁濃厚,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美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鮮小籠包
  • 別稱湯包
  • 主要原料:豬肉,麵粉,皮凍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
  • 適宜人群:老少皆宜
  • 簡介:江南地區的特色小吃之一
名字來源,味道概述,發展歷程,

名字來源

小籠包子又稱湯包,顧名思義,湯包講究的就是那一口包著的湯汁。那一口滋潤的湯汁做得好,可以直沁你的腸胃。小籠包子要做到皮透、餡鮮、湯濃是不容易的。一般來說,北方不出小籠包子,天津雖有“狗不理”包子,但它是十八道皮皺的大肉包子。北方的湯包大得出奇,像我們江南的大肉包子,一個大蒸籠里裝上二十隻,吃起來殺癮。然而南方也不出小籠包子,廣東早茶點心中一般是本地出產的水晶包,像一元硬幣一樣大小,巴掌大的蒸籠只盛五隻。遇到北方大漢起碼要吃上兩米高的蒸籠才能飽肚。到了我們江南這不南不北的地帶,小籠湯包乾脆就叫小籠包子,形狀做得如金錢柿子一般大。
北方人豪爽萬千,南方人精細,飲食就是性格的影子。小籠包子就出在江南這一片,像杭州知味觀的湯包、南翔的小籠包子和上海城隍廟的湯包在全國頗有名氣。去年我在廣州的一家四星級賓館特意要了一籠上海湯包廣州號稱美食的天堂,其他吃的方面的確讓我開眼。但小籠包子卻被他們做成了東施。其實上海人有時將小籠包子叫成小籠饅頭,做得精巧,叫法實在,無不透露出它走向民間的強烈企圖。曾經在皇宮裡出現過許多名點,就是因為它們沒有接通民間這根脈絡,而導致在今天的市面上斷絕。小籠包子至今仍在我們早點中占有“貴族身份”,它是一位下了凡的“公主”。比起那些宮廷名點來說,能在百姓的嘴裡念道著就是一件好事。

味道概述

為什麼江南的小籠包子好吃呢?小籠湯包的靈魂應該是“鮮”。江南一帶河塘遍布,螃蟹、甲魚和河蝦豐富。有了螃蟹和河蝦參與餡的內容、有了不南不北的包子的概念、以及江南人所特有的手巧和地氣,因此江南出產不大不小的湯包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蟹黃包子湯包中的佼佼者。鎮江宴春樓和蕪湖同慶樓的蟹黃包子是最有名氣的,這在《中華飲食文庫》中都有記載。更有意思的是:揚州有一種名副其實的湯包,它就裹著一包湯汁,吃的時候要用麥桿吸。小的時候我曾聽家門口有位做包子的老闆說過:過去有的店鋪用蚯蚓配入肉餡里。用蚯引配料,包子奇鮮。當時又沒有冰櫃,包餡放兩夜也不餿。只不過店家不對外說,怕顧客吃了反胃。

發展歷程

小籠灌湯包子是開封歷史悠久的名點之一。它是由北宋時期有名的“山洞梅花包子”演變而來,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以小巧玲瓏、皮薄餡多、灌湯流油、鮮香利口而馳名。
灌湯包子是開封的傳統食品,早在北宋市場上已有售賣,稱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東京72家正店之一的“王樓”,制售的名為“山洞梅花包子”,號稱“東京第一”。北宋之後,灌湯包子在開封流傳下來。
20世紀20年代,名廚黃繼善創辦“第一點心館”,主營灌湯包子。30年代, 他適應市場需求,對包子的製作方式加以革新,獎原來用半發麵皮和瘦皮和瘦肉摻豬皮凍糕加江米、料酒、子母油、甜麵醬小磨香油等制餡,改為用死面制皮和用白糖、味素為餡提鮮。通過“三硬三軟”和面,使麵皮盤筋韌光滑,不漏湯,不掉衣。還改大籠為小籠蒸製,就籠上桌,旋吃旋蒸,保持旋蒸,既保持了包子的熱度和形狀的完美,又便於經營,備受顧客歡迎,此即為灌湯小籠包子。
建國後,灌湯小籠包子 得以發揚光大。尤其是黃繼善開創的“第一樓包子館”所經營的灌湯小籠包子,經過名師的不斷改進,更具特色。其皮薄餡大,灌湯流油,軟嫩鮮香,潔白光潤,提起像燈籠,放下似菊花。遠近聞名,吸引了大批開封市民和中外遊客,多以品嘗此名食為樂事。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第一樓”先後發展了系列產品“小籠包子宴”和“速冷包子”。“小籠包子宴”又稱“什錦包子宴”,依餡料不同分為雞丁、筍丁、韭菜頭、魚仁、蝦仁、山楂、三鮮、南薺、麻辣湯和灌湯十大風味。“速冷包子”先後投放本市及鄭州、洛陽、杭州、北京等市廠,受到歡迎。90年代後期,隨者第一樓集團公司的成立和規模的日益擴大,各地要求聯營或設店經營灌湯小籠包子的客商越來越多,至1996年底,已在外地設連鎖店20餘家 。1989年以來,“第一樓”小籠包子先後獲得商業部優質產品金鼎獎和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的“中華名小吃”等榮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