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量

三量

即心、心所量知所緣之對境的相狀差別。其中,現量、比量為正確之量知,非量乃謬誤之量知。唯識家多作此種分別,在因明的悟他、自悟八門中屬於自悟的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量
  • :心所量知所緣之對境的相狀差別
  • 正確之量知:現量、比量
  • 非量:謬誤之量知
現量,比量,非量,定義,所謂似比量,立量者甚多,外道所立者,所謂比量,所量,原文摘錄,商羯羅主,立法進行觀察,量果的問題,名似現量,似現量,似比量,

現量

又稱真現量,以簡別於似現量。即指對所緣之境無任何分別籌度之心,各各逼附自體,顯現分明,照了量知。《因明入正理論》雲(大正32·12b)︰‘現量,謂無分別。若有正智,於色等義離名種等所有分別,現現別轉,故名現量。’
所謂無分別,即遠離名言、種類等諸分別。如緣青色,而緣‘青’之名言,以其名言通於一切青色,故並非直接逼附其物自體,而是在諸法之共相(即共通之相狀)上轉,因此不是現量。緣種類等亦然。於自性、隨念、計度等三分別中,此現量無隨念、計度之別,唯有自性分別,故為離名言、種類等之分別。既是不緣名言、種類等共相,則五識等各各逼附自己之境體,不貫通他境。因此,一一緣一一之境,故云現現別轉,而其心之緣慮常無迷亂。《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十六雲(大正31·772a)︰‘現量者,謂自正明了無迷亂義。’
但如翳眼見空華,見第二月,雖離名言或種類等之分別,仍不得稱為現量。應屬現量者,《入正理論疏》謂有四類,即{1}五識、{2}五俱意識、{3}諸自證分、{4}定心。此等皆是逼附境之自體而照了者。
若於唯識家建立八識之上而論,屬於現量者,應指前五識與第八識的見分、五俱意識(一分通於似現量)、諸八識的自證分及證自證分、定心等四類。
又,有關此現量之體,古來異說甚多。《瑜伽師地論略纂》、《因明疏瑞源記》卷一舉內外十一說,即外道有二說︰數論說五知根為現量之體,勝論說德句之覺。小乘有五說︰世友主張五根,法救主張五識,妙音主張慧心所,正量部主張心、心所,經部主張根識和合。大乘有四說︰安慧認為是自證分,難陀認為是見分,陳那認為是見分、自證分,護法認為是見分、自證分及證自證分。

比量

又稱真比量,以簡別於似比量。指由既知之境比附量度,而正確了解未現前及未知之境。如見煙而知有火,由所作之性而知無常。《因明入正理論》雲(大正32·12b)︰‘言比量者,謂藉眾相而觀於義。(中略)由彼為因,於所比義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無常等,是名比量。’意即煙系由現量而得知,所作性是由比量而了知,以此等為遠因。憶念有煙則有火、有所作性則是無常,以此為近因。遂產生應有火、應有無常之正智,稱之為比量。
若依因明而言,比量應指以具足三相的因而成宗,此作用存於獨散的第六意識之見分。若與現量相對而論其差別,則現量為直緣,比量為重緣;現量是證智,比量為比智;現量是體,比量是用;現量為無分別,比量是有分別。
又,《顯揚聖教論》卷十一舉出相、體、業、法、因果等五比量。此中,{1}相比量,謂見相而比知,如見煙而知有火。{2}體比量,謂見體而比知,如見現在之體而知過去、未來之體。{3}業比量,謂見作業而比知,如見草木動搖而知有風。{4}法比量,謂於相屬之法,由知一而比知其他,如見生而知死。{5}因果比量,謂見因而知果,如見果而知因。

非量

即與前面真正的現量、比量似是而非的‘似現量’、‘似比量’之總稱。《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雲(大正44·95c)︰‘似現似比,總入非量。’亦即似現、似比並非真正的現、比量,因此稱為非量;又為非、為量,故稱非量。

定義

《因明入正理論》雲(大正32·12c)︰‘有分別智,於義異轉,名似現量,謂諸有智了瓶衣等分別而生。由彼於義不以自相為境界,故名似現量。’所謂有分別智,即附帶名言、種類等分別而起的智慧。亦即對境非直取其自體,而是以有分別心取瓶衣等,瓶衣等乃四塵之集合,無實體,然於其上作分別而以為有實體,故云異轉,即墮於謬誤。
又,似現量亦通於無分別心,即其心雖緣境而無分別,但因老、病等,心勢衰弱,不能明了見境相,如見非黃而以為黃,如見空華等,亦為似現量。《因明入正理論》唯說有分別智,系因有分別智乃決定為非量,故就其決定而言有分別智為似現量。
另依《因明正理門論》,似現量有五種智,即︰{1}散意識緣過去者,{2}獨頭意識緣現在者,{3}散意識緣未來者,{4}三世中之諸不決智,{5}現世中諸惑亂之智,即見杌以為人等。要言之,即五俱意識的一分與獨頭意識。又,第七識的見分緣第八識而起我執者亦屬之。《入正理論疏》謂此等皆稱為似現量有二解︰{1}眼識等並非得現量者,卻以為得現量,故稱似現量。{2}所有分別之心自以為得現量,故稱似現量。古來認為前說義未盡,而後說盡理。

所謂似比量

指類似比量而實為謬誤者。例如,將霧誤認為煙,而以為應有火。《因明入正理論》雲(大正32·12c)︰‘若似因、智為先所起諸似義智,名似比量。(中略)於似所比諸有智生,不能正解,名似比量。’亦是存於獨散意識的見分。此是真比量之流類,但非真,故有似比量之稱。

立量者甚多

據《入正理論疏》所載,或有立現量、比量、聖教量等三量者。現量、比量同於上述,聖教量又稱至教量、正教量、教量。《瑜伽師地論》卷十五解釋此聖教量,文雲(大正30·358c)︰‘正教量者,謂一切智所說言教,或從彼聞,或隨彼法,(中略)聖弟子說,或佛自說經教,展轉流布至今,不違正法,不違正義。’又,《大乘義章》卷十亦廣分別此三量之義。
此外,亦有加譬喻量而立四量者;譬喻量,如對不識野牛者說野牛似於家牛。或更加義準量而立五量;義準量,如準於法之無我而知無常,以無常之法必無我故。或更加無體量而立六量;無體量,如入此室中,雖主人不在,但知為其住處。如此,自古即有多說,及至陳那,謂聖教量通於現、比二量,其他皆攝於比量。慧沼《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雲(大正44·160a)︰
‘問︰古師能立皆說三量,今者陳那量何唯二?答︰論一切法不過二相︰(一)自,(二)共。得自相心名為現量,得共相心名為比量。定心緣教即得自相,散心緣教即得共相。陳那約此能緣之心,量但立二。故理門雲︰由此能了自、共相故,非離此二別有所量,為了知彼更立餘量。古立三者,有雲︰古師以緣聖教及所余心,故分三量。緣於聖教所生現、比,名聖教量;緣於所余現、比心,得名現比量。’

外道所立者

此係數論外道所立者,即量知物之相狀的差別。相當於佛教所謂的現量、比量、聖教量。所謂證量,《金七十論》卷上雲(大正54·1246a)︰‘證量者,是智從根塵生,不可顯現,非不定無二,是名證量。’此中,是智從根塵生,系指五智根緣五塵;不可顯現,指非隨從智之分別而顯現;非不定,指是煙或是霧不能決定;無二,指所知之境有二,非校對可知之。此相當於現量。

所謂比量

《金七十論》卷上雲(大正54·1246a)︰‘比量有三,一者有前,二者有餘,三者平等。’此中,有前謂知未來,有餘謂知過去,平等謂知現在。關於聖言,該論又雲︰
‘聖言者,若捉證量、比量不通,此義由聖言故是乃得通。譬如天上、北■單越非證、比所知,信聖語故乃可得知。聖言者,如偈說。阿含是聖言,聖者滅諸惑,無惑不妄語,因緣不生故。(中略)聖教名聖言者,如梵天及摩■王所說四皮陀及正論。’
此外,該論又論三量之關係,謂耳於聲生解,乃至鼻於香生解,唯解自相,不能知差別,稱為證量;依此證量故,比量能了別三世之境,譬如人見黑雲當知必雨,如見江中充滿新濁水當知上源必有雨;非以上證、比所知者,則依聖教所說而信之。

所量

所量,謂被量度者。能量,謂量度者。量果,謂知其結果。譬如量織物時,織物為所量,尺度為能量,知道有多少尺寸是量果。將心識的作用四分作分別,相分即所量,見分即能量,自證分即量果。

原文摘錄

呂澄《因明入正理論講解》第二章第四節(摘錄)
(一)陳那以前,外學(如正理派)和古因明師都談量,不過種類很多,除現比二量外,還有譬喻量、聲量、義準量、無體量。譬喻量也叫喻量,‘如不識野牛,言似家牛,方以喻顯故。’(《大疏》卷一)我國的孟子好辯,他進行辯論時,很多場合就是以喻量為工具。聲量也叫聖教量,這完全是以經典為根據的量。義準量即舉一個而推知另一個,‘謂若法無我,準知必無常。無常之法必無我故。’(同上)無體量是從反面來類推,如‘入此室中,見主不在,知所住處。如入鹿母堂,不見苾芻,知所住處。’(同上)陳那把這些量加以簡化,只留現、比二量。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是由所量(認識對象)決定的。有幾種認識對象就有幾種量。對象不外兩種︰自相境與共相境。不論什麼時間,也不論什麼地方,只要是親切經驗到的就是自相;與概念聯繫的則是共相。既然所量有二,能量也應有二。認識自相的量是現量;認識共相的量是比量。聲量、喻量、義準量、無體量都可以歸入比量。陳那把這些量歸為二,不僅名目不同,內容也不同了。(中略)

商羯羅主

這是繼承了陳那的說法。用離分別這一條件來限定現量的性質,原是陳那的創見。在他以前,佛家舊說和他宗異說,都是從現量的表面即各種感官和它們對象接觸的關係上找解釋,但陳那著眼於思維的階段,而以沒有達到分別的程度為現量的界限。一超過這界限,便不是真正現量,或者竟成為比量了。什麼是分別呢?這是思維從可以用名言(概念)解釋的角度去了解對象,換句話說,也就是在思維上構成適用名言(概念)表白的心象。這樣的心象並非單純從感覺而來,乃是和別種經驗的記憶發生聯想、加了判斷而後構成的。概括地說,這時思維活動已經是到達了概念的範圍了。用現代心理學用語來說,現量即是感覺,不過現代心理學不如印度佛學細密。當然,並不是說印度佛學正確,只是說它細密而已。現量可說是純粹感覺,主要是前五識──眼、耳、鼻、舌、身的活動,也包括與這些識同時而起的意識的活動。這個意識不是全部第六意識,而是與前五識同時而起的‘俱意’的活動。前五識與外界發生接觸,留影像在第六識上,它可以繼續開展下去。前五識緣境的自相,但不做任何分別,即所謂‘正智於色等義離名種等所有分別’。比如眼識緣色,並不起‘色’的概念,也不起‘紅’、‘白’等概念。如起,便不是現量了。而且,根與根之間無任何聯繫,這叫‘根根別轉’,即論文中說的‘現現別轉’。如眼根緣色時,耳根就不參與。眼耳毫無聯繫,如有聯繫就成為知覺了。但根與境發生作用時,必有俱意隨之,如不隨,根就不會起作用。(中略)

立法進行觀察

、比度,結果產生了正確認識,如知道(此山)有火,或知道(聲)是無常,就是比量。
為了說明正智的結果,這裡有兩個例子︰一是了知有火;二是了知無常。為什麼舉這兩個例子呢?因為‘因’有兩類,即現量因和比量因。‘以其因有現、比不同,果亦兩種︰火、無常別。了火從煙,現量因起,了無常等從所作等,比量因生。’(《大疏》卷八)知道有火,是由於看到煙的緣故。以看到煙為理由推知有火,是現量因。知道無常,是根據所作性推論出來的,這不可見,是比量因。(中略)
什麼是量果?量的過程是用能量(根等)量(丈量、衡量)所量(色等)。此過程必有結果。這個結果就是量果。‘如尺秤等為能量,絹布等為所量,記數之智為量果。’(《大疏》卷八)

量果的問題

當時印度各派有很多人不同意陳那等人的說法。有人難曰︰‘汝此二量(現、比二量),火、無常等為所量;現、比量智為能量,何者為量果?’(同上)這是一難。薩婆多等難曰︰‘汝大乘中,即智為能量,復何為量果?’(同上)諸外道難曰︰‘境為所量,諸識為能量,神我為量果。(中略)汝佛法中,既不立我,何為量果?智即能量故。’(同上)這一派主張在知之外,有神我對所量產生了解,所以,得量果的是神我。如看見,是神我看見。以上三種質難的共同點是︰智只能是能量,而不能是量果。本論這兩句話就是對這些質難的反駁,在反駁中也同時闡明了自己的觀點。陳那、商羯羅主所說的量果,指的就是‘智’本身。換言之,‘智’里包含著能量和量果,所以《論》文說︰‘於二量中,即智名果。’《大疏》卷八解釋得很清楚︰‘於此二量,即智名果。即者,不離之義。即用此量智,還為能量果。’此即一身二任之義。為什麼‘智’又叫作量果呢?智是能量,但在丈量後必有結果。智慧型了解此結果,所以智也是量果。《論》文說‘是證相故’指的就是這個意思。‘是證相故’是說二種量(現、比)都以證為相。‘以證為相’就是在心上呈現行相。既然是在心上呈現行相,當然是量果。以現量智證相叫現觀;以比量智證相是理證,這叫應理。(中略)

名似現量

《大疏》卷八解釋這句話說︰‘有分別智,謂有如前帶名種等諸分別起之智。不稱實境,別妄解生,名於義異轉,名似現量。’真現量是離名(概念)種(範疇)分別的。但是,在了境時,如果帶有名種等,那就不是如事物本身那樣去認識了,而是執此為此,或執彼為彼,這就叫‘別妄生解’,即似現量。比如,在認識外境時,有了‘紅’的認識,這就是有分別的認識,是沒有離開概念的認識。因為‘紅’是概念,是由比較、抽象而得到的認識。這樣的認識不是在自相的、無分別的範圍內轉,而是在分別的範圍內轉了。這就是‘不稱實境,別妄生解’。

似現量

比量緣共相,似現量卻緣自相而生分別。如對瓶、衣等的認識。瓶、衣等皆由四塵(色、香、味、觸)而成。現量認識事物的特點是‘根根別轉’,就是說,眼識緣色,耳識緣聲,乃至身識緣觸,各識皆不緣余分。瓶、衣等皆由四塵而成,真現量智就不可產生瓶、衣等認識。如果有了瓶、衣等認識(‘諸有智了瓶衣等分別而生’),就是‘不以自相(四塵)為境界’,而是於此共相瓶、衣假法上轉。這就違反了現量無分別的定義,不是根根別轉,而是與概念相聯繫的了。(中略)

似比量

以錯誤的理由為根據進行推斷,其結果是對境界產生錯誤的認識,這就叫似比量。如見霧而說為煙,並據此而推斷有火,就是似比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