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城隍廟

三都城隍廟

在金平區鮀江街道蓬洲東門大街,有一座古廟,叫“三都城隍廟”。城隍是中國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三都城隍廟始建於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清光緒三年(1877)重建,1988年夏草草小修,2002年重修並於是年11月竣工開光。這次大修以修舊如舊原則,保留著坐北向南,二進一天井一拜亭的格局,五瓜抬梁式硬山頂金形結構十分嚴謹。廟中保留有潮州木雕彩繪嵌瓷灰塑石雕等傳統工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都城隍廟
  • 始建時間: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
  • 地址:汕頭市金平區鮀江街道蓬洲東大街
  • 主神:王來任、周有德
簡介,由來,

簡介

三都城隍廟始建於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清光緒三年(1877)重建,1988年夏草草小修,2002年重修並於是年11月竣工開光。這次大修以修舊如舊原則,保留著坐北向南,二進一天井一拜亭的格局,五瓜抬梁式硬山頂金形結構十分嚴謹。廟中保留有潮州木雕、彩繪、嵌瓷、灰塑、石雕等傳統工藝。
踏進斯廟,便有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天井兩邊壁上灰塑龍騰虎躍,氣勢威武。正殿懸掛“正氣浩然”烏底金字,金光閃爍。神龕中的城隍老爺、城隍夫人和執筆判官塑像赫赫端莊。正殿右側神龕中還塑有清初廣東巡撫王來任、兩廣總督周有德的塑像。據悉,清初,朝廷為杜絕鄭成功與沿海民眾的聯繫,於康熙元年(1662)在東南沿海一帶施行靖邊海禁政策,強迫人民內徙五十里,製造無人地區。康熙五年(1666),澄海縣也因“遷界”而被裁撤。三都居民慘遭塗炭,不少居民被迫內遷。康熙七年(1668),王來任和周有德巡視海界後,繪圖上疏,請求展復,於康熙八年獲得欽準,被撤數年的澄海縣恢復建制,人民才得以回歸故里。人們把王來任、周有德的塑像供奉在這裡,就是為了紀念他們解除潮民內遷之苦的恩德。

由來

城隍是中國民間原始信仰祭祀的自然神,是道教尊奉的主要冥界神靈之一。道教稱城隍剪除兇惡,保國護邦,掌管陰間事務,是城市的保護神,因此,凡建都城,必建城隍廟。
三都指江都、蓬洲都和鱷浦都。江都轄西隴、溪東、嶺港尾、浦市、下底、大井、天港、大場、蓮塘、沙浦、西埕、舉丁、所內、北門外、港尾、西園隴、石嶺頭、新寮、北山寮等19村;蓬洲都轄大牙、富砂、沈洲、東隴、西隴、內隴、外砂、下尾、沙尾、下埔、橫窖、漁洲、石厝隴、吉貝隴、鷗沙背、浮隴、林鐵隴、東墩、沙尾、西灶、大路、鱟塢、打鐵洲、溪東西、赤窖、岐山、洋邊、金砂等27村;鱷浦都轄園前、月浦、長隴、溝頭、新渡、小山兜、西隴、湖頭市、水吼橋、瓦尾、沙溝、山兜、厚隴等13村。這三都,都毗鄰大海,歷史上聯繫密切。據《汕頭建置沿革》載:早在北宋太和興國(977年)時,三都就同屬海陽縣延德鄉管轄。北宋宣和三年(1121)重設揭陽縣時,三都同時被割入揭陽縣。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設定澄海縣時,這三都又同時被割入澄海縣。當時的澄海縣人稱小邑,治屬範圍僅包括從海陽縣割入的上外莆、中外莆、下外莆三都,從揭陽縣割入的江、蓬洲、鱷浦三都和從饒平縣割入的蘇灣都共七個都。
江都蓬洲所城建成後,按例必須建築城隍廟宇,鑒於三都關係的密切,當時又同屬浦巡檢司所轄,故經三都耆老協定,所建城隍廟為三都共有,三都居民同受城隍老爺庇佑,即所謂“三都一廟,官祭民祀,三地共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