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藥檳榔

三藥檳榔

三藥檳榔(學名:Areca triandra Roxb. ex Buch.-Ham.)是棕櫚科檳榔屬植物。莖叢生,高3-4米或更高,直徑2.5-4厘米,具明顯的環狀葉痕。葉羽狀全裂,長1米或更長,約17對羽片,頂端1對合生。花序和花與檳榔相似,但雄花更小,只有3枚雄蕊。果實比檳榔小,卵狀紡錘形。種子橢圓形至倒卵球形。果期8-9月。

分布於中國、印度、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等亞洲熱帶地區;中國台灣、廣東(廣州)、福建、雲南(景洪、勐臘)等省區均有栽培。性喜溫暖、濕潤和背風、半蔭蔽的生態環境。要求在硫松肥沃,富含有機質,通透性好的砂質土壤中生長。

三藥檳榔是一種熱帶或南亞熱帶繁茂生長的綠陰樹種,莖幹挺拔強健,枝葉常年青翠,形若翠竹,耐陰性強,掛果期長。既有南國熱帶風情的優美葉態,又有橙黃、赭紅、累累果實的內在情調,是一種極為珍貴的觀葉、觀花、觀果植物。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播種,分株,栽培技術,上盆基質,水肥管理,溫度光照,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莖叢生,高3-4米或更高,直徑2.5-4厘米,具明顯的環狀葉痕。葉羽狀全裂,長1米或更長,約17對羽片,頂端1對合生,羽片長35-60厘米或更長,寬4.5-6.5厘米,具2-6條肋脈,下部和中部的羽片披針形,鐮刀狀漸尖,上部及頂端羽片較短而稍鈍,具齒裂;葉柄長10厘米或更長。佛焰苞1個,革質,壓扁,光滑,長30厘米或更長,開花後脫落。
花序和花與檳榔相似,但雄花更小,只有3枚雄蕊。果實比檳榔小,卵狀紡錘形,長3.5厘米,直徑1.5厘米,頂端變狹,具小乳頭狀突起,果熟時由黃色變為深紅色。種子橢圓形至倒卵球形,長1.5-1.8厘米,直徑1-1.2厘米,胚乳嚼爛狀,幾無澀味,胚基生。果期8-9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印度、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等亞洲熱帶地區;中國台灣、廣東(廣州)、福建、雲南(景洪、勐臘)等省區均有栽培。性喜溫暖、濕潤和背風、半蔭蔽的生態環境。要求在硫松肥沃,富含有機質,通透性好的砂質土壤中生長。
三藥檳榔三藥檳榔

繁殖方法

播種

在中國華南地區,可在三藥檳榔果實成熟後,採收果實,取出種子,隨采隨播進行有性繁殖。苗床可用土陶花盆。基質可用森林腐葉土3份、山泥土3份,砂質菜園土2份、腐殖土2份配製。用這些材料配製的培養土,是一種富含有機質的酸性砂質土,疏鬆肥沃,宜於三藥檳榔幼苗的生長。為了減少病蟲害,其基質最好用40%的福馬林100倍的水溶液噴酒消毒,再用塑膠薄膜覆蓋,密封24-36小時後,推開晾曬,待藥液完全揮發後,再經整細過篩,裝入苗床備用。播種時,將基質刮平壓實,再把準備好的新鮮種子,均勻地播種在苗床內,覆土以蓋住種子為宜。然後把苗床浸於大容器中,讓整個基質充分吸足水分,苗床上覆蓋玻璃,把花盆置於溫暖的地方,促進種子萌發。三藥檳榔播種後,要加強水分和溫度的管理,經常檢查土壤墒情,隨時補充水分,保持基質濕潤。苗床的溫度控制在22-25℃,加強通風透氣。三藥檳榔新鮮種子發芽率高,在保證溫度、濕度和通氣良好的情況下,一般要3個月左右的時間,種子的胚芽才開始萌發,當幼小苗株破土而出時,要揭去覆蓋物,使其見光透氣。真葉出現後,要加強肥水的管理,促進幼苗健壯成長。但要注意,剛剛出土的小苗,要放在濕潤而又半蔭蔽的環境中蒔養,避免強陽光直射。春季,可將幼苗移至露地苗床,擴大株行距。夏季要在苗床上搭設蔭棚,保護好幼苗的葉片使之健壯生長。三藥檳榔的幼苗培育2-3年後,便可根據需要,作定植栽培。

分株

三藥檳榔屬於叢生狀生長的植株。一般經過4-5年的栽培,母株周圍便會萌發櫱芽,這些櫱芽再經1年及其以上的生長,基部能長出生活根。蒔養者便可根據植株的長勢和繁殖需要,將其全株挖起,別去附著土,露出所有根系,再按植株生長的縫隙,用鋒利快刀進行切割,分成若干小株叢,切口塗抹硫磺粉或潔淨草木灰,對刀口進行消毒處理,最後進行分株苗栽培,成活後便是一棵完整的植株。三藥檳榔分株,宜在植株生長旺盛的4-6月進行。一般華南地區這時的氣溫,大都能穩定在25℃以上,植株分切栽培後,能迅速生根萌發新芽,只要操作得法,精心栽培,精心管理,植株比原來生長更好。分株苗的栽培,小苗用小盆,2-3米以上的大株,要用特大號瓷質陶盆,栽培時,可用培養土,栽好後第一次把水澆透,以後每天多次向葉片進行霧狀噴水,這樣既能減少水分蒸發,又能滋潤盆土,促進分株苗儘快成活。

栽培技術

在熱帶或南亞熱帶,時養者都可根據綠化美化的需要,選擇土層深厚,質地肥沃,富含有機質,通透性較好的地方,挖大坑,坑內填足基肥,肥上再填肥沃的砂質土壤,然後帶土團挖取苗株植於大坑中央,周圍填土壓實,第一次的定根水必須灌透,5-7天后再灌一次,植株就能成活,以後便可進行正常管理。

上盆基質

在亞熱帶地區,大多進行盆栽,時間在春季的3-4月,為了栽培成功,可在頭年的秋季,在植株基部周圍進行環狀挖溝,切斷部分根系,促使三藥檳榔生長鬚根。栽培時,挑選大小適宜的瓷質或釉質陶盆。基質可用森林腐葉土2份、山泥土3份、腐殖土2份、菜園土3份配製,配好後充分混合,曝曬數日,整細過篩備用。操作時,先將花盆浸泡數日,清洗乾浄,用數塊瓦片棚蓋花盆底孔,再用碎盆片填於周圍,做好排水層,底部先填一層腐熟的乾雜肥,或其他乾類、油枯粉、過磷酸鈣等基肥,肥上再填培養土,栽培時,將植株挖起,剔去多餘的附著土,剪除基部老化葉片,將植株植於花盆中央,扶正後填土壓實。新栽的植株,第一次的定根水要澆透,花盆置於濕潤蔭蔽的地方,每天多次向葉片進行霧狀噴水,當新葉抽生後,可適當減少澆水量,進行正常的蒔養管理。

水肥管理

三藥檳榔是一種喜肥植物。每年冬季,可把花盆表面泥土扒開56厘米,或者扒去盆壁內的土壤,沿內壁扒一條溝,施一些腐熟的廄肥和餅類肥料,然後覆蓋一層肥沃的培養土。這些固體肥料,隨著澆水或下雨而緩慢地滲入土壤中,轉換為無機營養元素供植株緩慢吸收。同時,冬季花盆中堆積這種肥料,容易吸收陽光和溫度,晚間產生熱量有利於三藥檳榔冬季的生長。
三藥檳榔在整個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期,除開花期和三伏天不施肥外,其他時間都可結合澆水,追施有機肥或無機化肥,每十天半月追施一次。營養生長期以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植株掛果以後改為以磷肥為主、氮鉀肥為輔。最好施用農家有機液體肥料,這是一種營養元素較為全面的長效肥,施后土壤疏鬆肥沃,利於三藥檳榔的有效吸收。

溫度光照

三藥檳榔適宜在25-32℃的溫度條件下生長。夏季,三藥檳榔肥大的葉片,不能忍受強陽光的直射,否則會灼傷葉片。在6-7月,需要一個半蔭蔽、濕潤而具散射光照的生態環境,植株才能旺盛生長。因此,蒔養三藥檳榔,特別現代的高樓層蒔養,更應該根據植株的生長習性,為其創造一個適宜生長或基本接近原產地的自然生態環境。春秋冬三季,要有足夠的陽光照射,夏季轉人濕潤的樹陰下,或者放在其他半蔭蔽的地方,精心進行水肥管理,避免強陽光照射而灼傷葉片。冬季將植株置於南向玻璃窗內,室溫控制在15-20℃,使之緩慢生長,以利裝飾室內或置於客房觀賞。

主要價值

三藥檳榔是一種熱帶或南亞熱帶繁茂生長的綠陰樹種,莖幹挺拔強健,枝葉常年青翠,形若翠竹,耐陰性強,掛果期長。既有南國熱帶風情的優美葉態,又有橙黃、赭紅、累累果實的內在情調,是一種極為珍貴的觀葉、觀花、觀果植物。最適宜於熱帶、南亞熱帶地區的庭院、公園作綠化美化栽培。其他地區可作盆栽,置於陽台、平台上蒔養,開花掛果後,置於室內裝飾和觀賞。
三藥檳榔三藥檳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