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革命

三色革命是“綠色 (糧食作物) 革命”、“藍色(人工養殖業) 革命”、“白色 (奶類生產) 革命”的簡稱。對世界農業發展趨勢的一種概括。20世紀中葉以後,糧食作物在雜交、矮化和耐肥等方面取得了成就,至70年代,又在農作物的無性繁殖、基因重組技術、根系固氮、無土栽培諸方面有了重大進展,被譽之為“第二次綠色革命”;海水養殖對維持生態平衡,保護海水產資源有重要意義,“藍色革命”使人們從單純捕撈進入人工增殖、養殖,讓海洋為人類提供更多食物;奶類生產報酬高,又能顯著改變人類營養構成,白色革命促使人們把奶類生產推上新的台階,並積極培育新的高產奶畜品種,改進飼養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色革命
  • 三色為:綠色、白色、藍色
  • 目的:改造大農業
  • 代表:印度農業發展的三個階段
簡介,詳細介紹,

簡介

綠色革命:農作物的最高產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光能利用效率的高低。一般作物光能利用率在0.4%左右,從光合作用本身的效率來計算,理論可達20%左右,根據這一計算,僅水稻畝產就能達7000~10000千克。因此,把擴大農作物葉綠素體面積以加強光合作用,提高農作物產出率,稱為“綠色革命”。

詳細介紹

狹義的綠色革命是指印度進行的“綠色革命”。
1967—1968年,印度開始了靠先進技術提高糧食產量的“綠色革命”的第一次試驗,最終糧食總產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使印度農業水平顯著提高。
廣義的綠色革命是指在生態學環境科學基本理論的指導下,人類適應環境,與環境協同發展、和諧共進所創造的一切文化和活動。
白色革命:地球上的植物資源極其豐富,用來發展畜牧業,將粗蛋白轉化為以奶品、肉類為主的高級蛋白質,既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擴大了食物的來源範圍。因為蛋白質呈白色,所以稱為“白色革命”。
藍色革命:海洋占地球總面積71%,雖然生物品種多、數量巨大,但目前對海洋的開發利用十分有限。海洋可提供的食物,比陸地全部可耕地提供的食物多出數倍。因為海洋呈藍色,所以把人類征服海洋、建立以海洋為主的水體農業稱為“藍色革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