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結義

三結義

桃園三結義最初是小說《三國演義》里記載的故事,述說當年劉備關羽張飛三位仁人志士,為了共同乾一番大事業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選在一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再加上連年災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劉備有意拯救百姓,張飛、關羽又願與劉備共同乾一番事業。三人情投意合,選定張飛莊後一桃園。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景色美麗,張飛準備了青牛白馬,作為祭品,焚香禮拜,宣誓完畢;三個人按年歲認了兄弟。劉備年長做了大哥,關羽第二,張飛最小做了弟弟。這便是《三國演義》中著名的“三結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結義
  • 出自:《三國演義》
  • 時期:東漢末年
  • 人物:劉備 關羽 張飛
三結義簡介,“三結義”品牌,

三結義簡介

來源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黃巾之亂是從三結義開始,講了黃巾起義之後,東漢政府的反擊,出現了劉備,曹操等英雄,而東漢政權也快滅亡了。
提起劉備關羽張飛,人們總是會聯想到他們早年在涿郡張飛莊後那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劉焉出榜招募義兵。榜文行到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引出涿縣中一個英雄。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昔劉勝之子劉貞漢武時封涿鹿亭侯,後坐酎金失侯,因此遺這一枝在涿縣。玄德祖劉雄,父劉弘。弘曾舉孝廉,亦嘗作吏,早喪。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貧,販屨織席為業。家住本縣樓桑村。其家之東南,有一大桑樹,高五丈余,遙望之,童童如車蓋。相者云:“此家必出貴人。”玄德幼時,與鄉中小兒戲於樹下,曰:“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叔父劉元起奇其言,曰:“此兒非常人也!”因見玄德家貧,常資給之。年十五歲,母使遊學,嘗師事鄭玄盧植,與公孫瓚等為友。
劉焉發榜招軍時,玄德年已二十八歲矣。當日見了榜文,慨然長嘆。隨後一人厲聲言曰:“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嘆?”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玄德見他形貌異常,問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張名飛,字翼德。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傑。恰才見公看榜而嘆,故此相問。”玄德曰:“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今聞黃巾倡亂,有志欲破賊安民,恨力不能,故長嘆耳。”飛曰:“吾頗有資財,當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與同入村店中飲酒。
正飲間,見一大漢,推著一輛車子,到店門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喚酒保:“快斟酒來吃,我待趕入城去投軍。”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今聞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雲長大喜。同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飛曰:“吾莊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
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三結義”品牌

無形商標,本身不具有實體形式,是由一系列傳達性的思想、意識或感觀在大腦中產生的一種理念商標。我國最早的無形商標,當屬三國時期的“三結義”品牌。提起劉備、關羽和張飛,人們總是會聯想到他們早年在涿郡張飛莊後那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三結義”引出三國時期的三位主要英雄,從多方面表現了忠義的主題,漢室的劉備當時是為了失而復得天下,但無論是守天下還是打天下都不能缺少實仁、實義和實勇三大件,劉備自信自己從中山靖王那裡承襲的“仁”還是蠻貨真價實的,只缺乏“義”和“勇”,所以他就拉了關羽和張飛結拜為異姓兄弟,強強聯合,以“三結義”為旗號,組建“義軍”,後於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建立蜀國
無形商標的價值估量:劉備把他的“三結義”品牌發揮得淋漓盡致,他所提倡的忠義策略幾乎是其他任何人都無法比及的,“順大義”,“安黎民”的人生理想,使他最終成為手下大將們心目中的“仁義之君”。經過近兩千年的洗禮,“三結義”的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它是中華民族道德的象徵,也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遺產!隨後的兩千年期間,中國出現了相當多的無形商標,如同仁堂 :意思是和同於人,寬廣無私,有無論親疏遠近一視同仁之意。狗不理的由來:曾在蒸吃鋪學藝的小夥計名叫“狗子”,後來自己開了一家包子店,他那的生意十分興隆,狗子忙得顧不上跟客人說話,這樣一來,吃包子的人都說“狗子賣包子不理人”,日久天長,都叫他“狗不理”。張小泉的由來:傳說有個張鐵匠,因為母親生下他時,“撲通”一聲掉進了泉水裡,所以取名“張小泉”。自從張小泉製造出了剪刀以後,大家要裁就裁,要剪就剪,可方便了,以後張小泉就成了剪刀業的代表者!這些品牌原先都是由某種概念潛意識地在人們腦海里不斷地形成的稱號,長持以往,便成了無形商標。當一個無形商標的堅挺程度、使用廣度、可用性和影響力達到頂峰時,其價值是無可限量的!
無形商標的發展: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我國的商標事業也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而無形商標的發展和保護,將是極其重要的一項工作,無形商標是中華民族巨大的創造性的財富,是建立品牌信譽度的最好武器,也是未來開發本土品牌的一個重要途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