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祇百劫

三祇百劫

指菩薩由發心至成佛果之間的修行時限。‘三祇’是指三阿僧祇劫,‘百劫’是百大劫的略語。

‘阿僧祇’意為無數或無央數,乃數目之最大極限,非算數所能知。‘劫’是時間,意為‘長時’,即長遠的時間。‘三阿僧祇劫’是菩薩積集菩提資糧的時限;‘百大劫’是菩薩為得佛身相好、修福業所須的時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祇百劫
  • 出處:《大毗婆沙論》
  • 數量:一七七卷
  • 宗教:佛教
【三祇百劫】
據《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七所述,菩薩在成佛果之前,首先須長時積貯菩提資糧,其次修相好之行,繼之下生王宮,最後於菩提樹下,三十四心斷結成道。此四階中,第一階即三大阿僧祇劫,第二階即百大劫。三祇中,初阿僧祇間,供養七萬五千佛,第二阿僧祇七萬六千佛,第三阿僧祇七萬七千佛。其間,更修六度行,但以未斷惑,故其行屬有漏行。
三祇過後,修百劫相好業。菩薩於此時限中,須積集深妙福德,以成三十二相之業。即以百福莊嚴一相,三十二相完成,歷時百劫。
三祇百劫之說,亦見於《俱舍論》卷十八,然《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八、《攝大乘論》卷下等,唯舉三祇,不別說百劫。故古來智顗、法藏諸師以三祇百劫之說為小乘所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