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舞

三皇舞

三皇舞是流傳於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李進士堂鎮杏花崗一帶(陳劉莊)“三皇廟”、“三官廟”、“三賢伺”的一種傳統祭祖、求雨、祭祀舞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皇舞
  • 外文名:Three dance
  • 流行地區: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李進士堂鎮
  • 相傳:上古三皇時代
  • 類型:傳統舞蹈
起源發展,歷史文獻及變遷,三皇舞的動作特點,意義和價值,

起源發展

三皇舞相傳上古三皇時代,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古代文獻中曾有所記載,明清之際仍十分興盛,但在解放前幾近絕跡,湮沒無聞。解放後,由於黨和國家重視文化建設,三皇舞得到重新挖掘和整理,並被搬上文藝舞台。1955年曾代表菏澤地區參加山東省農民文藝會演,分別榮獲挖掘整理獎和表演獎,受到專家和觀眾的好評,最近幾年,又被搬上電視螢幕。三皇舞——這一悠久、古老的民間舞蹈,又煥發出新時代的光彩,逐漸被人們所認識了解。
三皇舞
三皇舞是發源於鄄城縣北部地區的一種古老的傳統舞蹈,主要流傳於李進士堂鎮、舊城鎮一帶,以李進士堂鎮杏花崗村最為著名。此舞相傳起源於三皇時代,距今已有五千多年歷史。明清之際仍十分興盛,但在解放前幾近絕跡。1955年曾代表菏澤地區參加山東省農民文藝匯演,分別榮獲挖掘整理特別獎和表演獎,受到專家和觀眾的好評。三皇舞,這一悠久、古老的民間舞蹈,又逐漸被人們所認識。
據傳三皇指的是伏曦、 女媧、 黃帝,也有的說是天皇 、地皇、泰皇。還有說是堯 、舜 、禹的等等。從字面上分析,三皇舞(也就皇舞、夔舞)是古老的一種舞蹈,其起源可追溯到人類的原始社會時期,據民舞傳人劉書政、劉書訓、陳傳珍(已故)陳澤川講,三皇舞反映的是人類從爬行到站立行走的過程,出場時人員是爬著出場的,大致內容是人類穿著樹葉、獸皮到山頂玩耍,遇見一頭怪獸“夔”,將其殺死,吃掉肉後,用它的皮蒙成一面大鼓,手拿著夔臀骨跳了起來。由於鄄城縣所在的菏澤,史稱“天下之中”、“中原之地”,這兒有沉澱於地下幾萬年由樹木變成的優質“煤”、由海洋動植物變成的“沼氣”及“石油”,這兒還有“雷澤”、“大野澤”、“菏澤”、屬黃河中下游區沖積平原。沼澤—乃是人類生命之源,是華夏民族五千年來一直繁衍生息的地方。以農、牧、漁業為主要生產方式,逢節祭祖、祭祀、逢旱求雨,是當地最為廣泛和隆重的傳統民俗活動。
從三皇舞所表現的內容和形式看,它有別於其他的祭祀舞蹈,有其自身的特點;從所產生的年代看,它是流傳至今的中國最古老的傳統民俗、祭祖、祭祀有時到三官廟求雨時也跳的舞蹈之一。
它不僅是中國民間舞蹈一支獨秀的奇葩,也是我們今天研究古代舞蹈,特別是古代祭祖祭祀求雨舞蹈地不可多得的“活化石”,因而在中國古代舞蹈史的研究上,具有彌足珍貴的參考價值和現實意義。

歷史文獻及變遷

三皇舞本地人指的就是三皇置治那個時代(約前4577—約前2697),三皇也就是:天皇、地皇、人皇。較早出現在《史記·秦始皇本紀》說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26年)李斯說古代有三皇,是天皇、地皇、泰皇,其中泰皇最貴。三皇的說法:⑴燧人、伏羲、神農。⑵伏羲、女媧、神農。⑶伏羲、祝融、神農。⑷伏羲、神農、工共。⑸伏羲、神農 、黃帝。最後一種說法由於《尚書》的影響力而得到推廣,伏羲、神農、黃帝成為中國最古的三皇。《藝文類聚》卷一引徐整《三五歷記》:“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太平御覽》卷七八引《春秋緯》云:“天皇、地皇、人皇,兄弟九人,分為九州長天下也。”晉王嘉《拾遺記》卷九云:“(頻斯國)有大楓木成林”,“樹東有大石室,可容萬人坐,壁上刻為三皇之像:天皇十三頭,地皇十一頭,人皇九頭,皆龍身。”此蓋神話之三皇。其餘說三皇者甚眾,如《尚書大傳》(清陳壽祺輯)以燧人、伏羲、神農為三皇;漢班固等編撰《白虎通》以伏羲、神農、燧人或伏羲、神農、祝融為三皇;《春秋緯運斗樞》以伏羲 、神農、女媧為三皇;晉皇甫謐《帝王世紀》以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唐司馬貞《史記·補三皇本紀》以伏羲、女媧、神農為三皇,等等。 三皇在菏澤市鄄城縣杏花崗人看來,是現今三皇廟裡敬的堯、舜、禹。堯、舜、禹是他們心目中的三皇。從古到今相傳了不知道多少代,鄄城縣杏花崗人每逢過年過節,人們都要舉行盛大的傳統祭祀祭祖活動,作為祭祀儀式中的重要內容,不光跳三皇舞,還要跳龍鳳舞、商羊鼓舞、麒麟舞、仙鶴舞、踩高蹺、劃旱船、二鬼摔等等,最後一項是跳“商鴹夔舞”。(商鴹夔舞在杏花崗經調查已經有四千多年歷史)。 商羊:是傳說中古代的一種鳥。每當天將下雨前,商鴹便從高山樹林中飛集出來,邊戲耍邊啄食,進行各種蹦跳活動,直至降雨方散。天長日久,人們發現了這一規律,只要商鴹聚集活動,便斷定天快要下雨落,商羊鳥聚集活動遂成為古代先民們判斷下雨的徵兆。但是後來,無論遇到多大的旱情,商鴹再也不出來了,人們憂心如焚,求雨心切,就以人扮成商羊鳥,進行祭祀求雨活動。 夔:傳說中的一條腿的怪物,商周銅器上多夔龍狀紋飾。人名:相傳為堯、舜時樂官。如:夔摯。夔,舜時樂官名。摯,太史摯,周官。夔丘:鄄城縣舊城鎮夔(葵)堌堆村西。夔:《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夔是古時代神話奇獸,古時生於東海流波山,“其狀如牛,蒼色無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風雨,目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名曰夔。黃帝殺之,取皮以冒鼓,聲聞五百里。《神魔誌異·靈獸篇》夔牛:上古奇獸,狀如青牛,一足無角,吼聲如雷。久居深海,三千年乃一出世,出世則風雨起,雷電作,世謂之雷神坐騎。《黃帝內經》載:“黃帝伐蚩尤,玄女為帝制夔牛皮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連震三千八百里。”九天玄女令軍士宰夔牛製作八十面戰鼓,使黃帝在得到九天玄女輔助之後,帶兵與蚩尤大戰於中冀。當黃帝擺下“奇門遁甲”陣之後,即令軍士以雷獸之骨,大擊八十面夔牛皮巨鼓,一時鼓聲大作,一擊震五百里,連擊震三千八里,只見整個戰場地動山搖,天旋地轉,喊殺沖宵漢,使量蚩尤兵卒神魂顛倒,衝殺元門,敗倒如山。“蚩尤銅頭啖石”,即把石頭當飯食,且能“飛空走險。”但在夔牛鼓震聲中,“九擊止之,尤不能走,遂殺之。”爾後,黃帝又誅榆罔於阪泉,(今河北省涿鹿縣東南),經過這場大血戰,天下始得大定。 顯而易見,近世人們的祭祖祭祀求雨儀式與殷商時期,甚至與秦漢時期的儀式都有所不同。祭祀求雨儀式中,人們所抬關公像,殷商、秦漢包括三國之前肯定是沒有的,這說明古代祭祀儀式也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的。同樣,所跳三皇舞、龍鳳舞、商鴹夔舞,在承襲了古代三皇舞、商羊鼓舞、龍鳳舞的基本風格和特點的基礎上,必然也會有所發展變化。這也是一切藝術發展的普遍規律。
三皇舞
解放後,幾近絕跡的三皇舞得到重新挖掘、整理,剔除了其宗教迷信的內容,祭祀活動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而廢棄。三皇舞,這一流傳了五千多年的祭祀求雨舞蹈,一變而為勞動人民在慶祝勝利和歡度佳節時的民間娛樂活動,與龍鳳舞、商羊夔舞、仙鶴舞、竹馬、花船、高蹺、抬擱等民間藝術形式穿插同場演出,並被搬上舞台搬上螢幕。三皇舞,作為幾千年的傳統祭祖、祭祀、求雨舞蹈從通神、敬神、娛神到自娛(民眾性舞蹈)、娛人(表演性舞蹈)的發展變化,恰好反映了宗教祭祖祭祀巫術的舞蹈發展史及演變的普遍規律,成為典型的古代祭祖祭祀求雨舞蹈的“活化石”。 鄄城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上溯至三皇、五帝時期。《太平環宇記》載:“濮州,今治鄄城縣。古昆吾舊壤,顓頊遺墟”。《呂氏春秋》載:“堯葬谷林”,“舜耕於歷山,陶於河濱,釣於雷澤”。谷林,歷山,雷澤均在縣境。《左傳》載:“茫茫禹跡,畫為九州”。夏商時天下分為九州,鄄城屬古兗州之域。由此可見堯、舜、禹乃是鄄城杏花崗人的原始祖先。春秋時期為衛國鄄邑。戰國時期屬齊國甄邑(甄,音zhen,“鄄”的異體字)。秦時改鄄邑為甄城。西漢初始置鄄城縣,因境內鄄邑、鄄城而得名(城址在今舊城鎮)。東漢初廢都關縣入鄄城縣。三國時期屬魏兗州東郡鄄城縣。濟陰郡城陽縣地。其間鄄城曾兩次改為縣王國。西晉時期屬兗州濮陽國(濮陽郡、東郡)鄄城縣、濟陰郡城陽縣地。東晉十六國時期先後屬後趙兗州濟陰郡、前燕兗州東郡、前秦兗州、後燕兗州東郡,兗州、東郡均治鄄城。南北朝時期先後為北魏、東魏濟州濮陽郡鄄城縣、城陽縣地,北齊時省城陽縣入鄄城縣,北周因之。隋時先居濮陽郡,後居鄆州(治鄆城)。596年(文帝開皇十六年)於鄄城置濮州(濮州之名從此始)。唐初居鄄城縣雷澤縣地,後屬濮陽郡、濮州,均治鄄城。北宋至明初,均為濮州鄄城縣。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廢鄄城縣入濮州,治鄄城。1451年(明太宗景泰二年)因黃河之患,濮州治所由鄄城遷至黃河西之王村集(今河南范縣濮城),鄄城故城遂稱舊城。1913年改濮州為濮縣。1931年“濮鄄分治”,於濮縣河東地區復設鄄城縣,治王堌堆,屬山東省。1949年8月鄄城縣屬平原省菏澤地區專員公署,1953年屬菏澤專署,1958年10月屬濟寧專署,1959年6月又改屬菏澤專署,1978年屬菏澤地區,2000年屬菏澤市。通過以上鄄城歷史沿革變遷,可以探考查尋到堯、舜、禹先祖們在這裡生活繁延生息的始況。《辭源》:“甄(zhen),○製造陶器的轉輪。〇地名。《史記·齊太公世家》:‘諸侯會桓公於甄。’《集集》:‘杜預曰:衛地,今東郡甄城也。’今作鄄,即山東鄄城。”可知,今之鄄城,即古之甄城。傳說舜曾在今鄄城縣舊城鎮的河濱制陶器,後來那個地方就叫做甄城,春秋時改為衛國鄄邑,東漢置鄄城縣,沿用至今。今鄄城縣閻什鎮西南,有一個小村叫甄莊,據說該村的居民姓甄,是舜的後裔。歷山廟村的廟院內有《甄氏祖廟祭文碑》一棟,碑文曰:“考我甄氏為虞舜之後裔,舜微時耕於歷山,漁於雷澤,陶於甄……所居之地,一年成村,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是為甄城,即今山東省鄄城之由來。古者,甄、鄄相通。甄,乃制陶之輪。舜之三子曰藩,受禹封為制陶之官於甄,其後人乃以為氏,是為甄姓之起源。” 舜城集在鄄城縣境東南部,是虞舜出生之地,故名。今舜城中藥材市場是山東省唯一的國家級中藥材市場。公元前680年(周莊王二年),單伯會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於鄄,即在‘夔丘’堌堆,又稱會盟台。悠久的歷史淵源和獨特的自然環境,造就了鄄城縣古老豐厚的歷史文化,因而在鄄城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蹟,發生過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產生了許多有名的歷史人物。鄄城縣的歷史淵源應追溯到上古時期的伏羲氏。晉皇甫謐《帝王世紀》雲:華胥在雷夏澤邊履巨人足跡而有娠,生伏羲。雷夏澤,既雷澤,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曰:“瓠河又左逕雷澤北,其澤藪在大成陽縣故城西北十餘里,昔華胥履大跡處也。”據考,雷澤遺址即在今山東省鄄城縣境西南部。《曹南文獻錄》曰:“雷澤在濮州東南60里,菏澤東北60里。”《山東通志》曰:“雷澤在富春集以南,臨菏澤縣界,其東為瓠河集。”由此可知,雷澤即在鄄城縣富春集以南,適北口(古瓠河集)以西,南臨菏澤縣界,東西長10餘公里,南北長7.2公里,南北朝時被淤平。因此說,鄄城縣是上古伏羲氏出生之地。他始畫八卦,教民捕魚畜牧,以充庖廚,開創了中華民族的遠古文化。又據《濮州志》載:“顓頊葬東郡頓丘廣陽里,因名帝丘。”《太平環宇記》載:“濮州,今治鄄城縣。古昆吾舊壤,顓頊遺墟。”可見鄄城一帶又是顓頊帝建都和墓葬之地。據考,鄄城縣又是上古五帝之一堯的出生地和葬身之地,是舜的出生地和青年時期活動的區域。由此可知,上古三皇五帝之伏羲、顓頊、堯、舜均在鄄城一帶治理天下,他們在這塊土地上為中華民族創造了古老的歷史文化,使鄄城縣成為華夏古老文化的發祥地。古老豐厚的歷史文化,使鄄城境內的名勝古蹟星羅棋布,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和研究價值。其中有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古碑刻、古文物等。古遺址箕山位於箕山鎮東街。1980年2月於垓子廟舊址南大坑北坡採到部分陶片,9月又在此鏟探,文化層約2.5米,帶出各色花紋的泥質陶片和若干疆石,為龍山文化和漢文化遺物。該遺址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箕山乃許由隱居之地,相傳唐堯欲讓位於許由,許不受,在穎水洗耳之後,隱居於箕山。清朝箕山未湮沒之前,山南有一洞,史稱許由洞。歷山廟位於閻什鎮歷山廟村西。1980年9月文物普查中,經鏟探知廟址範圍為南北長77米,寬45米,總面積為3465平方米。文化層積厚3.7米。地表向下1米至2米灰褐土,為漢至商周文化層;2米至4.7米灰黑土,為龍山文化層;從鏟探獲得的312件文化遺物,可推斷遺址內涵為龍山——商、周——漢文化堆積。該遺址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山乃舜耕之處。《史記·五帝本紀》:“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元羅泌《歷山考》:“歷山有四,唯濮州有雷澤。耕漁必不相遠,即此為是。”歷山之上舊有舜廟,廟前古碑記載多次重修,元時歷山公千努曾在此建歷山書院教育鄉里子弟。 會台:位於舊城鎮夔(葵)堌堆村西。該遺址東西長113米,南北寬56米,總面積6228平方米。文化內涵豐富,包括龍山、商、周、漢4個時期的文化遺物。春秋時期,諸侯多次在此台上會盟,故稱會盟台,簡稱會台。秦漢三國時,項羽追章邯,曹操夜襲呂布都曾經過這裡。據李先芳《會台別業記》載:該台占地約200畝,前面略興,後呈方形,可容納1萬餘人。舊時台上有靈都觀,久已傾圮,現僅存其遺址。莊子釣魚台位於臨濮鎮莊子廟村北0.5公里許。全國十大著名釣魚台之一。相傳戰國時期,道家學派創始人莊周曾垂釣於此,故稱“莊子釣魚台”,簡稱“釣魚台”。後人曾在此建廟以祀莊子,其村亦以此名為莊子廟。台上舊有觀,742年(唐玄宗天寶元年)封莊子為南華真人,故改為南華觀,《莊子》一書改名為《南華真經》。因黃河決口,該台漸被淹沒,清末時尚有4畝許一方高地,今已淤平。陳台位於舊城鎮杏花崗村西南。221年(三國魏黃初二年)曹植被封為鄄城侯,次年晉封為鄄城王。植在此台上讀書吟詩,故名“讀書台”。後徙為陳王,死後諡號“思”,故此台又名“陳思王讀書台”、“陳王台”,簡稱“陳台”。植在鄄“出入二載”,往朝京師,歸途至洛川,寫下著名的《洛神賦》。該台有台級十數級,有讀書廳、藏書室、會文亭等。因黃河決口,該台漸被淤沒。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尚有台基存在,上有殘磚碎瓦,現已夷為平地。孫氏家祠位於紅船鎮孫老家村東寨東西大街中段路北。始建於1454年(明景泰五年),占地10餘畝,有正殿5間,東西廂房各3間,不幸於崇禎年間遭兵火而毀。清道光年間重建家祠,祠堂3間,座北朝南,占地70平方米,磚木結構。建築形式古樸典雅,花紋雕刻精細,四檐突出,上有鐵鍤雲雁,高八尺,造形美觀大方,祠堂上方匾額書“孫氏家祠”四個大字,兩旁對聯為“ 右立宗兩千年家聲未墜,古鄄分支六十世祠廟猶存”。祠堂正中供奉孫臏牌位,堂前有家祠碑一座。億城寺位於箕山鎮孫花園村北0.5公里處。建於公元560年(南北朝北齊皇建元年)。1558年(明嘉靖三十七年)重修,據《重修億城寺碑記》載,該寺規模宏大,占地400畝,建有大佛殿、藏經閣、祖師殿、伽藍殿、四大天王殿等五大殿,佛像萬餘尊,僧眾1000餘人。1946年土改時該寺被拆毀。近幾年又在舊址劃地1000畝,重修億城寺,內有孫臏紀念館,取名孫臏旅遊城。堯王墓又稱谷林堯陵。相傳舜為避丹朱孛取堯頭上王冠,乃設800墓葬堯,將其真身葬於谷林,故有“堯王虛葬八百墓,唯有真身在谷林”之傳說。漢時墓前有碑4座。清堯陵高4丈5尺,寬20餘丈,祀田120畝,濠溝40畝。陵前有享殿3間,另有大門、石門、堯井,陵南0.5公里有堯母慶都陵,陵西有堯妃中山夫人寺。1935年黃河於臨濮決口,建築被毀,古松淹死,僅存土墓1座,直徑4米,高1.5米。墓前尚有古碑2棟,一為1545年(明嘉靖二十四年)八月所立,上刻濮州知州薛孟的祭文;一為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正月所立,正面中刻“帝堯陶唐氏墓”,旁刻“濮州知州繆潤紱立石”。該墓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堯上古五帝之一《史記》:“帝堯者,放勛。其仁如天,其知如神……能明馴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萬國。”據《定陶縣誌》載,堯生於三阿之南,即鄄城縣地。《呂氏春秋·節喪篇》曰:“堯葬於谷林。”《濮州志》曰:“谷林在濮州東南六十里,上有帝堯陵,元人立碣,《史記》堯葬谷林是也。”由此可知,今山東省鄄城縣富春鄉之谷林堯陵,即是帝堯唯一的真正葬身之所。堯在鄄城一帶開創了華夏文明史上第一個盛世。晚年欲禪讓於許由,許不受,隱居於鄄城境內箕山之側的洞中,清時許由洞猶存。堯又到鄄城境內的歷山去拜訪舜,並讓位於舜。死後,葬於谷林,即今山東鄄城谷林堯陵。舜上古五帝之一《帝王世紀》:“舜生姚墟,因姓姚。”《濮州志》:“姚墟在濮州東南九十里。”應劭曰:“姚墟與雷澤相近。”今鄄城縣舜城集正與諸說相符。因此可以斷言,這裡就是舜的出生地。《史記·五帝本紀》:“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據前所述,雷澤在鄄城縣境東南部。又據《水經注》:“雷澤西南十里有小山,孤立峻上,亭亭傑峙,謂之歷山。”可知歷山、雷澤均在鄄城境內。舜曾在歷山種地,在雷澤打魚,又在甄城(今鄄城縣舊城鎮)附近的河濱製作陶器。這就是說,鄄城一帶是舜青年時期活動的區域。《史記·五帝本紀》:“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至今鄄城境內仍保留著“讓畔”遺風,並在歷山廟內供奉著“舜王爺”塑像,甄莊居民以“舜王后裔”為自豪,並在歷山廟內立碑紀念先祖。
綜合三皇、五帝時代,多部不同史料著作的記載,可以看出幾個方面的史實:第一,鄄城縣古有華胥、伏曦、顓頊,後有帝皇堯、舜、禹的後代在這裡繁衍生息,祭神、祭祖也在這兒是理所當然的。第二,鄄城是禹的時代九州之一兗州的所在地。第三,春秋之時,鄄城屬齊國,即有兒童模仿商羊,屈其一足,振迅兩眉(肩、臂)而跳的求雨舞蹈習俗,並有“天將大雨、商羊鼓舞”的童謠:“搿蹬搿蹬秧秧,就是模仿商鴹”“搿蹬搿蹬鴹鴹,搿蹬老娘莊晌。老娘不管飯吃,拾個羊屎蛋吃!”“蹩、蹩、蹩腳磐,腳媻底下有蚰蜒,金祗、毛藍,小腳、一纏(伏曦與女媧)等等。
在這所見的多處歷史記載中,也給我們留下三個方面的問題:其一,夔一足之獸與一足之鳥商鴹,作為傳說中的獸與鳥兒是否在現實中真實存在,或是某個時期因某種原因而失絕。其二,一足之獸夔與一足之鳥商鴹,作為一種傳說中的獸和鳥,是否與傳說中的龍、鳳凰、麒麟一樣,僅僅是一種傳說想像,或是一種動物的圖騰崇拜?其三,一足之夔是獸還是一人名或官職?商羊是一足之鳥,還是屈其一足而舞之鳥?這都是歷史文獻記載留給我們的思考。確切的考證還有賴於今後古籍的整理和地下文物的發掘。
總之,徵詢於歷史典籍,可以確知,三皇舞、龍鳳舞、商鴹夔舞作為一種祭祀求雨舞蹈是古來有之的。至於三皇舞、龍鳳舞、商鴹夔舞形成的確切年代,民間傳說成於商湯。依典籍考證,至少在孔子之時的春秋時代即已有之,考慮到古代先民宗教觀念的早萌和濃厚,農業生產早在殷商時就已成為社會的主要方式,現在看來把它定於殷商之前是有其一定的道理。

三皇舞的動作特點

三皇舞的舞蹈動作並不複雜,其舞步簡單、節奏平穩、氣氛凝重、風格古樸。現在所能看到的表演,一般用3-9-12人,赤背露體,下身系樹葉、獸皮或麻布,手拿牛臀骨,頂端上方左右各有兩孔系銅鈴和紅縷彩結兩朵,手脖腳脖上各系有銅鈴一對或其他裝飾物,在鼓樂隊伴奏下,模仿猿人爬行、站立、行走、蹦跳……。步伐有:並、弓、追刺、三步一停、十字步、禹步、搖步、蹉步、纏絲腿、跑跳步、迴旋步、軲氌毛、纏線蛋……。上肢有小五花、大五花、風火輪、拐子架、順子架、前撲後仰、登蹬嚓、顆頭作揖、大甩臂、小甩手、摟後橋、扔人子、頰倌、疊筋……。有些舞蹈動作是吸收了蓮花落上的舞蹈動作改變而成,並進行各種箔花舞蹈隊形的穿插變化。舞蹈的主要動作有:主力腿屈膝,動力腿弓步向前,或向上屈膝抬腿,上身隨動力腿方向傾斜;同時雙手拍擊胛板一次。有半腳尖立起交替進行。隊形的排列有橫排、直行、十字形、走蝸牛隊形、二龍吐須、八卦圖八卦陣、里邏城、外邏城隊形等等簡單而又多變化。伴奏樂器有尖孳號、鼓、鐃鑔等民族管弦樂和打擊樂。整個舞蹈可以多次反覆,隨著樂曲的伴奏連續不斷的跳下去。 此舞的主要特點是屈腿佝腳而舞,這是模仿原始人蹦跳的典型動作,這也是與其它祭祀舞蹈的不同之處。

意義和價值

三皇舞象大多數古代祭祀舞蹈一樣,由於當時生產力水平的制約和後世宗教祭祀程式的影響,今天看來,它的動作較為簡單、單調、重複,表情尚不夠豐富,審美的意義相對來說不是很大。但是,作為古代舞蹈的“活化石”,它在古代舞蹈史上,特別是古代祭祀舞蹈史的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研究價值,並對中國民間舞蹈創新也有一定的借鑑作用。
1.三皇舞的現代遺存,對研究中國古時代宗教祭祀舞蹈,具備較高的參考價值。
原始社會時期,由於生產力低下,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非常有限,對於一些現象不能做出正確解釋,認為冥冥之中有一種神在主宰著一切,於是就產生了對天、地、祖先、鬼神、動物圖騰崇拜的,鳳凰來儀,百獸率舞的原始觀念等,同時產生了原始的祭祀舞蹈。遠古時代宗教祭祀舞蹈有了進一步發展,在殷商時代的甲骨卜辭中保存了大量先人祭祀舞蹈活動的情況,其中記載比較多的是求雨祭祀舞蹈。遠古時代,農業是北方先人們的主要生產方式和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雨水的充足與否對農業收成的豐歉具有重要的影響。根據前人的研究與考證,先人用於祭祀求雨的舞蹈主要有《龍舞》、《鳳舞》、《皇舞》、《羽舞》、《雩舞》等。而現在所能看到的只有《龍舞》等少數幾種舞蹈,其他大部分舞蹈都已經失傳了。三皇舞成於商湯之前的歷代口碑之言,雖不能成為定論,尚有求於今後甲骨文的釋讀和地下文物資料的發現和挖掘,但仍有其一定的可信性。倘如此,三皇舞就成為遠古時代的祭祀舞蹈流傳至今的幾個不多的舞蹈之一,對於我們今天認識三皇時代的民俗風情和舞蹈內容及風貌都有一定的價值和參考作用。
2.通過對三皇舞的動作分析,可使我們對三皇時代的祭祀求雨舞蹈有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此舞的特點是屈腿而舞,這是模仿猿古人蹦跳的動作,也是與其他祭祀舞蹈的不同之處。人類早期的舞蹈有許多是模擬鳥獸動作的,“鳳凰來儀,百獸率舞”原創者名叫夔(質)是人類早期舞蹈的創造者。他們模擬鳥獸舞蹈,或者是為著表現狩獵勝利後的喜悅,或者認為以此便可獲得動物所具有的勇猛、靈活、矯健的品質,希冀動物神靈的保佑(例如圖騰舞蹈)。而三皇舞的模擬更多的是出於巫鹹,祭祀求雨的功利性目的。先人認為模仿猿這種靈異的獸,就會得到它的保佑,從而帶來吉祥,使莊稼免除旱情,秋來獲得豐收。與此相同的祭祀求雨模仿鳥獸的舞蹈還有《五禽舞》、《大毛人》、《蹦老雞》等等。
3.通過對三皇舞流傳、變遷的考察,可以看出古代祭祀舞蹈發展的一般規律。
縱觀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和舞蹈發展的軌跡,可以看出,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科學知識水平的不斷豐富和提高,古代的祭祀舞蹈慢慢失去了它的功利性價值和舞蹈對象,並加以分化。一部分在流傳中逐漸消失失傳,一部分則世俗化、藝術化,融於民間表演藝術之中。三皇舞從通神、娛神的祭祀舞蹈,解放後轉變為民眾性民間自娛和娛人的表演性藝術形式,從中可以看出古代祭祀舞蹈隨著生產力和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遷、從娛神至娛人發展變化的一般規律。具體來說,三皇舞的發展變遷,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從功能上看:古代的三皇舞屬於宗教祭祀舞蹈。是為求祖而跳的,帶有很強的功利性色彩。而現在的三皇舞,則完全沒有了祭祀求雨的內容,成為表達歡樂、喜慶感情的一種民間舞蹈藝術表演形式。更多的是強調了它的審美價值和文化價值,從而完全失去了它的宗教價值和祭祀意義。
(2)從舞蹈對象看:古代的三皇舞是跳給神看的。舞者懷著敬畏、虔誠的心情敬神、拜神、娛神,希望得到神靈保佑,從而普降甘露滋潤人間。現在三皇舞的舞蹈對象則由神變為人,成為民間的自娛和娛人的舞蹈,舞蹈對象有了本質變化。
(3)從時間上看:古代的三皇舞是為祭祀求雨而跳。因而逢旱祈雨時所跳,一般是在每年的春、夏季。而現在的三皇舞是在每年的春節和佳日跳,是為喜慶歡樂而跳,因而在時間上也發生了變化。
(4)從地點上看:古代的三皇舞、龍鳳舞、商羊夔舞是在野外的田間地頭和三皇廟、三賢祠、三官廟前跳,是一種全民性的民俗活動。而現在三皇舞、龍鳳舞、商羊夔舞的表演則是舞台、廣場,演出地點絕然不同,演出條件今非昔比。
(5)從舞蹈者來看:遠古時代三皇舞的舞者一般為男性,手拿夔臀骨。婦女不準參加。而現在舞蹈者有時是男女對半,有時則全是女性(遺留母系社會巫的痕跡),女扮男妝,女拿響板,男拿夔臀骨。三皇舞龍鳳舞商羊夔舞已失卻往日神秘的宗教意味,而一變為通俗的、民間的、大眾的娛樂舞蹈形式。
(6)從樂隊上看:古代三皇舞、龍鳳舞、商羊夔舞的伴奏樂器十分簡陋,主要由鼓、響板等打擊樂組成,現在的樂器伴奏則豐富得多,除鼓等民族打擊樂之外,還有尖子號,大鐃,小鐃,大鑔,小鑔,喇叭,笙,雲鋝,板胡等管弦樂,音樂的表現力更加豐富。
由上觀之,三皇·商鴹·夔舞的發展變化,充分說明了在舞蹈發展史上,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舞蹈本身包括宗教祭祀舞蹈的繼承和發展始終是在進行當中的。三皇·商鴹·夔舞,這一古代祭祀舞蹈對當代遺存的挖掘,為我們研究古代舞蹈史特別是了解殷商之前祭祀舞蹈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對於繁榮當代舞蹈創作,豐富舞蹈語彙,活躍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也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相信三皇·商鴹·夔舞這一古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舞蹈形式,在新的時代必將煥發出新時代的光彩。
(註:此文是根據已故原鄄城縣文化館趙子林先生,中國舞蹈研究所研究員周冰老師1981年採訪記述的資料,由王發現同志整理、執筆、編寫而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