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溪口水電站

三溪口水電站

三溪口河床式水電站位於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境內大溪和小溪匯合口下游約600米的甌江幹流上,距青田縣城6km,離麗水市66 km。49省道和330國道(麗水~溫州段)分別從樞紐左右岸穿過,金溫鐵路從右岸通過,壩址左岸下游有金麗溫高速公路經過,對外交通便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溪口水電站
工程概況,建設歷程,

工程概況

三溪口水電站為Ⅲ等工程,是以發電為主,結合改善航運條件的中型電站。壩址以上集水面積13380km2,占甌江全流域集水面積18100km2的73.9%,多年平均徑流量139億m3。水庫正常蓄水位為18.00m,水面面積10.01km2,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00MW,多年平均發電量2.65億kW.h。工程概算總投資為12.3億元,工程施工總工期為47個月,分二期施工。本工程樞紐建築物由泄洪閘、船閘、河床式發電廠房、右岸上游330國道防護工程、右岸下游交通防護工程以及兩岸接頭建築物等組成。
發電廠房布置於河道左側的凹形河道處,廠房段總長100.30m,主要由主機段和裝配場段組成。主機段布置三台33.3MW燈泡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
泄洪閘位於河床中部,共22孔,每兩孔閘室為一個結構單元。左岸1#~12#孔為深槽區泄洪閘,閘底檻高程5.0m;右岸13#~22#孔為淺灘區泄洪閘,閘底檻高程為6.00m。每孔孔口淨寬12.00m,總淨寬264.00m,閘室順水流長度為28.00m。閘墩上游側布置有寬10.80m的上游交通橋,橋面頂高程為27.50m,閘墩下游側頂高程為32.00m,布置有閘門側拉式卷揚啟閉機、壩頂門機等。
船閘布置在河床右岸,毗鄰330國道布置,船閘軸線與壩軸線垂直。
右岸上游330國道防護工程全長747m,位於壩軸線上游330國道位置,起擋水及汛期超標準洪水泄洪的作用,擋水標準為50年一遇。在遭遇超過50年一遇的洪水時,壩頂要過流,為保證堤身的安全,右岸上游330國道防護工程外輪廓均採用30cm砼護面,背水坡坡腳設定防沖拋石。

建設歷程

工程於2009年11月27日,由青田縣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人參加並主持了“青田三溪口河床式水電站工程開工典禮”,工程正式開工。在2010年3月6日遭遇超標準洪水,將臨時圍堰全部沖毀,導致工程被迫停工。在2010年10月1日才全面恢復施工。復工後公司與各承建單位積極配合,追加投入,力爭減少洪水造成的工期損失。並於2010年10月8日一期圍堰二次成功截流,在2011年4月30日前完成一期導流工程,達到安全度汛的要求。
泄洪閘閘墩2012年8月31日全部澆築至▽32.0m,門機軌道全部形成,鋼閘門安裝在2013年06月15日前全部完成,可以全面投入使用。發電廠擋水建築物及水下工程已全面完成,業已於2013年2月15日成功轉流。主廠房2013年6月15日已全部結頂。門機2012年9月25日安裝完成投入使用;橋機2013年2月15日安裝完成投入使用。廠房安裝場和3#機廠房已結頂。至2013年06月30日,工程具備蓄水條件。2013年3月份完成二期工程。送出工程110kv線路已在2012年4月完成。計畫發電時間:12月10日,首台三號機組投產發電。2014年04月20日,第2台二號機組投產發電。2014年07月20日,第3台一號機組投產發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