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錢小說

三毛錢小說

《三毛錢小說》是由德國劇作家貝托爾特·布萊希特創作的長篇小說,創作於1933—1934年。

尖刀麥奇思是倫敦大名鼎鼎的強盜頭,也是一個“商人”。乞丐頭皮丘姆控制了全市的行乞者,是赫赫有名的地頭蛇。強盜頭愛上了乞丐頭的女兒波莉,婚宴上警察總督布朗來道喜,原來強盜和警察是一家。乞丐頭和強盜頭本來就不和,乞丐頭不甘女兒下嫁強盜頭,結果去告了強盜頭。麥奇思罪惡累累,但關鍵時刻警察頭布朗幫了他,又使他搖身一變成了“銀行家”,隨後他又與乞丐頭沆瀣一氣,對市民為非作歹。

小說揭示在這社會大演變過程中的各種人際關係,讓人們議論對家庭、道德、婚姻、市場、戰爭、愛國主義、腐敗、殖民主義等的看法。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三毛錢小說
  • 外文名稱:Drei groschen roman
  • 創作年代:1933-1934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德】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 字數:237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三毛錢小說》的情節發生在1899至1902年英國的布爾戰爭期間,小說中的主人公雖然仍是《三毛錢歌劇》里的乞丐王皮丘姆、他的女兒波莉以及強盜大王麥基,但他們的身份變了,皮丘姆成了商人,開設出售乞丐乞討時用的樂器和假肢等物,而小說的另一位主人公麥基則一面做盜賊一面開銷贓的零售店,小說就以兩人為線索交義進行,兩條線索又通過波莉與麥基結婚而又相交,在小說結束時兩家聯手合作,使兩條情節線索合併在一起。

作品目錄

上篇:波莉·皮丘姆的戀愛和婚姻
中篇:小業主瑪麗·斯韋椰遇害
下篇:唯生活富裕者才活得舒心

創作背景

布萊希特曾遭到納粹的政治迫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被迫輾轉於歐洲大陸。其間,他完成了《三毛錢小說》。《三毛錢小說》寫於1933年到1934年流亡丹麥期間,這是布萊希特計畫創作的數部長篇小說中唯一完成的一部。《三毛錢小說》的人物和故事都來源於《三毛錢歌劇》和約翰·蓋依的《乞丐歌劇》。

人物介紹

皮丘姆
皮丘姆絞盡腦汁地利用路上行人的同情與憐憫心,讓他手下的乞丐如何用人工製作的傷殘相來乞討更多的錢,他也認為政府是理想的顧客,義無反顧地參與到科克斯的卑鄙勾當,因為他深切地體會到“這種盯人的競爭真可怕!不管什麼卑鄙生意只要你不乾,馬上就會有其他人來乾。”他認為這種生意是十拿九穩的,目的是想讓政府當冤大頭,一旦他而臨破產的危險,他就把女兒波莉推到經紀人科克斯的床上以此來挽救自己。
科克斯
科克斯的身份是經紀人,經紀人是大城市中不確定的人,他們依靠千差萬別、充滿機遇色彩的賺錢機會生存。對科克斯而言,除了賺錢,根本沒有可以確切說明的生活內容。貨幣,這個絕對不固定的東西,是他的固定點,他的行動以無限制的幅度圍繞著貨幣擺動,於是他勾結政府要員弄虛作假,把一口名符其實的水上棺材偽裝成一艘豪華遊艇賣給政府,結果使滿船官兵命喪海底。
波莉
波莉奉父親之命來找科克斯,在他寫字桌上看到一枚她目測為大約值二十英鎊的胸針,她認為“超過接吻是完全不可能的,至多他可以摟抱我。這對那枚胸針來說並不太多。”她內心進行著對各種親密接觸行為的價格計算,而當科克斯真向她撲過來,她就半推半就地順從了,因為她己下定決心為自己的家庭做出犧牲,她覺得自私自利是令人討厭的,人不能只考慮自己。
費康比
殘疾士兵費康比是貫穿全書的線索人物。作者多次關照這個人物的內心狀態,用混沌恍惚的獨白描寫勾勒出他的心理活動。費康比未受過教育,把《大英百科全書》視為聖經。他心地善良,卻為了生計不得不為皮丘姆所僱傭,甚至擔當殺手的角色。在小說的結尾,作者為費康比安排了一個神秘的夢,在夢裡,費康比成為“最終審判”的法官,對皮丘姆、麥奇思等惡人進行譴責和審判。作為一個尚未被啟蒙的頭腦混沌的人,費康比直觀地感覺到皮丘姆們都在犯罪,但這些犯罪的藉口都是那些他一向認為是真理的“美德”“正義”;他在善與惡的界限中迷失自己,資本主義的社會慣例和內心的良知彼此矛盾。費康比是一個履待讀者去幫助他反思並認清事實的空白。通過對費康比這一人物的填空,讀者可以更好地而對事實本身,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罪惡的真實而口。在那重重迷霧後面左右徘徊的傷兵費康比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種種醜惡現象的見證人,是一個圓形的、豐滿的角色。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三毛錢小說》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初的倫敦。表而上,倫敦的人民相信秩序與正義,富有愛國、團結、堅韌、仁慈等種種關德,是資產階級市民意識形態的代言人。布萊希特看到了這座城市種種美麗外衣下的醜陋現實及其根源:無所不在的貪婪和彼此迫害。
在邪惡環境的影響下,小說中的兩個“邪惡軸心”皮丘姆和麥奇思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他們之所以會對他人進行迫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自己也遭到了歧視與迫害(科克斯對皮丘姆的勒索,銀行界對麥奇思的排斥),他們不得不以迫害反擊迫害,進而“適者生存”。他們的發跡之路是一條罪惡之路,也是一條人性逐漸喪失之路。全書的矛盾衝突圍繞著這兩個關鍵人物展開,構成了一個極具戲劇意味的人物關係網。在小說末尾出現的主教是漂浮在社會圈子頂端的意識形態代言人,他能夠將荒謬闡述成真理,給罪惡貼上美德的金箔。“上層人物”—代表著資本主義國家機器的國務秘書和警察局長與流氓資本家同流合污,共同剝削人民。皮丘姆、科克斯、史密斯和麥奇思等男性流氓共同指向波莉這一女性形象——金錢和性慾的綜合符號,或是利用其特殊身份,或是覬覦她的美色。銀行家和零售商們是商業戰爭中的主角,他們最終達成協定,建立剝削底層人民的康采恩。律師韋利是典型的法律捐客,顛倒黑白,唯利是圖。罪惡的利益之網牢牢籠罩著底層人民,異化的場域牢不可破,種種暴行、欺騙和貧窮被賦予了一種虛偽的“必然性”。正如皮丘姆所說:“以契約和政府圖章開始,以必要的殺人越貨結束!我是非常反對謀殺的!這是多么可怕的野蠻行為呀!然而,做生意使殺人變得必不可少。……殺人要受懲罰,但不殺人也要受懲罰,甚至是更可怕的懲罰!……假如我們想一想:我們相互之間除了做生意還有什麼呢!”這就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罪惡邏輯。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說中,無產階級的聲音一直沒有正面出現。碼頭工人的罷工抗議行動雖然作為一個事件背景時刻被暗示著,但他們都並未真正露而,近乎於“在場的缺席”。社會主義缺少一個圓形的主要人物作為代言人,而這也是布萊希特戲劇創作中的一大特點。批評家柴特霍爾姆認為,布萊希特一直質疑傳統戲劇中“多愁善感、飄忽不定的感情”,並提倡一種理性的文藝態度。布萊希特刻意讓無產階級處於無聲的客觀狀態,是為了避免傳統革命宣傳小說的“牽強附會,矯揉造作”。比起小說中“情感充沛”的小資產階級和軍人們,無產階級的反抗是無聲的,也就進而呈現出一種“無聲勝有聲”的高明來。文本中沒有一個“代表”在呼吼,也就進而迴避了革命文學中常有的粗暴單純的宣傳方式。工人階級的反抗被布萊希特置於異化的大時代之下,因此被賦予了歷史的必然性和客觀性,小說中雖然沒有聽到無產階級本身的聲音,但是在整個異化的場域裡存在著一種對這種聲音的召喚結構,無數的罪惡和貧困最終指向唯一的出路:革命。作者將這一意旨成功地隱藏在了文本之中。在布萊希特的小說中,在那個人性遭到普遍異化的時空場域內,擔負拯救角色的馬克思主義的幽靈也同樣在四處徘徊,期待著最終審判的到來。
從表面上看,小說似乎是用冷淡的漠不關心的筆調寫成的,但細心的讀者會在每一頁中都看出作者的立場,感到他的熱烈信念布萊希特是天生不抱任何幻想,具有清醒的批判頭腦和多方面才能的人,能夠用他的創作來回答當代最激動人心的問題,堅信有必要,也有可能對世界進行革命改造小說的結尾描寫殘廢軍人費康比的一個夢,預告受壓迫的人民民眾在未來的革命勝利後將會對剝削者進行公正的審判。

藝術特色

作為一部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品,《三毛錢小說》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其典型的表現主義手法;冷靜而“間隔”化的敘述;極富表現色彩的歌謠、對話和內心獨白。在《三毛錢小說》中,布萊希特的人物塑造帶有普遍的戲劇特點,幾乎每一個被“異化”的重要人物都有大段的心理描寫或台詞,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表達自我。資本主義世界裡各種階級、職業和身份的人的聲音都得到了展現,也充滿了期待讀者“填空”的空間。布萊希特本人的思想無時無刻不在暗中發出聲音,提綱掣領,所以《三毛錢小說》最終只能算是一部獨白小說。布萊希特在小說中大量運用了內心獨白、對話、引用等“間離化”手法,把舞台式的表現手法引入小說創作,增加了小說的現場感和立體感。戲劇化的小說創作打破了小說按照時間發展而延續故事的傳統敘事手法,通過對空間轉換、插述,時間的停頓、延長和縮短等舞台敘事手法的運用,小說的節奏被嚴格控制住,矛盾感強烈,張力明顯。

作品評價

德國作家列昂·福伊希特萬格:“《三毛錢小說》我已讀過兩遍,我認為此書是一幅精彩的諷刺漫畫,是對馬克思主義極端教條主義者的世界觀的諷刺漫畫。”
德國作家本亞明:《三毛錢小說》不僅是一種絕妙的諷刺,而且也是接近“偵探小說的邊緣”,競爭在其中擔當了偵探的角色:“資產階級的法律制度和犯罪一根據偵探小說的規律這二者是對立的。布萊希特的方法是,保留偵探小說高度發展的技巧,但排除偵探小說的規律。在這部小說中,資產階級的法律制度與犯罪二者之間的關係得到了真實的表現。犯罪在這裡表現為剝削的一種特殊情形,這剝削又受到資產階級法律制度的制裁。有時,兩者之間則發生自然而然的過渡。”
《歐洲雜誌》主編維利-西格弗里特·施拉姆:《三毛錢小說》是布萊希特的“歷史、國民經濟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的教科書”、“人際關係教科書”。
《維也納報》:“布萊希特以精細入微的筆觸深入到卑鄙狡猾的欺騙行為之中,勾勒出一幅腐敗和墮落的畫圖,令人毛骨悚然……。諷刺的陳述一以貫之,以至於被譴責的東西總出現在正面的光線里,完全破壞了譴責的力量,從而提高了該書的藝術趣味,這大概是作者始料未及的。”

作者簡介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1898-1956)德國劇作家、戲劇導演、詩人。一八九八年生於奧格斯堡,一九三三年離開納粹德國流亡丹麥、瑞典、芬蘭等地,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七年移居美國,一九四七年底返回歐洲,一九四九年起定居東柏林。創作大量戲劇、詩歌及散文作品,代表作有戲劇《三毛錢歌劇》、《伽利略傳》、《大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四川好人》和《高加索灰闌記》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