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椏苦

三椏苦

三椏苦,又名三椏苦木、三腳鱉、三支槍、白芸香、石蛤骨、三岔葉、消黃散、郎晚等,是芸香科吳茱萸屬的一種灌木或小喬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區域品種,產地生境,主要價值,經濟,藥用,

形態特徵

三椏苦為小喬木,樹皮灰白或灰綠色,光滑,縱向淺裂,嫩枝的節部常呈壓扁狀,小枝的髓部大,枝葉無毛。3小葉,有時偶有2小葉或單小葉同時存在,葉柄長2.5~4厘米,葉柄基部稍增粗,小葉長橢圓形,兩端尖,有時倒卵狀橢圓形,長6~20厘米,寬2~8厘米,全緣,油點多;小葉柄甚短。
花序腋生,很少同時有頂生,長4~12厘米,花甚多;萼片及花瓣均4片;萼片細小,長約0.5毫米;花瓣淡黃或白色,長1.5~2毫米,常有透明油點,乾後油點變暗褐至褐黑色;雄花的退化雌蕊細墊狀凸起,密被白色短毛;雌花的不育雄蕊有花葯而無花粉,花柱與子房等長或略短,柱頭頭狀。
分果瓣淡黃或茶褐色,散生肉眼可見的透明油點,每分果瓣有1種子;種子長3~4毫米,厚2~3毫米,藍黑色,有光澤。花期4~6月,果期7~10月。在合適的自然條件下,該種可長至高約20米,胸徑40厘米。

區域品種

生長於中國廣東海南廣西三省區沿海岸地區的其小葉最小,長4~7厘米,寬1.5~2.5厘米;生於雲南南部的其小葉最大,長11~20厘米,寬4~8厘米,果及種子也較大,種子長4.5~5毫米。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台灣、福建、江西、廣東、海南、廣西、貴州及雲南南部,最北限約在北緯25°,西南至雲南騰衝縣。印度菲律賓、日本、越南、寮國、泰國等國也有。生於平地至海拔2000米山地,常見於較陰蔽的山谷濕潤地方,陽坡灌木叢中偶有生長。

主要價值

經濟

三椏苦木的枝、葉、樹皮等都有類似柑橘葉的香氣。樹皮的韌皮纖維不甚發達,故剝離時不呈條狀。散孔材,木材淡黃色,紋理通直,結構細緻,材質稍硬而輕,乾後稍開裂,但不變形,加工易,不耐腐,適作小型家具、文具或箱板材。

藥用

性味
三椏苦木,其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三椏苦木主治消熱毒、治跌打,發熱、作痛。
三椏苦木的根、葉、果都用作草藥。味苦。性寒,一說其根有小毒。在中國及越南、寮國、高棉均用作清熱解毒劑。廣東“涼茶”中,多有此料,用其根、莖枝,作消暑清熱劑。10%的根、葉浸劑提取液,對於副流感病毒(仙台株)有抑制作用。
毒性
有小毒。小鼠腹腔注射10—20g/kg葉的水提取物,引起呼吸困難,攀爬力減弱、後肢無力、軀體伸張、腹部緊縮、抽搐死亡。
化學成分
葉含揮髮油:以ocimene為主,占70%以上,次為α~pinene、limonene及少量倍半萜類。根皮含hydroxyevodiamine生物鹼。
民族醫藥
【佤藥】三丫苦,三叉苦:葉、莖、根治咽喉腫痛,瘧疾,黃疸性肝炎,皮膚瘙癢,流感,流腦,肺熱咳嗽,風濕關節炎,止痛《中佤藥》。
【彝藥】少朝施卡:全株治風濕關節炎,風濕骨痛,咽喉腫痛,肺熱咳嗽,乙型腦炎,流腦,黃疸型肝炎,腮腺炎,濕疹。三叉葉:根治消化不良,腹脹,腹瀉;全株治流腦,流感,感冒,高熱,扁桃體炎,咽喉炎,黃疸性肝炎,風濕關節炎,齎骨神經痛,胃痛,跌打損傷,蛇咬傷,癰腫,鉤端螺旋體病《滇藥錄》。少朝施卡:全株治肝膽濕熱,皮膚黃染《楚彝本草》。全草治肝膽濕熱,皮膚黃染,風濕骨痛,腰酸腿疼,痰濕阻滯,四時疫疾《哀牢》。
【瑤藥】根、葉、全草治跌打內傷,感冒,百日咳,結膜炎《桂藥編》。
【壯藥】美歹辛(maexdaiz. saenji):治療流行性感冒,痢疾,濕疹。
【傣藥】狼碗:用於消化不良,腹脹,胃痛《傣藥錄》。南彎:用於清熱,解毒,燥濕,止癢《傣醫藥》。狼碗(西傣):根用於消化不良,腹脹,腹瀉;全株治流腦,流感,感冒,高熱,扁桃體炎,咽喉炎,黃疸性肝炎,風濕關節炎,齎骨神經痛,胃痛,跌打損傷,蛇咬傷,癰腫,鉤端螺旋體病。罕晃(德傣):枝葉治感冒,乙腦,流感,流腦《滇藥錄》。狼碗(西傣)功用同《滇藥錄》。漢掛(德傣):根治風濕性關節炎;葉治濕疹,皮炎《滇省志》。漢掛:根、葉治風濕性關節炎《德宏藥錄》。狼碗(西傣):根治消化不良,腹脹,胃痛《版納傣藥》。狼碗:根、葉治消化不良,腹脹,胃痛《版納傣藥》。
【拉祜藥】全株治感冒,腦炎,咽喉炎,黃疸型肝炎,胃痛,坐骨神經痛,肚子熱痛《拉祜醫藥》。
【基諾藥】帕柯帕迷:根治腹內生大瘡,風濕關節炎,坐骨神經痛,流感《基諾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