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羅鎮

三更羅鎮

三更羅鎮位於海南省萬寧市西部,是一個黎族和苗族聚居的少數民族鄉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更羅鎮
  • 別名:三家村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海南省萬寧市西部
  • 郵政區碼:571536
政區概況,自然條件,經濟概況,社會發展,基礎設施,風土人情,土特產品,鎮區市政建設,

政區概況

名稱來歷 “三更羅”最先是叫三家村,後叫三圈墩,1950年海南解放後更名為“三更羅”。還有一種民間說法,是因與黎族方言“一塊小田”的諧音相同而得名。
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10°2′27.59″~110°14′31.2″,北緯18°47′45.23″~19°0.0′54.0″。地處萬寧市西部,東面、東北面分別與長豐鎮、北大鎮接壤,南連興隆,西鄰瓊中縣和平鎮,北與瓊海市為鄰。鎮政府駐鎮墟地,電話區號0898,郵政編碼571536,東距萬寧市區28公里,距省會海口163公里。
政區沿革 是一個聚黎苗聚居的少數民族鄉鎮,1950年成立為三更羅初級社,1955年升為三更羅高級社,1958年更名為三更羅公社,1984年設三更羅黎族苗族區,1987年更為三更羅黎族苗族鄉,2002年8月撤鄉設鎮。
政區劃分 2011年末轄內嶺、頭村、二村、上溪、加朝、加苗、加潤、南平、石福、石盤、田堆11個村民委員會51個自然村和1個鎮辦大坡農場。
人口面積 2011年末,本地區總人口24320人(含新中農場13577人),轄區總人口1074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44人,城鎮化率5.06%。另有流動人口178人。總人口中,男性5628人,占52.39%;女性5115人,占47.61%;14歲以下2318人,占21.58%,15~64歲7788人,占72.49%;65歲以上637人,占5.93%。總人口中以黎族為主,達9630人,占89.6%;苗族793人,占7.3%;漢族320人,占3.1%。2011年人口出生率16.43‰,死亡率6.09‰,人口自然增長率9.9‰。轄區總面積267平方千米(含新中農場),山林地面積63209畝,耕地面積7400畝,其中水田面積6025畝,造林面積34139畝。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1人(以本地區總人口計算)。
三更羅鎮

自然條件

地形地貌 地處寶島內陸山區,境內山脈峰巒起伏,連綿不斷。山勢忽高忽低、森林密布、綠葉成蔭。境內的上溪熱帶森林保護區,是省級森林保護區。東部的牛上嶺(俗稱牛角嶺)海拔1288.5米,為萬寧市最高點山脈。
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如春、氣候溫和,溫差小,年平均氣溫23℃。全年無霜凍,氣候宜人,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2500毫米左右。日照長,年日照數平均在1800小時以上。
水文 境內河流屬萬泉河水糸,三更羅溪、南平溪是主要河流。源於上溪熱帶森林保護區的三更羅溪流經全鎮,匯入萬泉河。有兩個小型水庫:風秋田水庫,總庫容量11萬立方米;大洋水庫,總庫容量11萬立方米。
礦藏及其他自然資源 主要有礦化類型,為含金石英脈型金礦化,褐鐵化石英脈。有豐富的熱帶作物資源,是萬寧市熱帶作物種植主要產區之一,種植的熱帶作物有:橡膠、椰子、檳榔、益智、檸檬等,獨特有生物資源有母生等樹種,森林履蓋率達95%以上。
自然災害 主要自然災害有颱風、旱澇、雷擊等,颱風主要發生在5—10月份,2005年9月26日的“達維”颱風,風力達16級,使全鎮造成重大的損失。

經濟概況

農業 耕地面積7400畝,人均0.69畝;山林地面積63209畝。檳榔、橡膠等農產品產量位全市前列。2011年,全鎮實現地區總產值9322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8956萬元,比上年增長56.6%。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水田面積6025畝。主要經濟作物有橡膠、檳榔、益智、檸檬、荔枝等。2011年,全鎮種植橡膠9053畝,開割面積5830畝,全年乾膠產量410噸,年收入738萬元;檳榔23082畝,收穫面積12623畝,年檳榔鮮果產量1262.3萬斤,年收入5049萬元;種植益智800畝,檸檬200畝,荔枝200畝。畜牧業以雞、豬、羊為主。2011年,全鎮飼養山寮雞8萬隻,生豬飼養量1600頭,羊飼養量1750隻。
財政金融 2011年財政總收入1130萬元,比上年增長34.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74萬元,比上年增長42.5%。人均財政收入1052元,比上年增長33.4%。2011年末,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6057萬元,比上年增長36.7%;各類貸款餘額1301萬元,比上年增長37.2%。

社會發展

教育 2011年末有幼稚園2所,國小4所,在校學生1824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國中在校生721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98.2%。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鎮級1個,村級衛生所12個。鎮級醫療機構病床15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1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5張。專業衛生人員16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8人,註冊護士4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7200人次,出院病人250人次。
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7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1萬人,參合率98.06%。
廣播電視 1964年3月開通三更羅鎮有線廣播站,入戶率達80%。電視覆蓋面 95 %,其中有線電視用戶200戶,入戶率11.4 %;村村通1400戶,覆蓋面88.6 %。
社會保障 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8戶,人數51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9戶,人數281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59人,孤兒戶16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8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1萬人,參合率98.06%,新農保全鎮覆蓋4953人,參保率達93%,城鎮居民醫保覆蓋235人,參保率達100%。

基礎設施

交通運輸 境內有省道304線,東距萬寧市牛漏墟12公里,西距瓊中縣城60公里。
郵政電信 2011年設有郵政支局,郵政業務總量140萬元。報紙、雜誌累計發行13萬份。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7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000門,固定電話4000戶,電話普及率50%;行動電話用戶12170戶,網際網路用戶1000戶。

風土人情

三更羅鎮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地區,主要以黎族、苗族為主。這裡人民襟懷坦蕩,民風淳樸,且非常熱情好客。過去漢族人到黎苗村作客,物資匱乏,主人連抱窩的母雞也會殺來待客。這裡的人們粗放豪爽,有飲酒的習慣,尤其黎族人民,以“飲酒活血、打力”,一般喜飲本地產的甜酒與燒酒低度酒。甜酒以由山蘭糯米煮成乾飯為料,配適量酒餅搗拌均勻,盛入陶罐中,密封罐口,一周至半個月之後便可飲用。或埋藏於地下,越久越好,這是節日或招待貴客時飲用的,地地道道的“山籣美酒”。
傳統的民族節日“三月三”,是黎族人民懷念祖先和紀念英雄的傳統節日,但不燒香拜神,實質上屬於集體紀念活動日。每年農曆三月三,男女老少,身穿節日盛裝,從四面八方匯向集中點,三五成群,圍著“篝火”,對拉山歌,表演節目,載歌載舞,有吃有喝,熱鬧非凡。而今每逢“三月三”,除晚上安排文藝節目表演和“篝火”慶祝活動,白天還有體育竟賽等,是各族人民同慶佳節的民族團結大聚會。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蘆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苗族是一個十分好客的民族。有稀客、貴客來到苗寨,往往是主人家請客喝酒吃飯以後,主人家的兄弟、房族、友鄰甚至全寨的人家都會接著來請,真可謂“一家客人全寨親”。苗家請客大都有雞、鴨、魚、肉和木耳、香菇、豆腐、豆芽,以及富有民族特色的醃魚、鹽酸菜、香腸、血豆腐等菜餚。不僅要敬酒勸酒,還要唱古歌、飛歌助興。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採用醃製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醃成酸味的。苗族幾乎家家都有醃製食品的罈子,統稱酸壇。苗族釀酒歷史悠久,從制曲、發酵、蒸餾、勾兌、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藝。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苗族傳統節日也有“三月三”,還頗見妙趣的“姐妹節”,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至十八日,苗家姑娘吃完飯後,身穿民族服裝歡天喜地前往遊方(男女青年自由戀愛的代名詞),遊方唱山歌、吹蘆笙,跳蘆笙舞。此時不僅本族青年可以與向傾慕的對象暢抒愛情,就是素不相識的異族青年也可以毫無拘束地攀談對歌,族人不得加以干涉。

土特產品

山籣酒 三更羅鎮黎族特產之一,山籣酒是黎族採用山區野生旱糯稻—山籣稻釀製而得名,並採用了當地黎家傳統工藝自然發酵製成。山籣酒是真正的綠色酒類。對於黎族來說,山籣酒就像國外的香檳一樣,一般逢貴客來臨或重大節慶才拿出來痛飲。人稱“酒美不過黎家山籣酒”!
三色飯 三色飯是苗族人民的傳統小吃,由黃、黑、紅三種天然草本植物色素渲染而成,是“三月三”節慶期間必有的一道傳統小吃,極具苗族風味色彩。味有藥甘香,甜滑而有嚼勁,形態燦爛美觀。
山寮雞 野生山寮雞一般棲息在林間樹上,啄食野果樹草根,現亦有村民放養林間,自由棲息覓食。三更羅山寮雞個小皮薄,其肉質鮮嫩可口,肥而不膩,色澤優,香氣撲鼻,是飯桌上待客佳品。
紅燒五香豬 2011年曾在海南歡樂節萬寧美食比賽中獲得三等獎,紅燒五香豬代表著三更羅鎮的美食,是本地人專門放羊在山上林間的小豬製作而成,肉色澤鮮美,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洋溢著很濃的香氣,味道獨特,深得人們的喜愛。
芭蕉花燉雞湯 2011年曾在海南歡樂節萬寧美食比賽中獲得優秀獎,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俱養顏祛濕功效,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的作用,是食中補品。

鎮區市政建設

公共運輸 牛漏墟至瓊中的304省道線貫穿全境,其中新中客運站,每日正常發車往返市區,交通便利。
給排水 自來水供水線已覆蓋80%以上的村莊,飲水用水方便。
供電 2004年,建成3.5萬變電站,全鎮完成電網改造。
園林綠化 山林、村莊樹木綠化鬱鬱蔥蔥,原始生態保存完好,每年的植樹節綠化宣傳到位,居民生態意識良好,境內園林面積覆蓋率達70%,是典型的森林小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