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摩提

三摩提是佛教用語,來自於梵文Samādhi,巴利語同。也譯作“三摩地”、“三昧”、“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摩提
  • 意譯:等持、正定、定意
  • 修行方法:佛教
  • 意為:排除一切雜念
意譯為等持、正定、定意、調直定、一境性、正心行處。 是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意為排除一切雜念,使心神平靜。如何集中精神,可分為兩種:一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即“生得定”,另一種是因後天的努力而使集中力增加,即“後得定”。前者靠積德,後者靠修行而得。三摩地之語義諸多,若於說一切有部中,為十大地法之一,與一切心、心所法相應,通於定、散,亦通於善、惡、無記之三性,而無別體。於經量部,心之一境相續而轉,稱為三摩地。行者住於三摩地,觀想凝照,智慧明朗,即能斷除一切煩惱而證得真理。[大毗婆沙論卷一○四、成實論卷十二定相品、成唯識論卷五、大乘義章卷十三]。《十住毗婆沙論·卷十一》載“三昧乃四禪(四靜慮)、八解脫以外之一切定;又言三解脫門(無漏之空、無相、無願三昧)和三三昧(有覺有觀定、無覺有觀定、無覺無觀定)稱為三昧。”,在原始佛教與大乘佛教對於三昧的定義並不完全相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