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德寺

三德寺

三德寺,位於杭塢山主峰。三德寺,即原來的上三德寺。另有一寺院建於山腳,舊稱下三德寺,該寺曾在解放之後被拆除,並在原址建造了一個蓀溪塢水庫。三德寺(也稱杭塢寺、柯塢寺、坑塢寺),是杭塢山最聞名的一個人文景點。坐落於杭塢山主峰以南約500米的天然小盆地內,站在山門外,進入眼瞼的儘是山巒疊嶂,惟朝正南一闕,晴天好天氣時,可直觀諸暨城區與縣龍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德寺
  • 地理位置:店口鎮杭塢山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5200㎡
  • 海拔:583.8米
  • 建立時間:貞元十四年
環境,歷史,人物,傳說,

環境

杭塢山(柯塢山、坑塢山、可惡山),位於西施故里北部次塢、店口、直埠三鎮交界處。主峰海拔583.8米,位於店口鎮俠父村長瀾自然村,主要山體在次塢鎮思安片境內。為龍門山脈之延伸,崛起於諸暨蕭山兩市區之接壤處,也為諸暨北出之屏障。
杭塢山主峰距諸暨市區25公里,距杭州50公里,主體部分面積40平方公里,支峰部分面積10平方公里,總面積約50平方公里。
杭塢山群山連綿,風景優美,人文歷史十分豐富。據《越絕書》記載:“杭塢者,句踐航也。”由於當時的船皆為木製,“杭”就是“航”的意思,“塢”則為泊船之塢,說明杭塢山曾經是春秋時期古越國的生息之地。
三德寺,位於杭塢山主峰。
三德寺,即原來的上三德寺。另有一寺院建於山腳,舊稱下三德寺,該寺曾在解放之後被拆除,並在原址建造了一個蓀溪塢水庫。
三德寺(也稱杭塢寺、柯塢寺、坑塢寺),是杭塢山最聞名的一個人文景點。座落於杭塢山主峰以南約500米的天然小盆地內,站在山門外,進入眼瞼的儘是山巒疊嶂,惟朝正南一闕,晴天好天氣時,可直觀諸暨城區與縣龍山。

歷史

三德寺,位於杭塢山主峰。
三德寺,即原來的上三德寺。另有一寺院建於山腳,舊稱下三德寺,該寺曾在解放之後被拆除,並在原址建造了一個小水庫。
三德寺(也稱杭塢寺、柯塢寺、坑塢寺),是杭塢山最聞名的一個人文景點。座落於杭塢山主峰以南約500米的天然小盆地內,站在山門外,進入眼瞼的儘是山巒疊嶂,惟朝正南一闕,可直觀諸暨城區與縣龍山。
三德寺初建於唐代貞元十四年(798年)(一說由杭塢刺史廟改建)。所謂“三德”者,乃佛有三德,即大定、大智、大悲,或指於國、於民、於家皆不離德也。因為這裡是兵家必爭之戰略要地,又是好漢聚義、名人隱居的好去處,所以每逢干戈戰亂,杭塢山和三德寺就首當其衝,首遭其害。古剎幾經摧殘、整修,現在殘存的是清道光年間重修的。據說當時三德寺的住持和尚叫花毛,是位嚴謹的禪師,他以自己為榜樣,教育眾僧,力求做到不貪、不嗔、不痴,所以杭塢山有“平素靜修戒,長老善定慧”的良好傳統。
據《中國佛教協會浙江省諸暨縣支會各組會員分組名冊》記載:“民國36年(1947年)10月,上三德寺寺院財產情況:寺院主持人增瑞,5個人;不動產:山120畝,田25畝,大殿10間,其餘10間。”
三德寺山門外挺立著兩棵千年銀杏樹,魁偉茂盛,每一棵都需三四個人手拉手才能合抱,它們不但是三德寺歷史的見證人,更是三德寺千年不衰的守護神;寺外有一對古井,相傳是杭塢山真龍的眼睛,終年不乾,可供上千人用水。寺旁一山坳,當地人稱之為龍潭,也即歷代志書所述的“龍湫”,以前有水、有農田,現已乾涸。龍潭內朝南山坡是一處特殊的墓地,上、下三德寺數以千計的僧人坐化園寂後都埋葬於此,文化大革命中開挖幾處墓穴曾有文物出現,可惜都遭毀棄,僅存的一隻彩陶瓷,高七十公分,為宋代之文物。
三德寺素有“小靈隱”之稱,凡靈隱所有的菩薩,杭塢山上基本齊全。但又以觀音菩薩最響亮。
每年農曆大年初一子時,是人們爭燒頭香的時刻,不論颳風下雪,許多香客吃完年夜飯就挑著供品上山了。
農曆二月十九日相傳是觀音娘娘的生日,每年這一天,杭塢山上熱鬧非凡,香客數千,絡繹不絕。少者求成長,學者求成才,病者求康復,老者求延壽。一對對青年情侶更是虔誠之至,祈求婚姻美滿,祈求送子觀音賜予他們一個滿意的孩子。

人物

三德寺曾有兩位有名的高僧,一個叫智藏,一個叫好直。據《紹興佛教志》記載——
“智藏,741年—819年,俗姓皮,西印度種族,祖來華,世代為官,後僑居廬陵,藏自幼學佛,留心戒定慧三月,最擅律藏。唐大曆三年(768年),卓錫豫章天宮寺,眾僧請其臨來壇秉度,因其傳戒聲響如雷,人聽咆哮,號稱律虎。貞元(785—804)間,遇馬祖道一,遂精通心要,後游會稽暨陽杭塢山,築小室安禪,著《華嚴經妙義》。智藏勤於宣講,入門求學者甚眾。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圓寂,焚化後,收舍利子建骨塔於杭塢山北峰。《宋高僧傳》有傳。”
“好直,784—839年,俗姓丁,諸暨人,幼投杭塢山智藏落髮。憲宗元和(806—820)初,於天竺寺受具足戒。律、論、抄。後謁洪州禪門,領受心印,返本郡後卓錫大慶寺二十餘年,為江左名僧。好直看重儒士,故名流多與相交。文宗大和(827—835)中,因游五台山,遇郗志超、宋常春二內侍,應郗、宋之邀於開戒。(836—840)初赴長安主大安國寺,王公貴族莫不欽重。四年(839)圓寂於大國安寺,葬於崇山之南,起居舍人書絢為他立碑記年。《宋高僧傳》有傳。”
現在,杭塢山一帶百姓最熟悉的當數“老刀師父”了,有關他的故事很多。
在龍潭附近有一穴人工鑿就的石冢,冢主名汪杏春,祖籍蕭山,年青時為三德寺的一位廚師,人稱“繞(念堯)灶師父”,別號“老刀師父”。他中年出家,晚年留寺誦經念佛,終年高齡86歲。是這位“老刀師父”,在文化大革命中噙著眼淚偷偷保護下來一些寺院設施,一待改革開放就個人出資著手於寺院的修繕和恢復工作,直至重整旗鼓才瞑目長逝。三德寺現有的規模基本上是老刀師父用心血換來的,他是寺院的功臣。

傳說

錢鏐與屁股印
在進三德寺的山巔口,有一堆巨石,其中靠路邊的一塊有一個如鐵鑊一般大小的圓形凹坑,當地人稱之為“錢大王屁股印”。
錢大王,就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吳越王錢鏐,他曾帶領浙江人民修建了牢固的海堤——錢塘,留下了一世偉名。相傳他建了錢塘大堤之後,還斬除了一條經常興風作浪破壞大堤的孽龍,並將龍骨掛在牆上,每夜見浩光數丈,嘯聲悽厲,錢王把它製成鞭,用以趕山驅水,無不靈驗,而那錢塘從此就“不拆不修萬萬年”了。
錢王在錢塘江北岸斬了九龍頭(就是六和塔以西終年流著殷紅“血水”的九個山頭),剩下一龍頭,趕到蕭山長河頭。錢王欲繼續往前趕,直至龍蟠鳳儀之寶地,以實現他擺紫禁城的美夢。不想碰上了威武不可擋的杭塢山,乃龍懼,低頭不敢前進,錢王慍惱,來到杭塢山腳,祈求土地神幫忙,祈求大山遷往異地,就在五馬嶺留下了兩個跪拜過的膝蓋印(膝蓋印在路旁二米高處,常有小孩爬上去試跪,以求茁壯成長),但是大山無動於衷。於是錢王怒,執鞭上山,飛身騎坐山腰,對大山狠狠催鞭,可惜用力過猛,以致鞭斷山頂,飛到蕭山境內,稱作尖山。而杭塢山之巔,留下了面積達20000平方米左右的一塊平坦地。錢王一氣之下,癱坐在山腰上,留下了千古聞名的屁股印。
這屁股印形象逼真,面積3平方米,深50厘米,至今完好無損,怪在大雨水不厚,久旱“菩提水”不乾。千百年來,婦女多有焚香祈拜,然後試坐以求孕者。
黃巢與“坑劍寺”
唐末農民領袖黃巢起義前曾潛居杭塢山,養性習武之餘常與這裡的僧人讀誦經文,他胸懷大志,後來的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離不開高僧的啟導和指點。
在杭塢山主峰和三德寺之間道路的兩側有一個池塘,黃巢每天清晨磨劍於此,磨畢又必藏劍於此,故名“坑劍池”,一名“抗劍池”。(明萬曆《紹興府志》載:“有池,名黃巢抗劍池,時有龍見。)”後來曾建過坑劍寺。
一日黃巢巡山,乘興遛達于山崗小路,在一懸崖邊為山岙中景色所迷,茫茫然見有龍在遊動(此處現稱“龍游”),俯身下瞰時不慎佩劍出鞘,流入山塢中,是為“流劍塢”(即今直埠鎮俞家村)。
黃巢北上後,一把巨劍寒光閃閃地矗立於柴禾之中,據說需十兄弟齊心合力才能拔得起。有俞氏九兄弟偕其妹夫共十人上山拔劍,惟其妹夫遲遲不肯上前,九兄弟急著先下手,不料一聲巨響,寶劍突然膨大起來,其外部已變成了石殼,而且和大山岩層緊緊相連。那九兄弟不死心,想把石寶劍鑿下來抬回家去,拿鐵鑿榔頭剛動手,不料又是一聲震天的巨響,裡面的真寶劍脫殼而出,瞬息間隱入山中不見了。
千百年來,黃巢的寶劍仍不時地在這一帶柴禾中出現,歷來樵夫常有所見,急急乎欲趨前拔取之,怎奈那劍光芒頻閃,每每都因忍不住一眨眼,那寶劍就突然不見了。
如今石寶劍痕跡猶存,依然引遊人平起一番遐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