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喪

古代喪服中最重的一種。臣為君、子為父、妻為夫等要服喪三年。為封建社會的基本喪制。出自《論語·陽貨》:“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左傳·昭公十五年》:“王一歲而有三年之喪二焉。” 杜預 註:“天子絕期,唯服三年,故後雖期,通謂之三年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年喪
  • 含義:古代喪服中最重的一種
  • 拼音:sān nián sàng
  • 源於 :《論語·陽貨》
詞語信息,詳細解釋,

詞語信息

【詞目】三年喪(三年喪)

詳細解釋

古代喪服中最重的一種。臣為君、子為父、妻為夫等要服喪三年。為封建社會的基本喪制。
昭槤 《嘯亭雜錄·阿司寇》:“後既崩,御史李玉明復上疏請行三年喪禮,亦戍於伊犁。”參閱《儀禮·喪禮》、 清 顧炎武 《日知錄·三年之喪》、 清 趙翼 《陔餘叢考·三年喪不計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