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不窺園

三年不窺園

【成語故事】西漢時期,廣漢學者董仲舒年少時讀書非常刻苦,經常是夜以繼日地讀書,他的書房緊靠著奼紫嫣紅的花園,但他三年沒有進過一次花園,甚至連一眼都沒瞧過。後來他被征為博士,公開聚眾講學,弟子遍布四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年不窺園
  • 外文名:sān nián bù kuī yuán
  •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 【近義詞】目不窺園
成語簡介,董仲舒簡介,

成語簡介

【注音】sān nián bù kuī yuán
【典故】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 《漢書·董仲舒傳》顏師古註:“雖有園圃,不窺視之,言專學也。”
【解釋】指專心苦學,不受外界干擾。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近義詞】目不窺園
【成語示列】生專心篤學,三年不窺園。 蘇曼殊《焚劍記》
【故事】一代儒學大師董仲舒,自幼天資聰穎,少年時酷愛學習,讀起書來常常廢寢忘食。其父董太公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為了讓孩子能歇歇,他決定在宅後修築一個花園,讓孩子能有機會到花園散散心歇歇腦子。
第一年,董太公一邊派人到南方學習,看人家的花園是怎樣建的,一邊準備磚瓦木料。頭一年動工,園裡陽光明媚、綠草如茵、鳥語花香、蜂飛蝶舞。姐姐多次邀請董仲舒到園中玩。他手捧竹簡,只是搖頭,繼續看竹簡,學孔子的《春秋》,背先生布置的詩經。
第二年,小花園建起了假山。鄰居、親戚的孩子紛紛爬到假山上玩。小夥伴們叫他,他動也不動低著頭,在竹簡上刻寫詩文,頭都顧不上抬一抬。
第三年,後花園建成了。親戚朋友攜兒帶女前來觀看,都夸董家花園建得精緻。父母叫仲舒去玩,他只是點點頭,仍埋頭學習。中秋節晚上,董仲舒全家在花園中邊吃月餅邊賞月,可就是不見董仲舒的蹤影。原來董仲舒趁家人在賞月之機,又找先生研討詩文去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董仲舒的求知慾愈見強烈,遍讀了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等各家書籍,終於成為令人敬仰的儒學大師。

董仲舒簡介

【董仲舒】是西漢一位與時俱進的思想家,儒學家,西漢時期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和今文經學大師。漢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他把儒家的倫理思想概括為“三綱五常”,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從此儒學開始成為官方哲學,並延續至今。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統”、“天人感應”理論,為後世封建統治者提供了統治的理論基礎。時至今日,仍有學者在研究他的思想體系及故里等方面的文化,他的著作匯集於《春秋繁露》一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